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時期中國武俠小說「北派五大家」分別指誰 他們有何驚艷作品

民國時期中國武俠小說「北派五大家」分別指誰 他們有何驚艷作品

進入20世紀30年代後,中國武俠小說創作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出現了代表三、四十年代武俠小說創作最高成就的「北派五大家」,即李壽民、宮白羽、王度廬、鄭證因、朱貞木五位作家。

他們的作品,比之前輩,都凸現出「新」與「變」的特徵;而比之後輩,也無極大的差距。如果以新思想、新觀念和新文學技巧來界定新舊武俠的話,那麼,將「北派五大家」稱為「新派」,似乎也無不妥。

北派五大家

1、李壽民

李壽民(1902年——1961年),四川省長壽縣(今重慶市長壽區)人,筆名還珠樓主,曾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代表作品《蜀山劍俠傳》,一生中的作品多達4000餘萬字。與「悲劇俠情派」王度廬、「社會反諷派」宮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情推理派」朱貞木共稱「北派五大家「。在解放前的重慶籍作家中,李壽民是唯一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人物。

李壽民「蜀山系列」,正傳、外傳、別傳、前傳、後傳……達到了30多部,畢生著有武俠小說36部:《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等11部出世仙俠(劍俠)系列小說,述正邪兩派劍仙間善惡之爭,文筆華美,極富詩情,想像瑰麗,氣勢磅礴,且融冶儒、道、釋三教哲理於一爐,寓意深遠;《雲海爭奇記》《兵書峽》等25部入世武俠小說,提倡崇善除惡、孝友義俠,表彰人的價值尊嚴。還珠武俠諸著,對鄭證因、朱貞木、梁羽生、金庸、古龍等武俠名家均有啟迪之功。

李壽民

2、宮白羽

宮白羽(1899—1966),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原名宮萬選,改名宮竹心,原籍山東東阿,是活躍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武俠小說作家,1928年來到天津,長期在報社、電訊社任職。1938年,宮白羽因在《庸報》連載《十二金錢鏢》一舉成名。同年他創辦正華學校,次年創辦正華學校出版部。晚年致力於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宮白羽作品包括:《十二金錢鏢》、《武林爭雄記》、《偷拳》、《血滌寒光劍》、《聯鏢記》等。他的武俠小說作品並被稱譽為「北派武俠小說五大名家」之一,與「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悲劇俠情派」王度廬、「奇情推理派」朱貞木齊名。

宮白羽

3、王度廬

王度廬(1909年-1977年),滿族,原名王葆祥(後改名葆翔),字霄羽。「度廬」是其寫武俠小說時用的筆名。他與「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社會反諷派」宮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情推理派」朱貞木共稱「北派五大家」。

王度廬自幼喪父,家中生計全靠母親及姊姊替人幫傭維持,自己十二歲起,也開始在外賺錢謀生,學業則一直斷斷續續,全憑自己苦修,自小的困苦環境,也間接造成日後在作品上的悲劇觀點。

在「北派五大家」中,王度廬獨以悲情武俠著稱,使得言情武俠小說旁支斜出又出現新的類型。從1938年開始,他連續寫下《鶴驚崑崙》、《寶劍金釵》、《劍氣珠光》、《卧虎藏龍》、《鐵騎銀瓶》五部互有聯繫,又各自獨立的武俠小說,成為他的代表作品。

王度廬

4、鄭證因

鄭證因(1900一1960年)、原名鄭汝霈、天津人,40年代武俠小說作家。早年在北平國術館館長許禹生門下學太極拳、又使得一手漂亮的九環大刀,而且曾經公開獻藝。後來又為白羽作技擊顧問,由鄭證因在紙上畫出打鬥的招式,白羽按圖寫文。後來開始武俠小說創作,共有武俠小說88部。鄭證因是民國舊派武俠小說「北派五大家」中「幫會技擊派」的代表人物。

鄭證因代表作品:《鷹爪王》、《續鷹爪王》、《飛豹奇遇》、《巴山劍客》、《白山雙俠》、《江漢俠蹤》、《龍虎鬥三湘》等。

鄭證因

5、朱貞木

朱貞木,本名朱楨元,字式顓。浙江紹興人,20年代至 40年代在天津電話局和日方電信公司工作,篆刻、詩書、文章俱佳,可稱藝文雙絕。與「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社會反諷派」白羽 、「幫會技擊派」鄭證因 、「悲劇俠情派」王度廬共稱「北派五大家」。

朱貞木早期作品《飛天神龍》《煉魂谷》《艷魔島》系列,受還珠樓主影響甚深,後來自出新意,以《虎嘯龍吟》《七殺碑》《羅剎夫人》為代表作,這其中,尤以《七殺碑》最為著名。

《七殺碑》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獵奇 的精彩文章:

西湖三傑分別指哪三位歷史名人 他們有何歷史貢獻
武俠小說中的武林九大門派分別指那九派 這九大門派分別創自何處

TAG:古今獵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