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千年雄關——蒲津關

千年雄關——蒲津關

提起關中與東部地區的交通,人們很容易聯想起著名的潼關天險。其實,在古代,關中東部還有一座非常重要的關口,它扼守著關中與今山西直至河北一帶的交通幹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這就是千年雄關——蒲津關。

1

蒲津關的位置及其興廢

古蒲津關位於今陝西省大荔縣朝邑鎮(原為朝邑縣,1958年並人大荔縣)東黃河西岸,與山西永濟市蒲州鎮隔河相望,扼黃河蒲津渡口,為關中與山西之間的重要通道。今天,如果人們去山西永濟蒲州鎮旅遊,就會看到矗立在黃河岸邊的四尊大鐵牛和四個高大的鐵人,很多遊客不知它們的用途和來歷,其實它們是唐代蒲津浮橋的遺物,此處便是古代著名的蒲津渡的所在地。

蒲津關最早設置於戰國初期。當時,今大荔及永濟一帶同為魏國所有,魏國置關於蒲津,以稽查行人,保衛邊地。後來,秦國經過長期的戰爭,奪占魏國河西(即今大荔一帶)及今晉西南之地,迫使魏將國都由安邑(今山西夏縣)東遷大梁(今河南開封)。到了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國開始在蒲津設置河橋,以便利人員物資的通行,鞏固所佔領土,並為以後秦的繼續東進創造有利的條件。這應該是蒲津上最早架設的橋樑。秦漢時,蒲津關亦名臨晉關,為京師與今華北地區的交通要道。

東、西魏對峙時,高歡兩度率大軍攻打西魏的關中,曾在蒲津架設浮橋,以利於大軍通行,並築城防守,恃為險要。

隋代建都長安,在蒲津架橋以溝通關中與河東、河北地區,河北諸州租調轉輸關中即取道蒲津。為了守衛河橋,隋朝繼西魏之後,還於河橋所在的河中沙洲上建築中潬城,駐兵防守。

唐代為了拱衛京師,在關中周圍設置了六座上關,蒲津關即是其一,可見其在當時的重要性。唐玄宗、宰相張九齡、徐安貞均有詠誦蒲津關的詩句。其中,徐安貞的《奉和聖制早度蒲津關》日: 「仙掌臨秦甸,虹橋辟晉關。兩都分地險,一曲度河灣」。由於蒲津河橋為木樁笮索,時間長了就會腐朽,必須定期更換,費用頗大,且不安全。唐開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命兵部尚書張說主持對河橋進行改造加固。此次改建,於蒲津兩岸各開一門,易笮索為鐵鏈,改木樁為鐵牛,共「鑄八牛,牛有一人策之,牛下有山,皆鐵也,夾岸以維浮梁」 (此即我們今天看到的黃河鐵牛和鐵人)。橋成,張說奉命刻石為頌,其《蒲津橋贊》日: 「隔秦稱塞,臨晉名關。關西之要衝,河東之輻湊,必由是也」。唐末來華求法的日本僧人圓仁和尚在其行記中也曾記載了蒲津浮橋和蒲津關的盛況。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行幸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蒲州鎮)祭祀汾陰后土,途經蒲津關,將其改為大慶關,以資慶賀。

金元之際,浮橋毀於戰火,然而關城還在,該地仍為陝西、山西間黃河上的重要渡口。

明置巡檢司於大慶關,清代朝邑縣主簿亦駐此。1929年馮玉祥督陝時,為加強對三河口一帶的管轄,曾分朝邑、華陰兩縣地置平民縣(1950年併入朝邑縣),縣治即在大慶關。上世紀50年代修三門峽水庫,大慶關徹底荒廢。

由於蒲津關連結關中與河東(山西).我們在論述其在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之前,先簡要地分析一下關中與山西地區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

2

關中在歷史上之地位

關中位於秦嶺與陝北黃土高原之間,因處於四關之中而得名,即東有函谷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因秦興起於此,故又稱為秦川。

關中不僅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內部平原廣布,土壤肥沃(在《尚書·禹貢》中將天下土壤分為九等,關中為上上等),資源豐富,號稱「陸海」、 「天府」。由於開發歷史悠久,再加上鄭國渠、白渠等灌溉設施,使得關中很早就成為農業經濟發達之區。漢代的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就指出: 「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此外,由於關中地近西戎,民風剽悍,習於戰陣,故為兵源之所在。

關中的這樣一種獨特的優勢,使得它特別適合作為國都,故「關中自古帝王都」,從西周開始,歷經秦、西漢直至隋唐,關中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的地區。

早在西漢初年劉邦選擇定都地的時候,他手下的大臣婁敬和張良都曾反覆強調關中的這種優勢。婁敬認為「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人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溢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來自www.Lw5U.com]也」。要求劉邦放棄洛陽,定都關中。劉邦猶豫不決,問及張良。張良日: 「夫關中觳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認為婁敬的意見是正確的。最終,劉邦接受了他們的建議,遂奠定了關中的千年帝業。

唐代以後,關中雖然再也沒有作為都城(其實,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均曾有過建都長安的想法,說明關中的地緣優勢對統治者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其地位仍然十分重要。作為控制西北及西南地區的戰略據點,在各個王朝的政治布局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

山西(河東)在歷史上之地位

從地理環境上講,山西也為形勝之區,其總的地形特點是兩山夾一谷。兩山,即東面的太行山和西面的呂梁山。此外,山西的南部邊緣還分布著一條東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脈,即中條山。山西的西部和南部,於呂梁山與中條山之外又環繞以黃河,顧祖禹所謂「表裡山河,稱為完固……因勢乘便,可以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也」。太行山將山西與河北平原分隔開來,呂梁山與黃河則將山西與陝西區分開。所謂一谷,即貫穿山西南北的串珠狀系列盆地,主體為汾河谷地,土地肥美,且有灌溉之利,適合農耕,為山西之糧倉所在。

山西高原像一個巨大的楔子,楔入關中與河北之間,面向中原。起於關中的勢力,要想兼并河北地區,統一北方,進而統一天下,必須首先取得對山西的控制權,否則不可能打開局面。因為自關中東出之路不外三條:蒲津、潼關和武關,其中經由潼關、蒲津的路線處在山西的監控之下;而山西東側太行山脈又為河北的西部屏障,只有控制了太行山間的幾個河谷通道,才可以順勢而下,直指河北平原。春秋時,秦穆公勵精圖治,實力強勁,力圖東出函谷關,爭霸中原,然而一直阻於晉國,一敗再敗,特別是崤之戰全軍覆滅,損失慘重,不得已才轉往西方,獨霸西戎。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戰國中期。後來,秦孝公接受了商鞅的建議,不斷出擊佔據山西南部的魏國,經過長期的戰爭,終於迫使魏國遷都大梁,盡佔山西之地,後來秦才可以消滅六國、統一天下。由此也可以看出山西對於關中勢力的制約作用之大。

對於關中,以守而言,控制山西,足以保障其側翼的安全,因為山西西側呂梁山、中條山與黃河一道構成關中的東部屏障。任何勢力想要越過這道屏障,都是很不容易的。

山西兩山之間的狹長谷地,既是農業發達的富庶之區,又是南北來往的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往往成為北方少數民族和割據勢力南下的走廊。在以關中為統治中心的朝代如秦、西漢、隋、唐,由於陝北黃土高原崎嶇難行,故雖距關中較近,匈奴、鮮卑、突厥等大都取道山西南下,再由蒲津或龍門折而向西。而在以洛陽為都的時期,如果從該走廊南下,渡過黃河,就可以直達洛陽。因此,為了阻擋少數民族南下,山西北部的雁門關就顯得非常關鍵,而位於該走廊上的太原城(也稱并州、晉陽)也成為鎮撫北方的軍事重鎮,隋朝在其地置太原留守,唐建為北都。

至於本身就是起自山西的勢力,則更能利用山西獨特的地理條件,縱橫四齣,或統一北方,如拓跋魏以及五代時的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等;或割據稱雄,如北漢劉崇。地位,故連結兩地的蒲津關也就非同尋常,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當然,要論述蒲津關的戰略意義,就必須與其兩側的兩座名城同州和蒲州聯繫起來考慮。

蒲津關西側數十里即為同州(即今大荔縣城)。其地本為戎人之大荔王城,戰國時為秦國所獲,更名臨晉縣。秦漢時為京畿重地,屬內史、左馮翊管轄。魏晉時,為馮翊郡治所。西魏時改為同州,隋唐宋元明清因之。西魏、北周直至隋唐均以長安為都,故同州的地位極為緊要。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曾以秦王李世民鎮守,足見對其地的重視。

從蒲津關渡河即為蒲州城(今山西永濟蒲州鎮)。蒲州古稱蒲坂,相傳為舜都,秦漢時為河東郡治所。北周時改為蒲州。唐代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故於開元八年(720年)置為中都,升為河中府(同年罷),為所謂「六雄」、「四輔」之一。顏真卿在《蒲州刺史謝上表》中言: 「此州之地,堯舜所都,表裡山河,古稱天險……扼秦、晉之喉,撫幽、並之背」。唐德宗大曆初年,宰相元載又提議建中都,認為河中「有羊腸、底柱之險,濁河、孟門之限,以轘轅為襟帶,與關中相表裡,劉敬所謂『扼天下之吭而撫其背』,即此之謂……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黃河北來,太華南倚,總水陸之形勝,郁關河之氣色」。宋以後,或為河中府,或置蒲州,地位仍然不可輕視。

蒲津橋、蒲津關與兩側的同州和蒲州一起,構成了一組戰略意義極為重大的要地,為天下樞紐之——O

對於關中勢力來說,首先,它是東出山西、進而奪取天下的重要通道。

楚漢之際,劉邦略定三秦,然後率兵東進,以爭天下。漢王二年(前205年),劉邦自臨晉關(即蒲津關)渡河,降魏王豹,復進兵河內(今河南省泌陽縣一帶),俘虜殷王日J,取得了出關爭奪天下的第一步勝利。東西魏對峙時,雙方在關中東部、山西南部一帶展開拉鋸戰,直到西魏大統三年(537年),東魏秦州(治蒲坂)守將獻城投降西魏,宇文泰才據有蒲坂。此後,蒲坂便成為宇文泰攻略東魏山西地區的一個前進基地,西魏由此屢屢東出,將戰略守勢變為攻勢。到周武帝宇文邕時,終於滅掉北齊,統一長江以北之地。

其次,蒲津關與同、蒲二州也是保衛關中、阻擋山西勢力進入的重要門戶。

西晉末年,匈奴貴族劉淵在離石起兵,建立劉漢政權,進據平陽(今山西臨汾),不斷遣兵南略。此時,蒲坂尚為西晉所守,所以關中還未受侵擾。永嘉末年,西晉蒲坂守將趙染率眾降漢,漢主劉聰遂遣大將劉曜等與趙染由蒲坂攻關中,鎮守關中的晉南陽王司馬模投降,關中遂為匈奴劉漢所[來自wwW.Lw5u.coM]據。因此可以說晉亡關中,由於失蒲坂。又據《E史》記載,字文泰輔政西魏時,多居同州,就是考慮到其地控關河之會,若北齊進犯,便於應接。唐代名將李晟也曾日: 「河中抵京師三百里,同州制其沖」。

而對於山西勢力而言,蒲津關首先是其西人關中的一個跳板。

從中原方向來看,如果說潼關是關中的正門的話,那麼蒲津關就是關中的側門。潼關依託崤函,地形險要,易於固守,而蒲津關東西兩側卻地勢開闊,平夷無險,除非平素經營已久,否則不易固守。東西方對峙,往往膠著於潼關,此時,東部的勢力便可從蒲津關找到突破口。從蒲津渡河,已出潼關之後,從而使潼關處於無用之地。

東漢末年,馬超、韓遂割據關中。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率軍西征,與韓遂、馬超對峙於潼關,不得要領。徐晃對曹操日: 「公盛兵於此,而賊不復別守蒲阪,知其無謀也。今假臣精兵渡蒲阪津,為軍先置,以截其里,賊可擒也。」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議,一面繼續與潼關之敵正面相持,一面暗地裡派遣徐晃等從蒲津渡河,據河西為營。接著,曹操率大軍亦自蒲阪渡河,遂大破韓遂、馬超,關中平定。北魏孝昌三年(527年),雍州刺史蕭寶寅據關中作亂,尚書僕射長孫稚等奉命征討,至弘農,行台左丞楊侃對稚日: 「昔魏武與韓遂、馬超挾關為壘,勝負之理,久而無決。豈才雄相類,算略抗行,當以河山險阻,難用智力。今賊守潼關,全據形勝,縱曹操更出,亦無所騁奇。必須北取蒲坂,飛棹西岸,置兵死地,人有斗心,華州(北魏置,即今大荔)之圍可不戰而解,潼關之賊必望風潰散。諸處既平,長安自克。」長孫稚從之,蕭寶寅遂平。據《資治通鑒》記載,隋末李淵父子從太原起兵後,也是由於蒲津守將的不戰而降,才得以順利自蒲津渡河,佔據關中。

其次,蒲津關又是阻塞關中勢力東進、確保山西的屏障。

據《史記》與《漢書》所載,楚漢相爭期間,劉邦自彭城敗歸,魏王豹復叛,劉邦派遣韓信率軍討伐。當時魏王豹陳重兵於蒲坂,阻塞了蒲津渡口。韓信無法渡河,只好在蒲津布設渡船以為疑兵,而在蒲津上游偷渡,才佔據魏都安邑,俘魏王豹,平定河東。

西魏時,宇文泰屢次征討東魏,不能得志,就是因為蒲坂控制在東魏高歡手中,西魏軍隊在河東無法立足。

由此可見,蒲津關對關中和山西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無論從攻還是守的方面來說,雙方都必須加強對該地的掌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海濱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有才無德的四大名人
新四軍在抗戰中過的十個不尋常的新年!

TAG:周海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