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爭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十大戰爭電影大片推薦圖

戰爭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十大戰爭電影大片推薦圖

第一位:【現代啟示錄】1979

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 主演:馬龍·白蘭度

將它排在第一位很大程度上並非電影本身,而是弗朗西斯·科波拉選擇了The Doors的《The End》作影片的主題音樂,而Jim Morrison正是最愛。影片本身當然也是經典。我看的是並非1979年版而是2001的重新剪輯版。影片選用了最古老、最普遍的「道路與旅途」的情節模式,在這一模式之中,通常包含著一個基本的敘事行為——尋找。被尋找的對象通常具有遠遠超出它自身的價值。在片中,尋找科茨之路,是一條走向邪惡之路,是走向人們寧願稱之為瘋狂也不願直面的旅途。本片以主體的先銳和深刻將越戰納入了一個被審視的領域。片中並未出現過多的戰爭場面,而是著力捕捉參戰士兵們瘋狂的變態行為和越南人全民皆兵的可怕現實。人性之惡呼之欲出!科波拉帶觀眾作了一次感性和理性兼備的戰爭考察,故意以種種矛盾來強化科茨的神秘感,當最後科茨和公牛落到同樣下場時,才點出主題:科茨和這頭牛一樣,成為文明祭壇上的一具犧牲。這是他為恐怖付出的代價,而威爾德完成並重現了科茨的心靈旅程。...

第二位:【全金屬外殼】1987

導演:斯坦利·庫布理克

把它擺在第二位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庫布理克這個名字。庫布理克的電影總是在剛剛推出時不能得到認同,這部也是一樣。影片上映之初遭到了很多越戰老兵的指責,稱其為「不真實」。而實際上,只要深入了解一下庫布理克的電影,就會發現,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幾乎都存在著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這種表面上的稍許不真實恰恰增強了其影片的藝術魅力。庫布理克在戰鬥間隙兩次加入了越南*女向美軍士兵「拉客」的情節。在這樣一片被戰火扶過的廢墟中,突然加入一個女人,不能不讓人始料不及和讚嘆不已。在諸如討價還價、生殖器規格的爭吵里,庫布理克放大了戰爭的荒謬性。這種和平生活中被視為醜惡的肉體交易,在此時此地成了否定戰爭的一個符號,成為對人性的召喚。在影片結尾,士兵們攻進樓中,發現他們的敵人居然是個女兵,而後他們高唱「米老鼠之歌」消失於夜色之中……

第三位:【奇愛博士】1964

導演:斯坦利·庫布理克

又是一部庫布理克的作品。庫布理克說,他拍攝該片的原因來自於「一種對求生本能的關注。久而久之,我開始認識到核威懾自相矛盾的本質:如果你是弱者,你會選擇先下手為強。而如果你變得十分強大,就會選擇不戰而屈人之兵。維持這種平衡的企圖師徒勞的,因為保密措施根本不讓你知道那邊正在做什麼。」庫布理克在本片中摒棄了借表現人類遭到核武器摧毀,從而喚起觀眾對核戰爭的恐懼心理的做法。他更傾向於用幽默的手法去展開這個故事,使它看上去像一部荒誕不經的黑色喜劇。從片中可以看出庫布理克對人性和世界深刻獨到的見解,對人類未來的悲觀態度:人類遲早會被自己的發明所毀滅(這種觀點在他後來的作品【2001:漫遊太空】中表現的更加明顯)。本片是表現「冷戰」這一特殊戰爭的經典之作。影片最後核彈爆炸後銀幕上一片空白的鏡頭被後人稱作「神來之筆」。...

第四位:【野戰排】1986

導演:奧利弗·斯通

這是奧利弗·斯通越戰三步曲之一。奧利弗·斯通要告訴人們不僅僅只有馬丁·西科塞斯喜歡探討美國夢,他也是此中好手。越戰使傳統的美國夢、美國人的自豪感、美國人的樂天派精神都變成了泡沫。這場戰爭使這個一向充滿優越感的國家分裂為兩半。作為親自參加過越戰的老兵,奧利弗·斯通在【野戰排】中正是以令人震撼的寫實手法描述了這種分裂在戰場上的體現。伊萊亞斯中士嚴守戰爭規則,決不殺不持武器的平民。巴恩斯中士則認為戰爭本身就是對生命的抗爭,這中間沒有任何規則可言。而克里斯則在這兩種價值觀中搖擺不定。他既陶醉在伊萊亞斯一群人的那種溫暖、傷感,又有點軟弱的友誼中,同時,越戰的殘酷又使他本能地產生了一種報復心理並且偏向巴恩斯。該片對越戰提出了一個令人困惑的評價:美國人自己打敗了自己。美國自身的矛盾導致了這場戰爭的失敗。...

第五位:【西線無戰事】1930

導演:劉易斯·邁爾斯通

該片是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戰爭片,改編自德國作家雷馬克的同名反戰小說,雷馬克曾參加過一次世界大戰,並在西線負過傷。他將自己的戰爭體驗寫進了小說,對戰爭吞噬生命的殘酷性進行了猛烈地抨擊。影片從年輕士兵保羅的視線來展開情節,刻划了他對戰爭從狂熱到迷惑進而失望直至絕望的每一個心理轉變過程,而本片片名來自書中軍方上司的報告——在主人公被擊斃的當天,該報告稱:「西線無戰事。」本片是所有反戰影片的「聖經」,它對戰爭的深刻控訴至今仍具有參考價值。...

第六位:【拯救大兵瑞恩】1998

導演:史蒂芬·斯皮爾博格 主演:湯姆·漢克斯 馬特·達蒙

斯皮爾博格說:「我想拍講真話的電影。從40年代到50年代,好萊塢歷來拍攝的二戰影片不是鼓勵年輕人從軍,就是表現災難和冒險。而我想做的是將大兵們如何打這場大戰真實地、通俗地呈現出來。我根本就不打算在片中運用那些可以輕易表現冒險受難、榮耀勝利以及犧牲的電影技巧。我想讓觀眾體驗一個士兵如何在那場戰爭中求生的真實感受。關於一個人的生命是否值得八個人冒險去拯救?這個問題很矛盾也是我拍這個主體的原因,因為它引發了很值得探討的道德上的爭議。而我所想的是:光榮的代價是什麼?為了補救而要付出的代價又是什麼?這就是我拍這部電影的主要原因。」我想導演自己的這段話已經很好的說明了影片的意義和價值。...

第七位:【光榮之路】1957

導演:斯坦利·庫布理克 主演:柯克·道格拉斯

還是庫布理克……該片片名取自於英國詩人托馬斯·格雷《墓園輓歌》中的一句詩「光榮之路通向墳墓」。影片描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軍遭遇到了一座久攻不下的德軍據點,戰鬥中,有些法軍士兵居然逃離了戰壕。暴怒之餘,上司決定要從每個連隊中拉出一個班的人執行槍決。但軍方最終只給了三個指標。這三個人被挑選了出來,其中一人對前來聽他懺悔的牧師施以拳腳,結果被看守們痛打一頓。他竟然是在昏迷的狀態下被戰友們送上了刑場。影片受到國際範圍內的普遍好評。但在法國,該片卻遭到禁映,禁令直到1976年才得以解除。法國政府甚至威脅要以誹謗罪將庫布理克送上法庭。美國防部也擔心該片的負面影響,因而禁止在軍內放映。...

第八位:【生於7月4日】1989

導演:奧利弗·斯通 主演:湯姆·克魯斯

參加過越戰並且兩次負傷的奧利弗·斯通,這次從一個新的角度對這場戰爭進行了透視和反思。與其他以越戰為背景的影片不同,該片避開了對戰爭的直接描寫,將重點放在戰爭的後果,特別是對美國社會、家庭籍個人的影響上。片中直接反映戰爭的場面只有17分鐘,但戰爭的陰影卻始終籠罩著全片,籠罩著片中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個角落。奧利弗·斯通以對影片主題的深刻理解、強烈感受,以及對人物心理和情緒的準確把握,將一個美國青年從愛國士兵到反戰鬥士的轉變過程表現得細緻入微,動人心魄。...

第九位:【桂河大橋】(1957)

導演:大衛·里恩

影片通過日軍戰俘營中一個造橋事件來表現戰爭的荒誕和狹隘的民族自尊心理的可悲性,為了給英國爭得榮譽,英軍尼克爾森上校全力以赴位日軍建造一座大橋,並阻止游擊隊的炸橋行動。戰俘營日軍長官齋藤為了完成造橋任務,勉強忍受著英國人的狂妄,大橋一完成,他就將剖腹自殺,同樣也表現出一種狹隘盲目的民族自豪感。美國的希爾茲少校則是這兩個人的反襯。他不屈從命運的安排,要逃跑,要享樂,不願打仗。不過一旦開戰,他又赴湯蹈火,在所不惜,體現了美國人的注重行動的實幹精神。這幾層對比不僅使人物的個性分明,也體現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

第十位:【獵鹿人】(1978)

導演:邁克爾·西米諾 主演:羅伯特·德尼羅

該片借用越戰中新鮮的血腥味,復活了一個老套的美國英雄的故事。影片採用大段跳切的表現手法,以製造出一種和平與戰爭之間的強烈落差。前半段近40分鐘都在描繪一場喧鬧的俄式婚禮。然後在一個短短的過場戲後,邁克爾等三人就成了越南前線的戰俘,成為越軍施暴的對象。片中,邁克爾的兩次行動無疑是「正義」的:一次是從越軍的魔掌中救出自己的同伴,一次是履行諾言,從美國返回越南救出摯友。在銀幕上的敘事空間中,呈現出一種直接的,強烈的情感撞擊,準確地傳達出一個從和平環境中被突然拋入越南原始殺戮中的美國青年的內心經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放飛自我的木頭 的精彩文章:

王子型暖男 朴燦烈 的穿衣Style

TAG:放飛自我的木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