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發霉變質的食物對人體危害大,教你如何選購糧食

發霉變質的食物對人體危害大,教你如何選購糧食

選購糧食的識別要領

食入發霉變質的食物,對人體危害極大。糧食一旦發霉變質,其中蛋白質、脂肪、糖類已經分解,所含維生素、無機鹽也會遭破壞,而黴菌的代謝產物—黴菌毒素大量積聚。所以發現糧食無光澤並有氣味的變化時最好不買、不吃。在選購糧食時應注意如下幾個要領:

色 澤

各種糧食都有其固有的色澤,如果發生了霉變,首先會在色澤上發生變化。被不同的黴菌污染,糧食表面會出現不同的顏色:玉米、花生產生了黃曲霉菌後,表面或子粒破損處呈黃綠色;大米被青黴菌或某些黴菌污染後,表面變成黃色或黃褐色,無光澤,即平常所說的「黃變米」,也有時米粒表面呈花斑狀,顏色灰暗,變成「花斑米」,還有的米粒表面出現小黑點,多少不一;小麥易受鐮刀菌污染,出現麥粒顏色淺淡,有時略帶青色,表皮皺縮、乾癟、空心、無光澤、常有毛狀物,胚部常出現紅色。各種糧食食品被黴菌嚴重污染後會出現塊狀的五顏六色的霉斑。

氣 味

各種霉變糧食都會產生一些產不良氣味,即霉腐味。其氣味大小與霉變程度成正比。霉變嚴重的,一打開貯糧器皿就可聞到嗆人的霉味,「黃變米」的氣味不太明顯,但在蒸飯過程中蒸汽里也有霉味。霉變嚴重的小麥可聞到一股腥味。

味 道

糧食發生霉變,會失去原有的香味。如被黃曲霉菌污染的花生米,吃起來有一種苦澀味;霉變的米飯質地鬆散,咀嚼起來淡而無味。

如何識別糧食的質量

玉 米

優質玉米:具有各種玉米的正常顏色、色澤鮮艷、有光澤。顆粒飽滿完整、均勻一致、質地緊密、無雜質。具有玉米固有的氣味和滋味,味道微甜,無任何其他異味。次質玉米:顏色發暗、無光澤。顆粒飽滿度差,有破損粒、生芽粒、蟲蝕粒、未熟粒等,有雜質。微有異味。

劣質玉米:顏色灰暗無光澤,胚部有黃色或綠色、黑色的菌絲,有多量生芽粒、蟲蝕粒,或發霉變質,質地疏鬆。有毒味、腐敗變質或其他不良氣味,還有酸味、苦味、辛辣味等不良滋味。

大 米

優質大米:呈清白色或精白色,具有光澤,呈半透明狀。大小均勻、堅實豐滿、粒面光滑、完整,很少有碎米、爆腰(米粒上有裂紋)、腹白(米粒上乳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叫腹白,是由於稻穀未成熟,澱粉排列疏鬆,糊精較多而缺乏蛋白質造成的)、無蟲,不含雜質。具有正常的米香,且滋味微甜,無其他異味。

次質大米:呈白色或微淡黃色,透明度差或不透明。米粒大小不均,飽滿程度差,碎米較多,有爆腰和腹白粒,粒面發毛、生蟲、有雜質。無味或微有味。

劣質大米:霉變的米粒色澤差,表面呈綠色、黃色、灰暗色、黑色等。有結塊、發霉現象,表面可見黴菌絲,組織疏鬆。有霉變氣味、酸臭味、腐敗味及其他異味,還有酸味、苦味及其他不良滋味。

面 粉

優質麵粉:色澤呈白色或微黃色,不發暗,無雜質的顏色。呈細粉末狀,不含雜質,手指捻捏時無粗粒感,無蟲子和結塊,置手中緊捏後放開不成團。具有麵粉的正常氣味,無其他異味。味道可口、淡而微甜,沒有發酸、刺喉、發苦以及外來滋味。咀嚼時沒有砂聲。

次質麵粉:色澤暗淡。手捏時有粗粒感,生蟲或有雜質。淡而乏味,微有異味,咀嚼時有砂聲。

劣質麵粉:色澤呈灰色白或深黃色,發暗,色澤不均。麵粉吸潮後霉變,有結塊或手捏成團。有霉臭味、酸味、煤油味以及其他異味。細嚼有苦味、酸味、發甜,有刺喉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吾愛遊戲君 的精彩文章:

合理烹調的作用對平衡飲食的作用
一日三餐的重要性,不合理安排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TAG:吾愛遊戲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