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窮人的銀行家

窮人的銀行家

One Call Away

 Nine Track Mind (Special Edition)

Charlie Puth 

00:00/03:14

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尤里斯,是格萊珉銀行的創始人。他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在美國獲得了經濟學博士以後,回到祖國擔任大學的經濟學老師。當他目睹了身邊因飢餓而死的國民以後,開始反思自己所教授的經濟理論對周遭並沒有任何的反映。於是他決定從課本中逃離,去發現有關窮人生存實實在在的經濟學。理想是幫助更多的人擺脫貧窮。

格萊珉銀行是一家服務於窮人的銀行,與我所認知的銀行概念截然不同。在他創建銀行過程中他遭遇了許多的阻礙。既然是扶貧,為什麼要貸款呢?我一開始對此非常的不解。在我的認知里,銀行都是資本主義的吸血鬼,只為有錢人服務,更別說使人脫貧了。

但仔細讀一讀才能明白,從最初開始它就採取與傳統的扶貧方式背道而馳的做法,他們為窮人發放現金貸款,而不考慮首先提供技能培訓。為什麼要先發放貸款呢?因為他堅定的相信,所有人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稱之為生存技能。窮人活著,這一事實就證明了他們的能力,不需要有人來教,他們已經知道如何去做這件事了。所以,他不浪費時間交給新的技能,而是努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現有的技能。使窮人能得到貸款,就是使他們得以立即實踐他們已經掌握的技能。而他們掙到的錢繼而轉變為一種工具,成為一把開啟一系列其他能力的鑰匙,得以探究自己的潛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前段時間我在參加工作面試的時候,一位老師和我提起勞動法的內容。我國的勞動法是一邊倒的保護「弱勢群體」的。但為什麼會給這裡的弱勢群體加上引號呢?在我看來,弱勢與惡是息息相關的。無能為惡,一個強者是可以自救的,無論是貧窮還是什麼都無法阻止一個強者的崛起。我覺得,在儘可能平等的環境下,扶貧不扶弱才是真正的慈善。這大概也是格萊珉里所提出的觀念,要扶貧先要在精神上扶貧。

窮不可怕,文中說道:窮人一旦在經濟上獲得了自主權,他們就會成為最堅定的戰士。孟加拉作為一個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是他事業中一個不幸但無可避免的因素。但是,他認為,無論一個貸款者遭遇什麼大災難,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個人的不幸,一貫宗旨都是要堅持使她或他償還貸款,哪怕一周只還半分錢。這個原則意在激發那個貸款者自立更生的意識,激勵他或她的自尊和自信。如果一旦免除一位貸款者的償還責任,則可能要花上好幾年的艱難工作,才能恢復他或她對自己能力的信心。

一個人的自尊和自信幾乎會影響他的生活狀態。現在這個社會,不論你是身處何處,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有著怎麼樣的學歷,擁有怎麼樣的背景,有怎麼樣出色的能力。我始終覺得,自尊和自信時刻影響著這個人的未來。再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之前,首先要成為一個普通人。自尊能讓我們有一份更平靜的心態,而自信則能讓自己走的更遠。從高中開始的我就見到了身邊無數厲害而又優秀的人才,尚且不知道他們的未來如何。但是在這群人里,最害怕也最不願意見到的就是失掉自信而提前放棄的人。他們早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往往,擊垮一個人的並不是貧窮。

我們當前的扶貧總說捐款,給錢,但是呢?向失業者提供救濟並非解決貧困問題的最佳辦法。身體強健的窮人不想要,也不需要慈善救濟,失業救濟金只是增加了他們的不幸,丟失了他們去做事的動力,最重要的是,剝奪了他們的自尊。家家有一本難念的經,時常會聽到,在一個家族的飯局上,大家在抱怨家中,那個非常沒有本事沒有出息的那個人。並引以為例子,讓小孩千萬不要這樣。但是我們是否想過,到底是誰造成他變成這個樣子。每一次的抱怨是不是打擊了她?他原有的自信?同時不斷給出的錢,給予的施捨和幫助,這所謂的善意,是不是又進一步強化了無能的惡。這一切因果關係,不能歸於一人。

尤里斯在全文中自傳講到了格萊珉銀行模式成功如何幫助人們擺脫貧窮。並且憧憬了未來的信息與通訊技術應該致力於創立一種全球性的環境,釋放每一個人的創造性和生產力。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應該能夠基於其興趣與能力,上任何學府深造,無論他或她出於何等社會地位,地理地位或有任何經濟能力。即所有人都能自由而平等的獲得同樣東西的社會。回到之前那一段,所謂扶貧,不僅是經濟上的扶貧,還有精神上的扶貧。剛開始作為一個經濟學教授的他始終不願意放棄自己教師的身份去成為一名銀行家,因為對他來說,目的不是創造一個贏利性質的銀行,而是幫助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

在愛在日落黃昏前,男女主角在巴黎書店相遇以後,作家男主曾問到女主這些年從事的職業,女主提及自己在國際組織工作,類似於NGO,她還說到:真是奇怪,這個世界上那些為了改善人類生活作出貢獻的人,往往不願意變成領導。暴露在公眾之前,只是非常享受著自己做的事情。明明他們才應該是被公眾所了解,所尊敬的一類人。

這不禁引發起了我的思考。格萊珉是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銀行,但也可以作為非營利組織的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存在。無論如何,不純粹以逐利為目的進行運作。在格萊珉,他們總是努力去贏利,目的是以便能支付所有開銷,保護自己在未來不受打擊,並且繼續擴張。

我在剛回國的時候,和爸爸討論到創業,當時的我十分焦慮,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說:我需要大量的錢。有一次,他在地鐵站來接我,自從高中畢業以後就很少這樣了,除非遇到深圳堵車,我基本都自己回家。當我在車上再次提到我對金錢的焦慮以後,他終於打斷了我。他說:「你要認真思考一下,你的目的是什麼?你缺錢嗎?缺多少?又需要那麼多的錢去做什麼?」「人活著是應該有理想的,你應該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去做,這份事業能夠給別人提供幫助。而所謂的錢,是為了維持你的事業發展下去的動力,一旦你選對了,大家能看到你在做對的事情,自然會有人來幫助你。」直到那一天我才覺得,是的,我的思維實在是太局限了,我總陷於自己的焦慮中卻無法創造價值。而且我也無法開心。

一個朋友遇到我的時候問過我一個問題,我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他說:「你的理想是什麼?我當時什麼都想不清楚。我說我要去當一名老師。我便反問:那你知道你的理想是什麼嗎?他給我回答:我不清楚,所以我要多去了解這個世界,去旅遊,去更多的地方,了解更多的知識,我希望將來能和我喜歡的作家一樣寫出那樣能讓人通俗易懂的書。這都太遠了,但現在我知道的是,成為一個能讓身邊人感到開心的人。

於是我開始反思,去當一名老師,什麼樣的老師?能提供什麼樣的教育,又能幫到什麼樣的人呢?我們現在身邊的培訓數不勝數,但這些能算的上教育嗎?能給人在精神上的幫助嗎?這些付費的知識到底能給大家帶來多少幫助。一流的知識都是免費的,因為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明白那些一流的知識,他們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去理解。說回格萊珉銀行,裡面提及到為什麼給窮人貸款,而不是培訓他們的技能。因為他相信,許多培訓規劃帶來的是副作用。如果格萊珉要求貸款者們必須先去參加一個企業培訓管理課程才能得到做營生的貸款的話,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被嚇跑。對於他們的貸款者來說,正規的學習是一件很嚇人的事,那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渺小,愚蠢,毫無作用,甚至會毀掉他們天生的能力。

這並不是說所有的培訓都不好,只是不應該將培訓強加於人。只有當人們積極尋求並願意為其付出代價或費用的情況下,才適於提供培訓。就像現在湧現的許多培訓一樣,多少的培訓是真的行之有效的呢?我看寥寥無幾,治標不治本。

文中後半段還提及到,最糟糕的是,經濟學家們未能理解貸款所具有的社會能量。在經濟理論中,貸款只被看作一種用來潤滑貿易,商業和工業之輪的工具。而在現實中,貸款創造能夠迅速轉化為社會能量的經濟能量。當貸款機構與銀行制定出一些惠顧特定人群的政策之後,那個階層的經濟和社會狀況都會得到改善。然而無論是在富國還是貧國,貸款機構都之惠顧有錢人,這樣做無異於宣判了窮人的死刑。

而且有人根本不相信,有任何東西除了治標之外真的能使人們擺脫貧困,這種悲觀主義態度也令他驚駭。因為許多人的觀點是:他們的福利國家製造出來一個懶惰的,有機能障礙的人們組成的下層階級,他們對自己做生意活著幫助別人根本沒有興趣,也沒有那種能力。

不知道為什麼我腦子裡會閃過這些東西:就像有些胖子,或者成績非常不理想的人,嘗試了無數的方法以後,他們也開始不相信他們有一天能有所改變,看不到希望。慢慢造成了一種悲觀主義的惡性循環。然後就出現了很多投機的人,從中去獲利,在這群人身上大撈一筆錢。但只需要很小一個思維轉變,明明能成功。很多時候,求人不如自救。當機會擺到了面前的時候,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也許會抱怨體制的不好或者是環境造成的影響。但最終一切問題都指向了自己。

最後文章提到,信息和通訊技術帶著世往哪個方向走呢?他想看到所有的人(包括最窮的人,最無知的人,最無權勢的人)在任何時候,無論距離多遠,都能免費地得到所有的信息。在這個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兩個人之間的交流,應該如同你和最好的朋友坐在公園的長凳上交談那樣容易。所有的學術與社會的研究機構都應該被轉化為傳播信息的節點。互聯網技術正在改變這個世界,它讓我們走進一個沒有權勢經紀人和知識經紀人的世界,個人將會主宰事物,在中心舞台上將不會有遮蔽著的權威。對於所有劣勢群體,沒有發言權的群體和少數人來說,這是特別令人激動的。

茅塞頓開。此刻的我不知道該怎麼結尾,只覺得自己愚蠢,對作者充滿了敬仰。但依舊思路混亂,不能給出任何有意義的結論。也不能亂談理想,更不能拍著胸脯說,我明天就能脫貧了,就寫到這裡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ATAOMENA 的精彩文章:

TAG:YATAOME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