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姑蘇菜藝》:美食文學家陸文夫的蘇州情節,從一道麻油馬蘭頭說起

《姑蘇菜藝》:美食文學家陸文夫的蘇州情節,從一道麻油馬蘭頭說起

《姑蘇菜藝》:美食文學家陸文夫的蘇州情節,從一道麻油馬蘭頭說起

認識陸文夫,當然是從《美食家》開始,零零散散,也看了他的其他隨筆,寫到了蘇州的美食點滴,有著天然的韻味,比如這一篇《姑蘇菜藝》。

蘇州菜有三大特點:精細、新鮮、品種隨著節令的變化而改變,這三大特點便是由蘇州的天、地、人決定的。蘇州人的性格溫和,精細,所以他的菜也就精緻,清淡中偏甜,沒有強烈的刺激。聽說蘇州菜中有一個炒綠豆芽,是把雞絲嵌在綠豆芽里,其精細的程度簡直可以和蘇州的刺繡媲美。蘇州是魚米之鄉,地處水網與湖泊的中間,過去,在自家的水碼頭上可以撈魚摸蝦,不新鮮的魚蝦是無人問津的。從前,蘇州市有兩大蔬菜基地,南園和北園,這兩個園都在城牆的裡面。菜農黎明起來,天亮就挑菜到人家的巷子口,那菜葉上還沾著露水。

七年前,我有一位朋友千方百計地從北京調回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是為了回蘇州來吃蘇州的青菜。這位朋友不是因蒓鱸之思而歸故里,竟然是為了吃青菜而回來的,雖然不是唯一的原因,但也可見蘇州人對新鮮食物是嗜之若命的。頭刀韭菜、青蠶豆、鮮筍、菜花甲魚、太湖蒓菜、南塘雞頭米、馬蘭頭······四時八節都有時菜,如果有哪種菜沒吃上,那老太太或老先生便要嘆息,好像今年的日子過得有點不舒暢,總是像缺了點什麼東西似的。

人們對藝術的欣賞是華久則思朴,朴久則思華,兩種藝術交叉欣賞,相互映輝,近華、近朴常常因時、因地、因人的經歷而異,吃也是同樣的道理。炒頭刀韭菜、炒青蠶豆、薺菜肉絲豆腐羹、麻醬油香乾拌馬蘭頭,這些都是蘇州的家常菜,很少有人不喜歡吃的,可是日日吃家常菜的人也想到菜館裡去弄一頓,換換口味,見見世面。已故的蘇州老作家周瘦鵑、范煙橋、程小青先生可算得上是蘇州的美食家,他們的家常菜也是不馬虎的,可是當年我們常常相約去松鶴樓「嘗嘗味道」。如果碰上連續幾天宴請,他們又要高喊吃不消,要回家吃青菜了。

後來,除了寫蘇州的風土人情,陸文夫也融入了當地,開了一間老蘇州茶樓。

陸文夫先生說,他創辦的老蘇州茶酒樓,就是要把蘇州民間食物的味道,還原到這裡,讓外地人打開蘇州城,這也是一扇門。那些年,陸文夫先生正編輯一本《蘇州》雜誌,他要把最原生態的蘇州,一點一點雕刻到這本雜誌中,而他把這家酒樓,也稱為「可吃的蘇州雜誌」。

老先生一生紮根蘇州,這棵大樹的枝葉卻是散開的,在天光中吸收著陽光雨露。《小巷深處》《美食家》《圍牆》《人之窩》《小巷人物誌》,這些經典的小說,他用純正地道、智慧優雅的漢語,展示了市井人物的命運悲歡,他是蘸著心血寫作,以筆為犁,奮力挖掘到大地深處的作家,他用文字,把老蘇州這座城的市井人物,徐徐浮現在歷史的浩大天幕上。

目送著陸文夫老先生一個人消失在蘇州城的老街,消失在蘇州城的老巷中。而今,他已離開蘇州城11年了,他成為一座古老城市線裝書的封面,成為一座城的永久懷念而浮現。

在陸文夫老先生的《老蘇州》中,有這樣的文字:「蘇州,這古老的城市,現在是熟睡了,她安靜地躺在運河的懷抱里,像銀色河床中的一朵睡蓮。」這也成為先生的寫意人生,他熟睡了,成為運河河床中的一朵睡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柴靜的《看見》,再也不慷慨激昂,終於讓我們鬆了一口氣
《熱包子》老舍寫的這個歡迎出軌妻子的窩囊丈夫,跟我的一個朋友真像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