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秀才的待遇真是讓人羨慕,康熙的寵臣居然只是一位秀才

古代秀才的待遇真是讓人羨慕,康熙的寵臣居然只是一位秀才

提起秀才,很多人都會想起「窮酸秀才」這個歷來被人熟知的辭彙,那秀才真的很差勁嗎?其實古代秀才的待遇好著呢,真是令現代人羨慕嫉妒恨。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現代也比喻知識量豐富的人。古代的讀書人只有經過艱難的縣試、府試和院試,才能成為秀才。秀才又叫生員,意思是國家承認的學生。讀書人之所以努力考取秀才,一是為了繼續通過科舉考試,沿著秀才——舉人——進士的路線步步高升,二是因為秀才本身已不同於平民,能夠享受到特定的待遇(畢竟人家也經過那麼多考試,國家給點特權是正常的)。

政治待遇

古時候,一般人見了知縣是要下跪的,不管你是地主還是富商,到了公堂,第一個動作就得下跪,而秀才見到知縣是不必下跪的,可以自稱生員,甚至有時還有座位坐,你想想旁邊人齊刷刷跪在地上,而如果你是秀才,站在那鶴立雞群,多牛逼啊。有事的時候還可以直接去面見縣太爺。秀才如果一旦惹上官司,官府也不能隨便對秀才用刑。普通人要是犯了法,拖到公堂上,不管三七二十一,衙役們打一頓再說,即使你有錢又怎樣,但是秀才就不一樣,衙役們可不敢對秀才動手。古代民間的房屋建築風俗理念認為,居民各家的房屋高度必須相同,不可高出四鄰,高出四鄰者在風水上獲利有害於四鄰,古時常因此而引發鄰里糾紛。但是,如果某戶人家有人考中了秀才,那麼,他家的房屋便可以比別人家高出三寸,這三寸的高度成為了秀才為其家族光耀門楣的具體表現。在衣著上,秀才穿藍袍,頭上戴一頂方巾,這藍袍方巾是秀才身份的標誌,彷彿今天的特種行業的制服。藍袍緣以青邊,故古時稱秀才或讀書人為方巾、青衿或青衫。青衫儒雅,風度翩翩,秀才所到之處,氣質和身份都昭然,人人見了都尊重三分,而老百姓是不敢這麼穿的。

呂秀才劇照

經濟待遇及前途

秀才人家可按朝廷規定免除部分地丁錢糧甚至差賦徭役。古代老百姓都必須得按時交公糧,服徭役的,而秀才是可以減免的。在古代糧食是多麼重要,能減免那是多大的實惠,而且服徭役時大家都幹得累死累活的,而你們家卻可以在大樹下優哉游哉地喝茶。另外秀才也分為三等,一等為廩膳生員,簡稱廩生,還可以享受官府的生活補貼,每年能得到國庫支付的「廩餼銀」(生活費)四兩。二等為增廣生員,簡稱增生。三等為附學生員,簡稱附生。最後,在現實生活中,秀才如果想找工作謀出路,那也是牛逼的很。雖然不能當官,但是地方衙門的小吏,朝廷大員的幕僚,自然是優先安排秀才擔任,油水可不少。再次,也能開館授徒或者給人家有錢人當個私塾先生,俸祿也不少。最次還可以學醫,算命打卦,俗話說的好,秀才學醫,籠中捉雞。知識分子改行當個大夫那不是小菜一碟。算命打卦也不在話下,知識分子,有點文化底子,說起卦來那也是頭頭是道,忽悠人家不識字的老百姓還不簡單。其中最著名的秀才就是康熙的寵臣高士奇。高士奇從一名普通秀才成為康熙近臣,也是從著名大臣明珠的幕僚做起的。《清史稿·高士奇傳》就記載高士奇傳奇的一生。錢塘籍補杭州府學生員出身,也就是一名普通秀才,後隨父親到北京遊學,但不久父親就病故了,於是貧窮無所依的高士奇只得賣文為生。後來他又找到了一份工作,那就是在大學士明珠府上一個家臣家裡教書。一日,明珠遇到急事,需要立即發出幾封信,自己來不及寫,身邊也沒有合適的寫手。那個家臣看到主子如此焦急,於是就把自己家的塾師高士奇推薦過來。沒想到,明珠簡單交代幾句,高士奇就能一揮而就,而且書法一流,堪稱大家!明珠有識人之明,立即把高士奇留在府中,作為自己的秘書任用。後來,明珠在把高士奇推薦給了康熙,才有了高士奇成為天子近臣的傳奇。康熙皇帝自從認識了高士奇,就對之有種離不開的需要,康熙十一年,皇帝東巡,高士奇就奉旨隨駕。後一路平步青雲,從詹事府錄事到中書舍人,又入南書房,官不大但全都是天子近臣的活。康熙還賜他「忠孝節義」御篇一幅。病故後,康熙更是親制悼詞,並御書悼聯:「勉學承先志,存誠報國思。」並賜謚號文恪(帶文字的謚號可不是一般人能享有的),這是多大的寵信啊,可以稱得上是秀才中的傳奇了。高士奇能夠成為天子近臣也離不開他的秀才出身。

高士奇畫像

另外秀才還有行動自由的特權。在古代,特別是明清兩代,有嚴格的保甲制度,普通老百姓可沒有機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超過百里就得到里正那裡去開「路引」,還得寫明去哪裡,大概多少路,得多久回來,通過審核了才行。要不然,可是犯法的。而秀才卻能想到哪就到哪,沒人敢管,可以隨便遊學,還可以免費住在官方的書院里。

古時候,老百姓主要靠地方的紳士、宗族制度來維持秩序,人民內部的矛盾由這些有德望的人出面往往就可以得到令人滿意的調解。在這種士紳自治的體制中,秀才們自然成了紳士們的主力,有著超然的待遇也是可以理解的,這不也正是古代政府和人民尊重知識的體現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光荏苒 的精彩文章:

同樣面對荷蘭的挑釁:崇禎嚴令懲荷,乾隆卻概不聞問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屢敗屢戰白頭壯志真英雄也

TAG:史光荏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