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薦文 胡適逸事

薦文 胡適逸事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1] 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認識胡適,可以從「胡說」開始。胡適應邀到某大學講演,他引用孔子、孟子、孫中山的話,在黑板上寫:「孔說」、「孟說」、「孫說」。最後,他發表自己的意見時,黑板上的幾個字引得哄堂大笑,原來他寫的是———「胡說」。

民國學界流傳這樣一句話:我的朋友胡適之。這一方面顯示胡適名望之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胡適交友之廣,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車夫馬弁,與胡適同時代的其他學者無人可及。

有一個故事頗能說明問題:珍珠港事變前,芝加哥大學教授史密斯當選眾議員。時任駐美大使的胡適與此君曾有一飯之緣,得知消息後,便請他來中國駐美大使館用晚餐。史議員在赴宴的路上突然想起:還不知道主人叫什麼名字呢,這可如何是好﹖但轉念一想,只需按「大使」、「閣下」這樣稱呼,定沒錯。宴會散後,胡大使送客時免不了「歡迎到敝國旅遊」這樣的客氣話。「中國我是一定要去觀光的」史議員肯定地說,「我到貴國觀光,第一個要拜訪的便是我的朋友胡適博士,大使先生,胡適博士現在在什麼地方呀﹖」胡大使聽後哈哈大笑,說:「胡適就站在你的對面呵」賓主相擁大笑,盡歡而散。看來「我的朋友胡適之」在美國也是行得通的。

新文化運動中,胡適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他以創作許多白話詩歌實踐著自己的文學主張。胡適寫了首詩《朋友》,據說是我國第一首白話詩,發表於1917年2月號《新青年》雜誌上,詩題改為《蝴蝶》:「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這首詩意象清新,詩意淺露,在古詩今詩的交界處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所以後來胡適乾脆把他的白話新詩集命名為《嘗試集》,打響了中國白話文運動的「文化解放第一槍」。

胡適還寫過一首關於文字方面的白話打油詩:「文字沒有雅俗,卻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來同一字,聲音少許變了。並無雅俗可言,何必紛紛胡鬧﹖至於古人叫字,今人叫號;古人懸樑,今人上吊;古名雖未必佳,今名又何嘗少妙﹖至於古人乘輿,今人坐金轎;古人加冠束幘,今人但知戴帽;若必叫帽作巾,叫轎作輿,豈非張冠李戴,認虎作豹﹖」這樣深入淺出、詼諧幽默地介紹古今文字知識,將文言文與白話文對照,確實妙趣橫生。

1934年秋,胡適在北大講課時大講白話文的優點,那些醉心文言文的同學不免萌生了抵觸情緒。正當胡適講得得意時,一位同學突然站起來,聲色俱厲地提出抗議:「胡先生,難道說白話文就沒有缺點嗎﹖」胡適沖著他微笑著說:「沒有的。」那位同學更加激憤地反駁道:「白話文語言不精練,打電報用字多,花錢多。」胡適扶扶眼鏡柔聲道:「不一定吧前幾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給我打來電報,邀我去做行政院秘書,我不願從政,決定不去,為這件事我複電拒絕。複電是用白話寫的,看來也很省字省錢。請同學們根據我這一意願,用文言文編寫一則複電,看看究竟是白話文省,還是文言文省﹖」

幾分鐘過去,胡適讓同學們自動舉手,報告用字數目,然後從中挑選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電稿,電文是這樣寫的:「才學疏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胡適說,這12個字確實簡練。但我的白話電報卻只用了5個字:「幹不了,謝謝。」接著他解釋道:「幹不了」就含有才學疏淺,恐難勝任之意;「謝謝」既對友人費心介紹表示感謝又暗示拒絕之意。由此看來,語言的精練與否,不在白話與文言的差別,在於能否恰如其分地選用字詞。經過這一堂課,不少同學對胡適對白話文都有了好感。

「五四」前後,黃侃和胡適同在北大任教。黃竭力反對胡適的白話文運動。有一次,黃侃對胡適說:「你口口聲聲要推廣白話文,卻未必出於真心。」胡適不解其意,黃侃答道:「如果你身體力行的話,名字就不應叫胡適,應該叫『往哪裡去』才對。」胡適聽後一時語塞。

20世紀20年代上海泥城橋開了一間叫「四而樓」的酒館,很多人都不明白「四而」的意思,就去請教當時任上海公學校長的胡適。胡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親自前往四而樓小酌,尋機向主人探問究竟。主人說,樓名取自《三字經》的「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只不過圖個一本萬利的彩頭。胡幾欲暈倒。胡適當年曾感慨:中國有古訓「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應該再加一條「時髦不能跟」。

精彩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評萬象 的精彩文章:

久叩詩扉未得開,聊將明月置窗檯
戴林英:《丁酉詩詞選》

TAG:詩評萬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