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喝茶去,從西湖喝到安溪

喝茶去,從西湖喝到安溪

很多人來杭州,是來喝茶的,很多人去安溪,是去喝茶的,而我從杭州到安溪,不喝茶,還能幹什麼呢?不過是換一種茶喝喝。

此前,我從未寫過關於喝茶的文字,那些關於喝茶的文字,不是哲理,就是人生,都太有文化了,讓我感到害怕。喝茶如果分級,我大概就是草根那一級吧,我不懂茶,我不敢說飲,我只敢說喝,每天都喝。每天醒來,我第一件事就是喝茶,不喝上兩大杯,我就醒不過來,每天睡前,我也要喝幾口,不然,就睡不著覺。這習慣已經有三十餘年了,每天,我醒來似乎就是為了喝茶,然後喝,繼續喝,然後又在茶水裡睡去。據說,人體成分百分之七十是水,那麼我身上那百分之七十應該是茶水,如果茶水就是文化,那我大抵也可以算個文化人了。

我通常喝的是綠茶,好像浙江人大多都喝綠茶,可能「西湖龍井」就是綠茶的緣故吧,就像安溪人都喝「鐵觀音」,或者倒過來說,因為浙江人好綠茶,所以「西湖龍井」才是綠茶。綠茶,曾經是茶的正宗吧,我以前看過幾本茶史,茶與詩之類的閑書,好像歷史上也是以綠茶為尊。綠茶清淡悠遠,有虛無感,所謂「茶禪一味」,指的應該是綠茶吧。禪,體驗的似乎也是人的虛無感,具體到味覺,追求的大概是無味吧,至於茶的香,茶的甘,茶的醇,這些觸動味覺的東西,都會勾起人的慾望的,在通往「禪」的路上是應該排斥的。

近些年,綠茶的地位好像沒那麼高了,據說綠茶性寒,傷胃,很多人不宜,還有很多人只宜在陽氣足的午前喝綠茶,午後至晚上則宜喝普洱和紅茶,養胃。就是說,大家喝茶,目的是養胃,而不是養禪,禪遠沒有胃重要。現在,市場也是朝著養胃的方向走的,所以普洱動輒幾萬幾十萬一斤,大紅袍幾萬幾十萬一斤,鐵觀音也幾萬幾十萬一斤,而綠茶在市場上反而平常了,名貴如西湖龍井,也不過三五千一斤。前幾年,龍井好像不甘寂寞,也想跟普洱比比價格,龍井村裡那十八棵乾隆皇帝敕封過的御茶,十九萬元一斤。這消息我在媒體上見過,也不知有沒有人買,反正是沒有下文了。此後,西湖龍井再也沒有用價格表達過自身的尊貴,還是三五千元一斤,差一點的幾百元不等。

幸好綠茶淪為平民,我還可以繼續喝,我一天從早到晚,換三五遍茶葉,幾十年了,日日如此,從沒傷過胃,不知道是我的胃賤,傷不了,還是綠茶其實並不傷胃,總之,我喝茶,跟胃沒太大關係,我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需要茶,就像喜歡一個人,不需要理由。

兩個月前,我的同學北北說,空不,空就來安溪喝茶。於是我就來安溪了。安溪是鐵觀音的原產地,我也是知道的,之前我並沒有對鐵觀音的名稱產生疑問,但從去安溪的路上直到現在,我一直在跟鐵觀音較勁,不解這茶葉怎麼會叫「鐵觀音」。茶與佛教相關,叫觀音什麼的還可以理解,但叫鐵觀音也太唐突了,我查了查資料,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此茶甚好,進貢給乾隆皇帝,名字系乾隆所賜。又是乾隆,不可信。另一種解釋是觀音菩薩託夢,觀音說,南方有嘉木,此間有好茶,我幫你找。但是,但是,福建人幹嘛要在那麼慈悲的觀音前面加個鐵字呢?用鐵來形容觀音,觀音會高興嗎?這會我又想起福建的另一名茶大紅袍,聽起來更不像是茶葉,原來福建人命名就是這麼任性,天馬行空的。

到了安溪,我才發覺福建人好茶好像比浙江人更甚,浙江人喝綠茶,福建人喝烏龍,兩種茶雖然都叫茶,其實大不相同,是兩種人生。綠茶工藝簡單,喝也方便,烏龍工藝繁複,喝也繁複。譬如我喝綠茶,只需一玻璃杯,然後默默看著茶葉在沸水裡醒來,緩慢地一根一根地站起來,那茶杯確實就有了山水意境,就重現了一個小小的春天。綠茶有形有色,只能泡在玻璃杯里,若是將它悶在紫砂之類的壺裡,它立刻就萎了,口感也是渾的,壺再名貴也不行。而鐵觀音泡在玻璃杯里,我也試過,口感也不行,它必得泡滿一壺,悶在裡面,才能逼出它的香味和回甘。茶確實有很多種可能性,綠茶大概是它的本性吧,而烏龍則近乎人的想像和虛構,它的製作工藝太複雜了,居然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殺青、揉、捻,把它弄得面目全非,然後又有一道工序叫搖醒,苦盡甘來?我不知道搖醒最終對茶葉意味著什麼。

喝綠茶,是一個人的事情,是孤獨的;喝鐵觀音,一個人抱著一把壺,好像就沒意思了。在安溪,房間里就備著鐵觀音和整套茶具,但是我沒有動過,我們不約而同地去賓館一樓的一間茶室,這是一間精緻的茶室,上書「茶禪一味」,原木長桌,有美女茶藝師表演茶藝。一坐下來,一種強烈的儀式感就來了,緊接著,身份感也來了,人模狗樣地頓覺人生莊嚴。在安溪那幾天,我們每天晚上都聚在此間茶室,喝茶聊天看美女,把架上幾千幾萬十幾萬價格不等的茶葉都喝了一遍兩遍,我原以為是活動主辦方埋單的,正準備讚美一下主辦方,但北北笑笑說,來這兒喝茶是免費的,你若買茶葉才需要付費。我不可思議地看著北北,覺著這真是一間有禪意的茶室,我們一直在白喝。

來安溪,當然還得去看一看茶王,茶王指人也指樹,茶樹就是觀音託夢的那棵,鐵觀音是扦插培育的,據說所有的茶樹都來自那棵母樹,我們要看的這棵母樹大概就相當於神話中的女媧。母樹在一個叫打石坑的地方,名字很鄉氣,離縣城很遠,我們翻山越嶺,總算到了一處山坡,眼前的母樹在一道細小的溪澗旁,是從岩石的縫隙間長出來的,矮矮瘦瘦的一蓬,看不出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樹齡。這確實就是鐵觀音的母樹了,這樣一棵不起眼的母樹,我覺著真不容易,人確實不好找,確實需要觀音菩薩幫忙,那個觀音託夢的傳說還是蠻真實的。

最初,觀音託夢的那個人姓魏,應該就是鐵觀音的創始人吧。現在的茶王也姓魏,從姓氏看,好像是世襲的。茶王看上去只是個普通的茶農而已,住的也只是一間有點破敗的老屋,但茶王是鐵觀音這種複雜工藝的傳承人,他的茶采自那棵母樹,一斤十八萬元。見我們遠道而來,他把十八萬元一斤的茶葉泡了我們喝,又每人送一包,我們十幾號人,我算算,轉眼間近十萬元就沒了。我直為茶王感到心疼,說真的,像我等並不懂茶的人,沒必要送那麼貴的茶葉。我真的不懂茶葉為什麼越老越好,我還嘴貧,開玩笑說,不是說從來佳茗似佳人,佳人也是越老越好嗎?

上個月,幾個老友在賓館,我忽然想起包里還有一包茶王的茶,我狠狠吹了一通牛,然後泡了大家喝,好像茶不是茶王做的,而是我做的。朋友說,確實好,真好。我也突然覺著,我終於有點懂茶了,母樹確實與眾不同,好,真的好。

隔天,我在包里意外發現,茶王送的那包茶還在,我拿錯了,我給朋友喝的只是一包很普通的鐵觀音。

本文刊2018年3月21日《文匯報 筆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如何在「家裡」自製白茶?制茶過程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茶多酚對人體的功效 具有哪些保健作用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