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兵拼刺刀前,為何一定要先退子彈?

日本兵拼刺刀前,為何一定要先退子彈?

抗戰劇中總有這樣的場景,每當日本士兵遭遇白刃戰時,總會「笨拙」的先扳動槍栓退出武器中的子彈,然後才撕咬的向前沖。對此很多觀眾朋友認為日本兵這不是「傻」嗎?子彈可比刀的傷害力大。

然而日本兵是真的「傻」嗎?這對於能在二戰前期橫掃亞洲的日本步兵來說顯然不是。首先日本兵「退子彈」的時機並非決定白刃戰之後就立馬退子彈。

當其從所在戰壕爬出去衝鋒之時,依舊是邊跑邊射擊,他們需要靠著射擊儘可能的壓住對手衝鋒的勢頭,直到進入3米以內的「短兵相接」才會放棄子彈。

與此同時想要日本兵放棄子彈還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必須是數十人以上的「混戰」,而非一對一的「短兵相接」,至於為什麼?這就跟日本人的武器呈正相關。

二戰時期的日本步兵普遍標配的是「三八式步槍」即我們中國俗稱的「三八大蓋」,該槍在戰爭中的優勢很明顯,長達127.6厘米的槍身給予了子彈765 米/秒的初速以及約460米的有效射程。

與此同時長達797 毫米的槍管讓其擁有了超長的瞄準基線,如此一來「三八式步槍」的精準度在二戰時期的步槍中屬於遙遙領先者,讓日本士兵在陣地中能用極小的子彈消耗給予對手最大程度的傷害。

可見這把槍對於物資相對匱乏的日本來說可謂必備「良品」。然而俗話說世上絕無完美之物,「三八式步槍」相對其優勢而言缺陷也很突出,即傷害力相對較差。

可謂「成也蕭何敗蕭何」,因為「三八式步槍」的初速太快了,當其射出的子彈擊中目標的時候,往往是直接穿透目標,而非陷入肉中。如此一來當日本兵陷入白刃戰之時,近距離使用射擊往往就會誤傷自己人。

假如有日本兵硬要保持槍中有子彈,並時刻想著用子彈結束對手,那他在白刃戰之時,就必須將手指緊緊的扣在扳機之上,而這樣的直接結果就是這位日本兵根本無法全力使用刺刀突擊,甚至在跟對手的武器撞擊之時,槍極有可能被直接擊飛,瞬間成為對手的「刀下亡魂」。

與此同時槍身的客觀條件也無法滿足日本兵的近距離連續射擊,「三八式步槍」槍身長有127.6厘米,加裝刺刀後總長能達170厘米。如此快一人高的長度,在近距離搏鬥中不停的扭轉瞄準根本不現實,可能眼睛還未轉過神就魂歸地府了。

因而日本軍部在做了充分的數據對比之後,以「退出子彈的收穫比損失更大」為由建議士兵在近距離搏鬥之時放棄子彈,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戰友的一種責任。

配圖來源網路,沒發現版權申明,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

參看資料:日本人退彈拼刺刀 薩蘇 - 《青年博覽》 - 2008

日軍為何退子彈拼刺刀 《文史天地》 - 20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載譽 的精彩文章:

希特勒在敦刻爾克放過英法30萬大軍的3大主因
希特勒一生最對不起的好兄弟,希特勒不但背叛他,還將其殘忍殺害

TAG:袁載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