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只對媽媽撒潑發脾氣?答案讓眾寶媽淚奔!
[請花一秒,點擊上方「關注」,也許有驚喜喲!]
小區的一個寶媽在群里吐槽:
「孩子4歲半了,平時4個老人輪流帶的時候還挺乖的,該吃飯就吃飯,該睡覺就睡覺。但是,我一下班回家,他就開始鬧騰起來了!」
「吃飯挑三揀四,非得我喂他才吃;看動畫片一定要我陪著看,不然就使勁地作;洗個澡也要叫『媽媽』,明明白天外婆幫洗都沒事……」
「要是我沒順應孩子的要求,他就一哭、二鬧、三倒地、四蹬腿!」
此話一出,炸出不少潛水的寶媽紛紛表示感同身受——都是乖巧的孩子,一旦媽媽回家了,就變成作精!
有位寶媽說,她因此被婆婆責怪:「你就是太寵孩子了,他才看到你就哭鬧。要不以後等孩子睡了你再回家吧。」冤枉啊!
媽媽在家的話,孩子比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哭鬧,真的是因為被「媽媽寵過頭了」嗎?並不,真正的答案能讓寶媽們心裡一暖!
其實是——因為孩子深深愛著媽媽!
這不是胡扯,在行為心理學上,是有一定依據的——
/01/孩子敢任性,是因為對媽媽有足夠的信任:
當老人或者爸爸單獨帶孩子的時候,孩子往往表現得很聽話,不吵不鬧,是大人心中的「小天使」,這不過是因為:
孩子對他們的信任不足,所以不敢依著自己的性子去要求這要求那,害怕被「懲罰」。說白了,是沒有足夠的安全感。
而媽媽不一樣。在孩子心裡,媽媽是永遠的依靠,所以當媽媽出現的時候,孩子就敢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撒嬌耍賴。因為他們知道——
媽媽是最最信任、可靠的人:我哭了,媽媽會來安慰我;我遇到難事了,媽媽回來幫助我。
/02/媽媽是孩子的「情緒回收站」:
和媽媽分離整整一個白天,在這期間,孩子可能有遇到高興的事,有產生厭煩的情緒……可卻沒有地方完全表達出來,當晚上媽媽回家了,不同性格的孩子的表現是不一樣的——
有的孩子會拉著媽媽嘰里呱啦說著這一天所有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有的孩子焦慮好長時間沒看到媽媽了,就坐在沙發上生悶氣;有的孩子在看到媽媽的那一刻是很喜出望外的,但是下一刻就能和媽媽耍滑頭……
可無論是哪一種性格表現的孩子,他們作出這樣的行為,都是因為把媽媽當作了「情緒回收站」——這一天的心情,終於有了傾訴的對象了。
不信你自可以回憶自己的童年,是不是:即使在外面和小朋友打架了、被老師罵了都能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一回到家看到爸爸媽媽,眼淚就忍不住的往外流,心裡覺得委屈極了。
說到愛情的時候,常說「愛是沒理由、沒道理可講的」,同樣在親子關係中,也很適用——
雖然作為父母的我們在外奔波一天,身心俱疲,都希望回家能面對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讓自己放鬆一下。可往往事與願違,孩子只會朝你擺出一副「哭鬧的樣子」。
但是,這也是只有媽媽才能看到孩子的真實模樣啊!孩子只會在媽媽面前軟弱、表達內心的真情實感,因為在媽媽的身邊,有足夠的安全感。
即使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何嘗不是這樣對待漸漸老去的父母呢?在工作上遇到坑爹上司、不靠譜同事,都得憋著怒氣扯出一副笑臉面對,而回到家中,稍有不順心就能和父母大吵一架,以泄不滿。
我們一生中,能以情緒傷害到的人,只有最親最親的親人。因為我們知道,親人永遠都會支持自己。
※蔣介石的這個暴脾氣,只有宋美齡能治得了,讓老蔣服服帖帖
※脾陽虛和脾陰虛各有什麼特點?
TAG: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