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換鏡頭了?看完這6點讓你捨不得換!
很多土豪攝友,入一隻鏡頭沒玩多久,就想著換其他鏡頭了,但殊不知,自己手中的鏡頭根本沒有發揮出最大的實力。更何況,頻繁的更換鏡頭只會讓你一步一步走進器材的深淵,與攝影的本質漸行漸遠。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利用好手中的鏡頭,玩好攝影。
1
將你的眼變成鏡頭
玩過攝影的肯定都有這種感覺,人眼看到的景象和從鏡頭中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即便被稱為最接近人眼視覺感受的35mm鏡頭也會明顯看出畫面的透視感與人眼看到的景象有很大差別。
原因在於相機是單眼成像,而眼睛是雙眼成像,外加人腦的視覺糾正。所以眼睛看到處於一個平面方方正正的柜子,在鏡頭中由於近大遠小的關係,在相機里看到的卻是圓桶梯形。
而所謂的「將你的眼變成鏡頭」就是指在看到一個場景時,在腦海中自動形成該場景在鏡頭中的樣子,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人眼就成了鏡頭,相當於在拍攝時無時無刻都在從取景器中觀察,更容易發現一些難以察覺的美,這種能力,也就是很多人都說的「攝影眼」。
而為了得到攝影眼,就需要長時間的使用一隻鏡頭去拍攝。在不斷的拍攝過程中,去記憶它所表現的透視關係,去記憶在多遠的距離能夠拍攝出什麼樣的景色。
往往在拍攝一個場景時會看到很多愛好者走兩步拿起相機看一下,走兩步又拿起相機看一下,這就是不熟悉鏡頭的表現,而在你「走兩步」的過程中,很可能就錯視了一個很好的拍攝位置和角度。
因此,在更換鏡頭前,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經將這隻鏡頭的視覺感受印在了腦子裡,如果沒有,拿起它繼續拍攝吧,你肯定能拍出以前不曾注意的,更美的畫面。
2
小技巧挖掘鏡頭成像能力
有些攝友換鏡頭是因為覺得成像不夠銳,這裡暫且不討論「銳不銳」對一張照片優秀與否的影響,如果想讓現有的鏡頭成像品質更高,請嘗試使用最大光圈提高兩擋,並且使用的光圈不要小於倒數第二檔。
舉個例子,我有一隻50mm,F1.4的鏡頭,那麼它的最優成像光圈在F2.8左右;它的最小光圈是F22,那麼所用光圈盡量不要小於F11。
當然,這是在陽光充足,對景深有沒有很高要求的情況下,如果是光線不好,那當然不必糾結於必須用F2.8,畢竟提高ISO對畫質的影響可比最優光圈的影響大多了。這個方法對於絕大多數鏡頭均適用。
如果您是個追求極致的攝友,可以自己測試所用鏡頭的「最佳成像光圈」。
你可以固定相機,用不同的光圈值拍攝同一場景,再橫向對比成像銳度。
為了提高對比識別度,你可以尋找對比度高的色彩、光影邊緣作為參照物。如下圖,觀察樹枝在地上的投影,你能很清晰地得到對比結果:
如上圖,通過樹枝投影和陽光的光影邊緣對比,我們可以很清晰地得出結論:f/9 的成像,比 f/22 更銳利。
如果嫌找高對比邊緣麻煩,你也可以拍攝一些特殊圖案(如尺子的刻度,或者密集的直線等),再在電腦屏幕上放大進行對比。
如下圖,通過放大對比細節,明顯可以看出 f/9 的成像要比 f/22 銳利。
利用這一方法,你可以將多組光圈值成像進行逐一對比,找出「最佳光圈」,以最大化展現您鏡頭的硬實力。
3
變焦頭您用對了嗎?
都說變焦頭成像質量不好,所以您就想換鏡頭了嗎?其實變焦頭也有小技巧來盡量提高畫質。最重要的一點,永遠不要將變焦環擰到頭拍攝。即便只是稍稍往回收一點,對畫質也是有提高效果的。
因此,在使用廣角端以及長焦端時,一但擰到頭了,習慣性往回收一下,您手裡的變焦頭就又升值了。這個技巧對於所有變焦頭均適用。
與上一點一樣,如果您是個追求極致的攝友,可以測試下所用變焦頭成像能力,你最好把它們「拆分」成幾個最常用的焦段,再進行類似定焦鏡頭的「全光圈成像對比」。
比方說,你買了一個 18-55mm 套頭,那麼你最常用的焦距應該有 4 個:廣角端、長焦端、24 或 35mm(一般廣角),50mm(人像)。
然後,把這 4 個「常用焦距」當成 4 個定焦鏡頭,逐一進行「全光圈成像對比」,再把結果記下來吧~
把最常用的 4 個焦段,當成 4 個定焦鏡頭來用吧
不過,變焦鏡頭在某個固定焦段上的表現,總是無法和同檔次的定焦鏡頭相比,所以在進行「全光圈成像對比」時用不著那麼精細,得到大概的幾個關鍵性數值就可以了。
4
突出鏡頭的特點
很多攝友還沒有充分發揮出鏡頭的特點,就想著嘗試其他的鏡頭效果。比如手裡拿著廣角,羨慕別人的長焦鏡拍出的感覺;手裡拿著標準鏡,又羨慕別人超廣角拍出的大氣感。其實不同焦段的鏡頭都有其特點,而每一隻鏡頭絕對都有你拍不完的美。
比如廣角鏡頭,其特點除了視野廣,還在於誇張的近大遠小畸變,利用這一特點可以拍出很多衝擊感很強的畫面。把主體離鏡頭近一點,這種特點就被充分展現出來了。
再比如長焦鏡頭,長焦鏡頭非常擅長拍攝特寫,可以表現局部的美,很容易營造出乾淨、簡單的畫面效果,拍攝人像或者是動物等可以輕鬆營造出虛化效果。
對於標準鏡頭來講,不要看「標準」二次就覺得這類鏡頭沒有特點。標準鏡頭非常適合表現場景的形式美,比如環境人像,街拍,紀實等題材就非常適合使用標準鏡頭來拍攝。
每個焦段能拍出的美是不一樣的,因此,在你想要換鏡頭時,真的把這個焦段能看到的獨有的美拍出來了嗎?如果還沒有,繼續使用它拍攝吧!
5
拍你能拍的
當你覺得一隻鏡頭玩的沒意思了,很有可能是因為拍攝的題材太單一,想通過更換鏡頭來獲得圖片視覺上的新鮮感。那為什麼不想著拍些不一樣的題材呢?每隻鏡頭都不是為專門的題材設計的,一隻鏡頭往往能拍攝多個題材。
1)廣角鏡頭:風景攝影/建築攝影/街頭攝影
14mm f/2.8
一般來說,就 135 全畫幅格式來說,焦段小於 35mm 的鏡頭都可以稱為廣角鏡頭,比較常見的定焦鏡頭有 28mm、20mm、16mm 等,變焦鏡頭有最常見的三元鏡之一的 16-35mm 鏡頭,以及超廣角的 12-24mm 鏡頭。
16-35mm f/2.8
廣角鏡頭的成像特點是可以獲取比我們雙眼所見更加廣闊的視覺空間,經常會被用於風景攝影和建築攝影。
而在街頭攝影中,大部分的街頭攝影師會選擇 28mm 或者 35mm,這兩個焦段比較接近雙眼所見的視角或者說稍微略廣闊一點,而且短焦段的景深會比較廣闊,即使在開大光圈的情況下也可以帶來較為清晰的背景。
不過低於 28mm 拍攝街頭的攝影師也大有人在,像是森山大道就喜歡用一台 21mm 的 GR21 來拍攝街頭。
2)標準鏡頭:街頭攝影/人像攝影
50mm f/1.4
這裡的標準鏡頭指的是 135 全畫幅格式下的 50mm 鏡頭,由於早期膠片時代的單反相機標配鏡頭大多都是 50mm 鏡頭,因此 50mm 也就成為標準鏡頭,以人眼的視場來比較,它大概和單眼的視覺範圍相近。
50mm 的鏡頭的透視和人類的視覺相近,透視感自然,比較不會容易出現短焦或者長焦的邊緣畸變,也不會出現長焦鏡頭容易出現的空間壓縮的情況。
而 50mm 鏡頭的光學結構相對簡單且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光學品質已經相當的高,可以輕鬆的製造出大光圈鏡頭,而且價格便宜,是初學者必備的鏡頭之一。
50mm 鏡頭由於介於廣角和中長焦之間,所以可以拍攝的題材相對來說也比較廣泛,既可以用來拍攝街頭,同樣也可以用來拍攝人像,但是對於需要捕捉廣闊空間的風景攝影來說,可能會沒那麼適用了。
而且 50mm 鏡頭可以做到大光圈,對於需要在夜晚拍照或者在弱光環境下拍照的人來說會很好用。
而三元鏡中的 24-70mm 鏡頭和標準鏡頭一樣,同樣也是一支百搭的鏡頭,既可以用來拍攝街頭,甚至是風景,也可以用來拍攝人像,因此這個焦段的鏡頭是用途最為廣泛的。
3)長焦鏡頭:體育攝影/野生動物攝影
Canon EF 200-400mm f/4L IS USM Extender 1.4x
以 135 全畫幅格式來說,超過 200mm 的鏡頭就都可以稱為長焦鏡頭,或者是遠攝鏡,特點就是和望遠鏡一樣,可以拍到很遠的地方的內容而保證畫質。常見的長焦鏡頭包括 200mm、300mm、400mm 甚至更高。
長焦鏡頭主要應用於體育攝影或者野生動物攝影或者。。。狗仔隊。。。這類需要距離主體很遠的題材,也因此長焦鏡頭相對來說會比較專業,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會使用。
雖然說每個焦段都有其最適合的題材,但是這卻並不是公理般的存在,任何鏡頭都可以拍攝任何題材的,只要你能夠控制的好,一樣也能拍出有創意的好照片。
說到這裡,很多攝友應該就理解了為何一隻定焦頭能玩三年了。。。可拍的東西太多。
6
「不能」拍的也可以嘗試
「不能」兩個字之所以加引號是因為所有題材都沒有指定應該用什麼鏡頭拍,只能說這些題材用某個焦段的鏡頭拍比較有優勢或者大眾審美普遍能接受。
比如上面說長焦鏡頭適合拍人像、體育攝影,廣角鏡頭適合拍風光、建築,但事實上,長焦頭也是非常適合拍風光的。
因為在拍攝戶外風光時,場景往往會比較空曠,用廣角頭容易出現沒有重點的情況,而用長焦頭就可以捕捉到大場景中的亮點,利用其壓縮空間的特性還能拍出形式美感很強的畫面。
再比如使用廣角鏡頭拍人像,利用近大遠小的特點拍出大長腿或者大頭照,合適的取景還能避免人物的畸變,表現更多的環境元素。
而這些都需要不斷的嘗試,而不是看別人長焦人像拍的好看就覺得廣角拍不出好看的人像,其實用廣角拍出的人像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相信看到這裡的攝友一定對自己手裡的鏡頭重新充滿期待,你還可以把發掘它更多的潛力,玩攝影玩的更盡興!
好機友攝影最新圖書推薦
※買不起,還看不起?哈蘇歷史上你應該知道的那些經典相機
※幫你和錯誤say goodbye!
TAG:好機友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