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碎片時間練行測 下列詩句背景與科舉制實行無關的是( )

碎片時間練行測 下列詩句背景與科舉制實行無關的是( )

A.慈恩寺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B.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C.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D.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解析】C。新科進士在曲江宴會後,前呼後擁前往慈恩寺,聚集在專供題名用的題名屋。他們先各自在一張方格紙上書寫自己的姓名、籍貫,並推舉其中書法出眾者,作文一篇以記此盛事。然後交與專職石匠,刻在大雁塔的石磚上。白居易二十七歲時進士及第,在同時考中的十七人中最為年輕,得意之餘揮毫寫道:「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A項與科舉制有關。

「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這句詩反映了唐朝實行的科舉制度。實行科舉制改善了唐朝的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B項與科舉制有關。「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出自唐朝詩人顏真卿所作古詩《勸學》。詩句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一事無成,後悔已晚。該句詩與科舉無關,只是告誡人們要勤奮學習,C項當選。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登科後》。孟郊四十六歲進士及第後,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寫下該詩。D項與科舉制有關。

科舉,科舉制、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人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狀元便是郭子儀了。

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他在位期間,曾在長安、洛陽宮殿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錄取很多很有才學的人。

(題目轉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科普:北宋的官方軍事教科書,1000年後全世界的軍事家都在看!
一代名相夢中斬龍 放開那妖怪H5魏徵技能分析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