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無奈
素質教育在中國已經喊了多年,但是並沒有全面鋪開。那些支持甚至勇於嘗試的教育工作者舉步維艱,而那些消極抵制的人也並沒有提出更合適的理由。不論隨大流也好,抑或形勢逼迫也好,應試教育依然我行我素。教育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在學校環境中,應試教育可歸結為成績,素質教育可歸結為成長。至少從公開展示的教育理念或學校文化中,很少有簡單聚焦於學習成績的,都是致力於全面發展的。一個典型口號是,「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社會上的培訓輔導班,其宣傳語不管明示還是暗示,都突出分數的意義,並強調了自身的優勢。請注意,這些民辦機構可是純粹的企業化運營,他們的所為正反映了市場的所求。
論說,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本來不該有太大的衝突。素質教育重視孩子全身心的發展,以便將來走好人生之路。應試教育以考試為目標,而考試是為了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態,督促其掌握科學知識,最終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而在現實中,素質教育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卻並沒有清晰的激勵機制。其原因也簡單,就是難以考核,難以比較。相反,應試教育就簡單的多,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更重要的是,社會的需求,最終反映在學校的教學中。
什麼是好學校?幾乎所有人都認同——升學率高的。大學的排名還有多種指標作參考,中小學的排名幾乎就是分數和升學率。這也難怪,因為學生的成績和學校直接關係到就業前景。既然社會是這樣看待學校的,學校又能怎樣呢?
事實上,大家都處於一種集體的困境中。學校與家庭都不希望孩子負擔過重,願意讓孩子過上童年、少年應該有的生活。這從中外教育的對比中,經常能看到。但是,在嚴峻的形勢下,考慮到孩子的前途,又不得不放下這些想法。
最後,在正式的學校教育中,還是要倡導成長,這也符合人們的本心。但市場化教育機構就直奔分數,顯然,這是所謂的「剛需」。
無論學校、家長、孩子,可以暫時屈從於現實,但是對素質教育應該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素質教育不只是說上去好聽那麼簡單。
素質教育關注的是人的需求的全面滿足,人的潛能的全面實現。這些光靠學習成績是不夠的,需要多方面的素養。如果暫時沒有太多的時間專門培養,至少要有這個意識,了解一些常識,因為這將伴隨著人的一生。
如果說,應試教育著眼於有個好學校、好工作、好收入,是在追求一種生活質量,那麼,素質教育關注生活本身、關注人的價值,是在追求一種生命質量。
如果一個人已經過上了高水平的生活,但卻從來沒有想過,「生活」是怎麼回事?自己從出生到現在走了這麼遠又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也有點遺憾。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想,那也沒什麼;有的人走了很遠,忽然意識到,不覺惘然若失;還有的人也曾試著想過,卻不曾想明白。事實上,經過訓練,普通人也可以培養出更加成熟科學的思維方式。
古代思想家管子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精神的需求也會上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或許會逐步體現出來。
TAG:人文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