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大運動國牌排隊曬財報 風雨十載看到未知心酸

四大運動國牌排隊曬財報 風雨十載看到未知心酸

3月22日,李寧發布了2017年財務業績。這也是李寧回歸之後的第三個財報。

文/易體網 張婷婷 編輯/暮煙

據公告顯示,2017年李寧集團全年收入 88.74億元,同比增長11%;凈利潤上升56%至5.15億元,凈利潤由4.1%提升至5.8%。其中李寧品牌的產品依然是收入支柱,佔總收入99.4%,收入額為88.19億元。其他品牌收入882萬元。

回顧2017年,國產品牌動作不斷,A L X 3(安踏、李寧、特步、361°)營收駛入快車道。只有特步,成為唯一一家營收下跌的品牌,並且首次被361°超越。

十年轉型 國產品牌們站在了不同起點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成為國人至今難忘的記憶,對國產運動品牌來說,也是千年難遇的發展良機。伴隨著這個體育大年,當時的國產老大李寧不負眾望,一度超越阿迪達斯躍居第二,正面與耐克抗衡。

不過,當時的暴風雨來的也快,因為行業大環境的低迷,加之渠道管理不善和與消費升級的脫節,國產運動品牌集體經歷了奧運後的痛苦掙扎。

身陷漩渦良久,於近幾年再次馳騁於同一賽道,昔日那些國產品牌成績表現漸露不俗。

其中,草根出身的安踏華麗轉身,雄踞國內第一,世界第三;昔日老大李寧觸底反彈,在靈魂人物李寧重新掌舵後,品牌迎來新一輪的升級;361°憑藉海外與童裝市場穩步前進;特步則壯士斷腕1.5億回購庫存,徹底甩掉包袱之後,轉型之路才算拉下帷幕。

2018年,是北京奧運之後的第一個十年輪迴,冬奧會也正式進入北京周期,當年的輝煌能否重現,此時討論尚且過早,但過去這涅槃重生的風雨十年,卻值得各品牌回味與深思。

安踏——農村包圍城市

在曾經國產品牌集體陷入低迷之際,安踏率先挺身轉型,當年並不被行業看好的安踏到底如何華麗轉身一躍成為行業老大?

第一:瞄準大眾消費

從2012年開始,國內體育用品行業到了過山車的頂點,紛紛極速下滑。彼時,一線城市的整體消費水平已經提高,相較於國產運動品牌,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價格高、更國際化的商品。即使在洋品牌中,可選擇的餘地也非常多。

而那個時候,並沒有品牌優勢的安踏,首先將目標鎖定在了二三線城市。從2015年的數據便可見一斑,其門店分布比率為,一線城市佔15%,二三線城市佔75%,其他市場佔10%。

第二:多品牌

在追逐大眾消費群體的同時,安踏的多品牌戰略也沒有落後。其在高端市場的布局一直未停。

2009年安踏獲得高端運動品牌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專營權;2016年,與日本上市公司迪桑特和伊藤忠成立合資公司,獨家經營中國內地含有迪桑特商標的所有類別產品的設計、銷售及分銷業務,定位高端市場,主打滑雪細分市場;2017年與韓國戶外品牌Kolon Sport 成立合資子公司;隨後又收購童裝品牌小牛笑,部署高端童裝領域。

近日,有關安踏收購國際品牌PUMA的傳言不斷,雖遭到安踏官方否決。但業內人士分析道,根據安踏當前的布局,收購PUMA對提升品牌形象而言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三、 民族情懷化營銷

安踏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曾對外宣稱,安踏「不做中國的耐克,而要成為世界的安踏」。也正是在這個頗具情懷的定位下,在營銷領域,安踏一直緊貼民族情懷。

2009年首次成為中國奧委會的合作夥伴;2012年倫敦奧運會打造了冠軍龍服;2013-2016年成為了「中國奧委會體育服裝合作夥伴」;2014年與中國體操及舉重摔跤柔道兩個運動管理中心展開戰略合作;

2017年躋身2022北京冬奧會最高級別的贊助層級,也成為首個贊助本土奧運賽事的中國體育用品品牌。

不可否認,民族情懷可謂最合適點燃的營銷方式,並且,在當前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這樣的設定為安踏走向國際舞台增色不少。

雖然現在的安踏將其他品牌遠遠甩在身後,但距離一個有影響力的國際品牌還有不少距離。回歸產品,安踏目前還沒有持續輸出爆款產品的創造力,此外受制於此前根深蒂固的廉價標籤,即便頻繁出手收購高端品牌,也只是補足了集團業務上缺失的板塊,在引導消費者品牌認知方面的效果微乎其微。

李寧——金湯勺丟了還有硬功夫

GIF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李寧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高達9.7%,超過阿迪僅次於耐克。想要趁勝追擊的李寧一度改換廳面意欲搶奪一線消費群體,但這一場激進的戰役隨著行業大環境的急轉直下戛然而止。

正所謂樹大招風,內憂外患的李寧跌落至谷底。

2011年凈利潤縮水至3.86億元;2012年虧損19.79億元;2013年虧3.92億元;2014虧損7.8億元。

在2015年,轉機隨著在靈魂人物李寧的回顧出現,走馬上任後李寧擔任公司CEO,並提出戰略轉型的目,效果當然也是立竿見影的,2016年集團收入增長就超過10%。

從谷底到近日在紐約時裝周大放異彩,李寧這一路走的艱難卻也擲地有聲。

2012年裁員、高管調整並制定短期內解決存貨、產品成本、供應鏈改善等問題。

2015年,李寧回歸後提出由體育裝備提供商向「互聯網+運動生活體驗」提供商轉變的戰略。

同時,將電商融入公司核心業務,2015上半年,電商業務收入占集團總收入約為6%;2016年14.3%;2017年18.8%。

此外,時裝周爆紅後,李寧的股價也隨之蹭蹭上升,雖然運動品牌與時尚結合併不是新鮮事,此前阿迪達斯與puma已經玩過,但對於一直貼著「土」字標籤的國產品牌來說,這個舉措意義深遠。

361°——完成360度後的一度超越

今年是361°第一次超越特步。

財報顯示,2017年361°營收51.582億,特步營收51.134億,雖然差距並非巨大,但對一直摩拳擦掌的二者來說,都有深意。

此前在大環境的指引下,361°的轉型與其他品牌相比並無太多新意,值得一提的亮點是其在兒童領域和海外市場的布局現已見成效。

2009年在香港上市後,361°運營的第一個項目便是361°童裝,自200年推出以來,一直由獨立業務部門經營。361°在最新財報中表示,童裝業務已建立成熟的客戶基礎。

在國際方面,2014年361°便正式進軍海外市場,切入口為功能性高端跑步產品,2017年國際業務占集團總營業額約1.7%,同比增長達10.7%。在連續贊助了2010年廣州亞運會和2014年仁川亞運會後,今年,361°對外的重點將是雅加達亞運會,以期在國際市場上有更大的突破。

此外,361°的觸角已悄然伸到時下最熱的電競領域。不久前,在香港發布電競戰略,並且和知名電競團隊QG俱樂部合作,推出與QG聯名的運動服與配飾。

361°成國內首家深入參與電競產業的運動品牌,不過這樣的結合能迸發出多大的火花,市場或許馬上就會給出答案。

特步——匆忙收尾,尋求轉型

本月中旬,特步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丁水波宣布,特步集團完成三年戰略轉型,與其他家相比,特步的轉型不僅遲了許多,集團為此還花費了1.5億元回購庫存。

雖然並列為國產四大運動品牌,但特步此前一直以時尚自居,並非一直深耕運動領域。直到近些年,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跑步、騎車等成為全民性的運動後,特步開始尋求轉型加碼體育。

2015年,特步宣布從時尚品牌轉向偏專業的以跑步為主、時尚為輔的轉型,隨之而來的就是那套——3+戰略,即「產品+」「互聯網+ 」「體育+」。

不像李寧那般,轉型期經歷了巨額的虧損,特步在轉型的這幾年依舊保持著增長,對於2017年經歷的陣痛,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丁水波表示,部分財務數據的下滑是「表面的、短期的」,多品牌道路,線上線下融合以及全球化是未來特步的發展方向。

十年磨一劍,隨著特步的轉型收尾,國產品牌再次邁上新征程。2018年作為又一個體育大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已經駛上賽道的品牌們勢必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中國的運動市場被行業無限看好,在各大國際品牌的戰略版圖中佔據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十年前李寧超越阿迪雖是曇花一現,卻也展現出無限可能,十年後再次背靠利好環境,國產品牌是否有勇氣再次正面交鋒?又能有多大勝算?

這個疑問2018年雖並不一定見分曉,但我們期待答案到來的那天。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易體網的內容,其版權均屬上海億體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易體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來源:易體網」。

[關於易體網:體育產業先鋒媒體,體育創新創業報道,在這裡易起解碼體育創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體網 的精彩文章:

鹿晗踏足電競圈?女性粉絲「以後就是戰友了」
速來圍觀別人家的工作服 耐克 X 順豐=時尚?

TAG:易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