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第二高發的惡性腫瘤,你是高危人群嗎?

全球第二高發的惡性腫瘤,你是高危人群嗎?

吉姆餐廳

 吉姆餐廳

趙雷 

00:00/00:00

前列腺癌,在歐美國家,是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2012年的腫瘤患者統計中,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位列於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6位,而且近年來,發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據統計,近20年來,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增長超過10倍。

很多名人都是前列腺癌的患者,比如已故的美國里根總統,法國密特朗總統,委內瑞拉查韋斯總統,南非國父曼德拉;健在的股神巴菲特,傳媒大亨默多克,前國務卿鮑威爾,還有前幾天去世的台灣知名作家李敖,也患有前列腺癌。

作為發病率如此之高的惡性腫瘤,到底哪些人屬於前列腺癌的高發人群呢?

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險因素尚未完全明確,但是其中一些已經被確認。

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遺傳。如果一個直系親屬(兄弟或父親)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會增加1倍。2個或2個以上直系親屬患前列腺癌,相對危險性會增至5~11倍。前列腺癌患病人群中一部分亞人群(大約9%)為「真實遺傳性前列腺癌」,指的是3個或3個以上親屬患病或至少2個為早期發病(55歲以前)。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有前列腺癌陽性家族史的患者比那些無家族史患者的確診年齡大約早6~7年,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無差異。穿刺活檢發現前列腺癌的概率在世界不同地區大致類似。這與前列腺癌不同地域發生率有顯著差別構成鮮明對比,在美國和北歐最高,東南亞最低。然而,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日裔移民至夏威夷後發病率上升,如果移民至加州則發病率顯著上升並接近美國本土發病率。

以上研究顯示外源性因素會影響從所謂的潛伏型前列腺癌到臨床型前列腺癌的進程。

這些因素例如食物攝入、性行為方式、酒精消耗、紫外輻射暴露和職業暴露作為可能的病因確認仍然在討論中,但高動物脂肪飲食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番茄含有番茄紅素,一種強抗氧化劑,目前被作為一種抑制前列腺癌進展的可能保護劑而進行廣泛研究之中。一項薈萃分析包括11組病例對照和10組隊列研究,擬鑒定番茄攝入與前列腺癌發生風險相關性,結果顯示大量食用番茄降低前列腺癌發生相對危險度至0.81 (CI 0.71- 0.92)。其他危險因素包括維生素E、硒、木脂素類、異黃酮的低攝入。

總之,遺傳是前列腺癌發展成臨床型的重要危險因素,而外源性因素對這種危險可能有重要的影響。現在關鍵問題是尚無足夠的證據建議生活方式的改變(降低動物脂肪攝入及增加水果、穀類、蔬菜、紅酒的攝入量)會降低發病風險。有一些研究支持這些說法,這些信息可以提供給那些來詢問飲食影響的前列腺癌患者男性家屬(證據水平:3-4級)。

年齡因素

除了具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屬於高危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有所上升。一般在55歲以前,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但是55歲以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會呈現為逐漸升高的趨勢。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逐漸上升,高峰年齡是70-80歲。

如果作為前列腺癌的高危人群,通過定期的體檢,是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李敖雖然68歲就患上了前列腺癌,但他直到83歲才去世,這就充分的說明了早期發現並治療得當的前列腺癌患者,是可以取得很好的生存率的。而且默多克患有前列腺癌,鄧文迪還通過冷凍的精子進行試管嬰兒生了兩個寶寶,這說明早發現、早處理,不僅生命能得到延續,說不定生育能力也可以得到保存。

高危人群應該如何定期檢查?

作為前列腺癌篩查的兩項重要檢查就是直腸指檢和血清PSA檢查。直腸指檢聯合PSA檢查是目前公認的早期發現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篩方法。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檢查一次血清PSA以及直腸指檢;如果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可以將篩查年齡提前至45歲。

需要提醒的一點:直腸指檢可能會影響PSA的檢查結果,建議進行血清學檢查後再進行直腸指檢。

如何診斷前列腺癌?

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採用前列腺直腸指檢,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和經直腸超聲檢查(TRUS) 。確診為前列腺腺癌需待手術標本、前列腺穿刺活檢或針吸穿刺細胞學的病理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同時能進行腫瘤的分級。重複的超聲引導系統性穿刺活檢較直腸指檢或超聲引導下可疑結節穿刺能檢測出更多的前列腺癌患者。

GIF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會心一笑


早上,網吧剛開門,服務小姐在拖地。小明來了。  

小明:「現在能上嗎?」   

小姐:「等我脫完了你再上。」   

小明:「那我幫你脫吧,你快點讓我上,我先脫你下面,來!抬一下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抗腫瘤中成藥的國際化征途三步曲(二)
腫瘤伴發綜合征-容易誤診的臨床問題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