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表演不是科學實驗
下載App-博科園
蘋果系統:博科園
已可蘋果類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安卓系統:博科園
國內幾大應用市場均可搜索下載
微信公眾號:天文物理
(博科園附屬公眾號)
新浪微博@博科園
「天目識別」、「抖藥片」、「紙條懸人」,這些風靡一時的「特異功能」表演,一度讓大家信以為真。即使在簡單的科學實驗檢測中,這些特異功能者也可能露出馬腳。科學實驗永遠是戳穿騙局的利器!
什麼是科學實驗?科學實驗是人們的一種有目的實踐活動——一方面是為了檢驗迄今未知或未加解釋的新的科學事實;另一方面是為了驗證某一理論和假說是否符合大量可觀察到的事實。所以科學實驗既是發現科學真理的基礎,又是檢驗科學真理的唯一標準。
科學實驗具有三個特徵。第一,科學實驗是可以接受檢驗的。一個科學發現的原創成果一旦發表就要接受科學共同體的檢驗。第二,科學實驗是可以重複的。科學實驗是探求事物或現象間的因果聯繫,反映的是客觀事實。所以,無論是什麼人來做,都會重複做出相同的結果。第三,科學實驗方案的制定,實驗設計,實驗過程和手段,實驗結果的分析整理、評價、解釋等都是公開的。科學實驗不需要採取特殊的防範措施,而且非常歡迎科學共同體的參與。具備這些特徵的科學實驗正是我們手中戳穿形形色色騙局的利器。
」特異功能表演」不敢面對科學實驗
特異功能、偽氣功表演者都不接受真正的科學檢驗,他們以「表演」來冒充「實驗檢驗」。最鮮活的特異功能表演例子包括「天目識別」、「抖藥片」、「紙條懸人」、「耳朵認字」、「意念拔表」和「意念彎勺」等等,這些表演曾經在國內風行一時,但是表演者都不願接受科學實驗檢測。實際上,有些實驗非常簡單,例如針對「耳朵認字」的雙盲實驗,就是採用阻斷「偷看」的手法,把實驗者放在一個全黑的屋子裡,識別密封在信封里的字跡;又如抖藥片,就是把少數幾粒藥片編碼並燒結密封在透明的玻璃瓶子裡面,讓實驗者用意念把它抖出來。
然而,這些最簡單的科學實驗檢測,也可能讓這些特異功能者露出馬腳。因此,這樣的實驗均被「特異功能者」拒絕了。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這些特異功能表演不是科學實驗,也不能滿足科學實驗的特徵。而且他們的表演基本上是採用作弊、協同作弊,或久經訓練的猜中幾率和魔術手法的效果來創造「轟動效應」。這樣的表演是做給人看的,是為欺世盜名的。雖然他們也打著「實驗檢驗」的招牌,但這些聲稱和科學實驗毫無共同之處。一百次、一萬次的表演永遠不會成為科學事實,因此也就永遠和科學發現無緣。
群體誘發特異功能的表演
「人體特異功能」研究者用表演代替科學實驗。他們聲稱:「實驗結果表明人體特異功能是客觀存在的,人體特異功能現象是普遍的。」在本刊上期《眼見不一定為實》一文里,筆者已經把 「實驗結果表明人體特異功能是客觀存在的」這個結論,作了較詳細的分析。本文還是要用一些事實來揭示「人體特異功能」研究者是怎樣用表演來證實「人體特異功能現象是普遍的」。北京大學的陳守良、賀慕嚴等人於1980年發表了兩篇實驗報告——《特殊感應機能的普遍性問題》和《再論人體特殊感應機能的普遍性問題》。
他們聲稱「人體特異功能 」(他們稱之為特殊感應機能)是人具有的一種普遍性的潛能,並且這種潛能可以通過誘發被開發出來。陳守良、賀慕嚴等一些教師在1979年10月和12月間對未經挑選的40名兒童進行表演實驗,並最終得出了這一結論。筆者也曾經觀看過這個表演實驗。那是1980年的秋天,陳守良教授在一個房間里,對在北京大學自願參加的教師的孩子,大約30多名,進行了誘發特異功能的表演實驗。會場比較大,大約有四五十個人來看錶演,觀眾里有中科院院士汪德昭。
由於這個表演實驗是一個誘發特異功能的實驗。實驗一開始,陳教授就向觀眾交代了,這是一次檢驗「特異功能」普遍性的誘發實驗,這些孩子已經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實驗檢驗了。接著,陳教授比較詳細地向觀眾介紹過去的一段時間,對孩子進行實驗的情況和結果。並明確告訴大家:「用眼睛以外的其他人體器官辨認圖像,是一種帶有一定程度普遍性的特殊感應機能。」陳教授還告訴大家,通過對未經挑選的40名兒童所做誘發特異功能實驗表明,有16名兒童有特異功能,占被誘發兒童的35%。這個結論令人瞠目結舌。
在一番誘導性的開場白後,兒童們開始測試。這一次的特殊感應機能測試,主要是非視覺測試。跟我以往看到的情況一樣,會場很亂,毫無秩序,孩子們可以在會場內外隨便出入,測試的部位也可以任意選擇。我為了「求真」,依然是「盯」住一個小女孩,並要求她坐在我對面,為了能讓她放鬆,不斷地和她聊天,說一些鼓勵的話。小女孩也藉此不斷變換試樣位置,但我始終不放鬆對她「非視覺功能」的觀察。經過20多分鐘的測試,她始終都沒有「認」出來。她向我說明,「今天她的功能衰退了」,我對她的觀察隨即結束。
之後,我又關注一位非常活躍的小男孩,他自稱拿了一個封閉的試樣,但是他不斷地跑出會場之外,最後報出一個成功的結果,會場響起熱烈掌聲。此時,一位觀察者把這一結果拿到汪德昭院士面前,汪院士笑了笑,說:「好!好!」這一隨意的應答,竟被現場的主持人,宣布為汪德昭院士贊成人體特異功能研究。我看到汪院士當時的表情很無奈。這一手法,在當時宣傳人體特異功能輿論一邊倒的形勢下,被表演現場的主持人和媒體經常使用。這一次表演實驗的「成功率」究竟有多高,實驗的主持者並沒有向大家報告。但這次測試,確是證實「人體特異功能現象普遍性」的實驗之一。
然而,這個通過表演而得出的結論究竟是不是科學事實,是需要經過科學共同體的可重複性和可檢驗性檢驗的。可重複性和可檢驗性實驗應該滿足以下兩個原則:
可重複性原則。這包括三個方面的含意:一是原原本本地重複,即實驗者原原本本地重複原初實驗的實驗事實;二是效果重複,即實驗者驗證原初實驗的結果;三是建設性重複,即實驗者重新設計一套方法,對原初的實驗事實進行檢驗。
可檢驗性原則。也包括三個層次:觀察檢驗、實驗檢驗、邏輯檢驗。
為了驗證上述結論是否正確,蘭州大學的單嘉量和韓波合作,於1981年10月至12月,對蘭州市的五所小學的2832名少年兒童進行了32840個樣本量的大規模普查和誘發。其實驗方案、實驗過程、實驗數據的數學處理,都是在總結了他們自己和北京大學陳守良、賀慕嚴等實驗的基礎上設計的。實驗者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在我們所實驗的2832名少年兒童中,無一人具有非視覺器官辨認圖像的特異功能者,因而,非視覺器官辨認圖像的機能『帶有一定的普遍性的結論』,是沒有嚴格的實驗根據的。」所以陳守良、賀慕嚴等人體特異功能研究組的所謂「人體特異功能現象是普遍性」的表演實驗,都經不起可重複性和可檢驗性實驗檢驗,其所聲稱的結論,也是站不住腳的。
但是,人體特異功能研究者,對於懷疑論者的觀點和實驗,總是抱有偏見和「敵意」。認為懷疑論者都是一些心胸狹窄、思想保守、禁錮思維的人,於是就對持懷疑態度的研究者,用非科學的態度,加上種種緊箍咒。諸如,「心不誠」、「山羊受試者」、「具有干擾功能」等等,這些說法,實際上是抵禦科學規範的遁詞。譬如「誠則靈」並不是科學的範疇,它是違背科學原則的。
首先「心誠則靈」是抵禦科學檢驗的護身符。把任何表演的失敗歸因於測試者心不誠或歸屬觀看錶演的人中對特異功能有干擾。如果一用科學實驗的程序來檢驗,就說這些程序干擾了特異功能。如此推理下去,永遠不可能對特異功能、偽氣功進行檢驗。
其次「心誠則靈」是拒絕科學判據的借口。他們要求實驗者和特異功能人和氣功大師之間,必須保持著非常強烈的、非常信賴的情感聯繫,以此拒絕批判性檢驗,使科學的自校正方法失效。
再次「心誠則靈」不是知識體系而是信仰體系。
另外「心誠則靈」是「造神」的精神支柱,其目的就是為了「造神」,愚弄百姓和造就信仰大軍。
美國傑出的科學教育家戴維斯曾精闢地指出一個真正的科學家所應具備的品格:在新的證據出現時,樂於改變自己的觀點;具有根據事實作出基本判斷的習慣;毫無偏見地探索完整的真理
作者:申振鈺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文中圖片來源與網路。授權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科學探索中心(cfi-china)
其它內容請(微信公眾號:博科園)回復:更多
即可獲得你不曾看過的精彩內容
於本文末留言評論、建議、發表觀點等
安卓+iOS App:博科園
點擊原文閱讀進入看博科園-App邀請函
TAG:宇宙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