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會】麥卡效應:七分飽節食可以長壽
長壽之道,在於養生;養生之本,在於飲食。
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在談到上古之人「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經驗之一,就是「飲食有節」。
隋唐時代的醫學家孫思邈,享年101歲,他對飲食有節的研究更深了一步,在《千金要方》中寫道:「不欲極飢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癖。」
所以說,中國人以直觀的感覺和實踐的經驗得出了一個科學的結論:節制飲食,拒絕暴飲暴食可以長壽。
"GOOD
在西方有一種「麥卡效應」同樣說明了控制飲食和健康之間的密切關係。
大名鼎鼎的麥卡效應"GOOD
20世紀30年代,美國營養學家麥卡教授做了一個動物實驗:
他將小白鼠分做甲乙兩組,都保證必要的營養供應,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對甲組小鼠限制熱量,乙組小鼠則不加限制,可以每天敞開肚皮吃。結果,乙組小鼠175天後骨骼就停止生長,而甲組小鼠在1 000天後,骨骼還在緩慢生長。乙組小鼠不到2年半全部死亡;甲組小鼠卻活了三四年,且患病率低很多。
只可惜,麥卡教授的這項偉大發現,並沒有引起學術界的重視。直到30多年後,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老年學家馬克登諾做了一個類似的實驗:
他用含22%蛋白質和5%植物油的飼料,餵養兩組小白鼠。甲組每天供應含20千卡熱量,屬於正常飲食;乙組每天只供應10千卡熱量,為限食組。結果乙組小鼠中,有2/3的平均壽命大大延長。最長壽命是甲組的2倍以上。
他的實驗證明了麥卡的發現。由於這一實驗最早是由麥卡做成功的,因此,醫學上把這種「節食可以長壽」的現象稱為「麥卡效應」。從而推翻了以往科學界普遍認為的「遺傳左右壽命」的說法。
長壽秘訣的發現"GOOD
經歷30年的「老化」研究後,華福特和洛杉磯加大醫學中心的同事們宣布自己已經發現了長壽的秘訣,就是延遲衰老過程,使人的青年期與中年期拉長。如何達到這一點呢?他們提出了一種被稱為「斯巴達方式」的方法:只吃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且熱量低的飲食,即飲食上營養不足,但並不是營養不良。
他們通過老鼠實驗,證明了這個方式,以這種方式飼養的老鼠,原先只有兩年左右的壽命,現在可以活到四年以上,並且還維持了青壯年的行態與外貌。
華福特還發現,體溫較低,有助於增加壽命。一種原產巴西,壽命很短的魚類,當它到溫度更低的地方生活時,壽命則加倍。如傳說中印度的瑜伽信徒,就是通過自己的意志升降自身體溫,以達到長壽的目的。但另一個更可行的辦法,那就是節食、斷食:吃得少些,也能略微降低體溫。
馬里蘭大學的漢森博士,花了15年的時間研究限食對獼猴壽命的影響。到1994年,結果顯示:隨便吃的猴子中,有一半已經死亡,而限食的猴子中只有12.5%死亡。
這再次印證了「節食可以長壽」的觀點。有關研究報告指出,在保證必要營養的前提下,採用低熱量飲食,能有效地降低血脂、血壓,預防動脈硬化。因而可以有效預防包括高血壓、心絞痛、心肌梗死、腦血栓、腦出血等在內的各種疾病,還能預防肥胖、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炎等疾病,並減少一些癌症的發病率。
麥卡效應對糖友的啟示"GOOD
麥卡效應證明的是節制飲食對於健康長壽的重要意義,但是同樣對於糖友來說,節制飲食也是獲取健康血糖,獲取健康的必然路徑!
尤其是2017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大會公布了一項維持一年的研究成果,通過飲食控制體重逆轉糖尿病。該研究成果同期發表在世界最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
對於糖尿病來說,這是一項意義非凡的結果公布。因為,在過去人們的信條當中(包括醫生、患者和主流媒體)糖尿病是需要終生用藥的。
用香港大學流行病學教授唐金陵的話說:「它(這項研究)戳破了醫學這個長期的信條:不可治癒的糖尿病可以通過非藥物方法得到緩解甚至逆轉。」
這無疑是一種徹底顛覆很多人三觀的一種結論,而且是通過世界上對權威的糖尿病聯盟組織和最頂級的醫學雜誌期刊發表。這是一種確認,也是我們糖友應該有的一種信心所在。
編輯:圈圈
審核:張醫生
圖片來源:攝圖網
TAG:糖尿病家庭調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