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戰勝支架內血栓

如何戰勝支架內血栓

?有幸在2017年大師看介入活動上聽到北大人民醫院王偉民教授的講課,受益匪淺。支架內血栓始終是心內科介入醫師最擔心的問題,雖然發生率極低,可一旦發生,會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等災難性的後果。而如今PCI數目急劇增加,在挽救生命的同時,支架內血栓的影響不容忽視。王偉民教授主要從支架內血栓的簡述、風險預測和治療管理這三個方面做了詳細介紹,給我們帶來啟迪和思考。

支架內血栓是PCI術後最可怕的併發症,2013年一項薈萃分析顯示支架血栓發生率為3.1%,其中確定的支架內血栓佔1.5%,雖然發生率不高,但死亡率高達11-45%,預後不良,因此支架內血栓必須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多項機制共同參與導致了支架內血栓的形成,如再內皮化前的血液暴露激活外源性凝血級聯反應、持續的慢血流和低剪切力激活內在凝血途徑、血小板活性抑制不充分、處於系統性高凝狀態等。早期(≤30d)和晚期/極晚期(>30d)支架血栓的發生機制也不盡相同。王偉民教授分析表示早期支架內血栓主要與不理想的手術結果和ACS患者的促凝狀態相關,此時由於植入支架的部位尚未內再內皮化,抑制血小板活化非常關鍵,此時停用雙抗會導致支架內血栓的形成。晚期/極晚期支架血栓主要原因在於延遲的內皮覆蓋、持續的纖維蛋白沉積和血管炎症反應。

由於支架內血栓後果嚴重,識別支架內血栓的危險因素顯得尤為重要。王偉民教授主要從病人和病變特徵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2014年一項觀察研究顯示STEMI是支架血栓風險的獨立預測因子,另有多項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支架血栓的發生風險明顯升高,此外CYP2C19基因多態性與支架血栓顯著相關。2015年ACUITY研究表明SYNTAX評分與血栓風險的相關性,即冠脈病變複雜程度越高,支架血栓的風險越高,當SYNTAX評分大於35時,支架血栓發生率高達6.8%,同時在具有左主幹病變、分叉病變、完全閉塞病變、長病變等特點的病人中,血栓風險亦大大提升。

在降低支架血栓風險方面有哪些策略呢?王偉民教授主要介紹了三點:第一,患者的選擇非常重要,如若患者依從性不佳,不能堅持術後的雙抗治療,PCI不僅沒有帶來獲益反而增加了死亡的風險。第二,支架的尺寸和長度應與管腔相匹配,高壓釋放支架和後擴張,確保支架植入後無夾層、血流良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採用腔內影像學技術(IVUS/OCT)指導手術。第三點,圍手術期和術後的管理是關鍵,ESC和ACC/AHA的指南一致認為在ACS的患者中更強效的P2Y12抑製劑如替格瑞洛可作為優先選擇。當必須進行內窺鏡或外科手術時,儘可能不中斷雙抗治療,如必須停用抗栓藥物,可採用低分子肝素橋?接的方法。在降低支架血栓風險方面,技術與藥物並重。

感謝王偉民教授精彩的授課,他結合工作經驗分享了自己對支架內血栓的獨到見解,使我們對該併發症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在以後的臨床工作中應早期識別高危患者,進而採取更積極的措施避免支架內血栓的發生。

作者:周闊

北京安貞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師看介入 的精彩文章:

TAG:大師看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