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各行其是,為什麼北洋海軍成軍後清廷不再給予財政支持

各行其是,為什麼北洋海軍成軍後清廷不再給予財政支持

特約作者:路過蜻蜓

就在日本方面以中國為假想敵,節省宮中費用,撥內帑以為造艦經費的時候,我國北洋海軍成軍後,便進入了停滯的階段,從此不再添置一艘軍艦,也未更新一門火炮。


1.修建頤和園工程挪用的海防經費可以購買兩支北洋艦隊

醇親王奕最知道慈禧好享樂,喜歡排場,到了窮奢極欲的地步,他一味地逢迎之。慈禧於1885年6月發布懿旨,提出修京城三海,轉年又要興修頤和園,由奕環出頭辦理。

十三前年,奕環和他六哥奕沂曾竭力反對同治皇帝修復圓明園,差點沒把同治帝氣瘋。此一時彼一時也,奕環為投其所好,大力鼓吹修園子。花巨資修建皇家園林,為了掩人耳目,奕環把擴建頤和園的昆明湖說成為操練水師所用。

美麗的頤和園,來自北洋水師的經費

1889年,朝廷來個假戲真做,命李鴻章調北洋水師和水師學堂的數千官兵、學員至昆明湖接受慈禧太后的檢閱。水兵們開著充當軍艦的小火輪,在視作「大海」的昆明湖上轉悠幾圈,讓世人瞧瞧修頤和園挪用海軍的軍費,確實用在海軍操練上,沒光用於慈禧的獨家享樂。掩耳盜鈴的法兒使絕了,簡直匪夷所思!

據不完全統計,迄於甲午戰爭,頤和園工程挪用的海防經費約為庫平銀860萬兩,另外三海工程挪用的海軍經費也有約庫平銀440萬兩。兩項合計,達1300萬兩之多。當時,北洋海軍的主力是購自英、德的7艘戰艦,共花銀778萬兩。如果能將園工用款用於購置新艦的話,那麼,差不多可以再增添兩支原有規模的北洋艦隊,甲午戰爭的結局必定會全然改觀了。

北洋軍艦


清朝自對太平天國用兵後,地方督撫多由漢員擔任,日漸坐大。李鴻章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集外交、軍事大權於一身,頗遭人忌。慈禧重用他,貌似信任,實則時時施展手段將其掌控在手。

《北洋海軍章程》的《鈴制》章規定:「北洋海軍提督有統領全軍之權,凡北洋兵船無論遠近均歸調度,仍統受北洋大臣節制調遣。」這樣,李鴻章既統淮軍,又統海軍,幾成為全國最高的軍事統帥。對此,清廷不能不有所顧忌,所以對於加強北洋海軍並不積極從事。

1891年五六月間,李鴻章出海校閱北洋海軍,未免志得意滿,先後兩次奏聞朝廷,一則稱北洋海軍成軍後各艦「堪備戰陣」,一則稱「但就渤海門戶而論,已有深固不搖之勢」。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當他還在校閱期間,戶部卻上體慈禧之意,以「部庫空虛,海疆無事」為由,奏明停購船械兩年,這就徹底否決了北洋海軍添購新艦之議。

李鴻章的權力讓朝廷所忌憚

歷史就是這樣,各種複雜因素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令人唏噓不已的圖景。


致命的失誤-談判底牌的喪失與《馬關條約》的簽訂

對甲午戰爭的反思與探尋-李鴻章1896年的歐美之行

甲午海戰中,北洋海軍的失敗是由於丁汝昌的列陣失誤嗎?

戚其章:《北洋艦隊覆沒的歷史反思》。

呂舒懷著,《幻滅-晚清洋務運動興衰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枚明粉 的精彩文章:

1619年薩爾滸之戰,明軍為何會失敗?
大明的末日輓歌與崩潰中的崇禎

TAG:一枚明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