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症,一種指向未來行為的障礙
最近閱讀伯克利教授的《如何養育多動症孩子》,我必須說這本書翻譯的痕迹很重,特別相比一些前輩的翻譯作品,比如楊絳老師翻譯的《斐多》,讀不出任何翻譯的痕迹,語言非常流暢。當然還是要感謝作者的翻譯,相信這本書的翻譯工作會非常辛苦,因為很多專業名詞。不然讀英文版要花費更多時間。
對多動症這個領域的研讀並非純興趣,而是因為孩子的多動,兒子已經成了他們學校的「孫悟空」,沒人能降得住!!!孩子給老師們的教學活動帶來了很多麻煩,家長每次接孩子都羞愧於抬頭走路,全校沒有不認識我兒子的,當然也沒有不給我兒子告狀的。總之,我代孩子道歉的勇氣都沒有了,只能另找協助老師們的措施,同時也幫助孩子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
一、多動症的本質?
多動症,是一種無法以未來目標為指導來約束自身的行為,是一種自我控制障礙,一種執行能力的障礙,多動症患者沒有跨越時間的自我意識。
社會對大家的要求是思考有預見性、行為有規劃性。但是,多動症患者很難搞明白自己的行為將會帶來怎樣的後果?由於對未來沒有感知,多動症患者非常難以實現延遲滿足,似乎只生活在「當下」,無法像普通人伴隨時間的推移對自我有不同的思考,就如伯克利教授所言「多動症孩子的問題在於他們的反應太快了,這導致他們沒有時間去思考過去的經驗,也沒有時間使用過去的經驗來指導現在的行為」。
雖然我們的多動症孩子智力沒有受損,也不是完全沒有從信息中分離情緒的能力,但總是反應速度過快,根本沒有展示其分離情緒的機會。任何事情都是為那些擅長等待的人準備的,等待不單純是一種消極的行為。能長時間等待是因為我們能抑制自己想要即刻做出反應的衝動,恰恰這種抑制需要我們付出努力。
反應過快導致多動症兒童的人生更像是從一個危機到另一個危機不斷波動。當然也不用太過於悲觀,研究數據顯示多動症患者在一些需要創新、突破的領域,可能比那些太遵守規則的普通人做得要好。從另一個角度說,多動症患者只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魯莽特徵的一種極端表現。無論如何,只要孩子的行為表現沒有給家庭撫養帶來任何麻煩,即可忽略。多動癥狀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輕。但是若孩子早期的多動症行為嚴重且持續時間越久,很可能在一生中持續的時間也會越長,大約10%~20%的多動症孩子在成年之後不再被診斷為多動症。
伴隨著情緒化行為的衝動反應很明顯不符合利益最大化,保持鎮定和理性的能力具有很高的人生價值。因此,多動症兒童的行為干預要越早越好。
二、多動症的起因
多動症更多是由於生理因素(大腦發育異常),病因上遺傳作用遠遠大於環境或純粹的社會因素。多動症患者大腦中的多巴胺神經細胞比普通人的更加不敏感,而撫養不當或者任何家庭問題並不會引發多動症。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大腦比普通孩子要晚2-3年成熟,尤其是在額葉區域。額葉區域負責執行功能和自律行為,多動症兒童與大腦前額葉區域受傷的人在行為問題上存在驚人的相似,任何擾亂大腦前額葉區域正常發育或正常功能的因素都可能導致多動症。但數據顯示只有不到10%的多動症孩子遭受過腦損傷,因此患者這部分的腦功能開發是被干擾了,也是我們能為多動症孩子做的事情,通過一些行為訓練刺激其神經發育,
從環境因素看,容易引發多動症的兩個核心是:第一,懷孕期間抽煙攝入的尼古丁和喝酒攝入的酒精;第二,孩子體內高濃度的鉛對引發多動症也是高風險的。無論如何,一直被懷疑的蔗糖攝入和多動症之間沒有特別明顯的聯繫,蔗糖的確會引發兒童活躍度,但相比多動症的癥狀是可忽略的。但這並非意味著不控制多動症兒童的蔗糖攝入量,因為蔗糖很容易會引發其他一些併發症(肥胖症等)
確切地說,多動症患者不是對他們行為的結果不敏感,而是行為發生與對行為結果的意識存在時間延遲。我們幫助多動症患者就必須讓他們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而不是減少責任,在任一給定情境下,我們需要為多動症患者設置比通常狀況下更及時、更頻繁、更凸顯的行為後果顯示。
三、多動症的相關理論與實踐研究
(一)伯克利教授的執行功能和自我控制模型
第一,工具性的/自我指導層面
(1)抑制或者自我約束;
(2)形成自我指導的注意力以實現自我意識;
(3)形成自我指導的視覺表象以實現後見之明和先見之明(跨越時間的自我意識);
(4)通過語言進行自我指導對話以控制我們自己;
(5)自我指導情緒以更好地管理它們和實現自我驅動;
(6)進行自我指導活動,以解決問題並創作解決方案。
第二,自力更生層面的執行能力
(1)時間管理;
(2)自我管理和問題解決;
(3)自我限制;
(4)情緒的自我控制;
(5)自我激勵。
第三,社會互惠層面
交換、分享、輪換和其他的與人民進行交換的行為。社會互惠是人們生存的主要手段。
第四,社會協作層面
描述人們作為一個團體共同完成某個他們無法獨自完成或無法通過相互間的簡單交易來完成的目標
回顧並分析過去,然後形成經驗,這是後見之明。將過去與我們正在處理的事情加以對比可以讓我們創建「假定未來」,這是先見之明。我家孩子經常回憶不起來在幼兒園吃的什麼飯,由於孩子同時語言表達延緩,一直認為了孩子是無法表達。但後來孩子有了語言表達能力,問此問題,孩子第一反應總是「吃得肉肉飯」,這是未加思索的表達,深入考慮是否孩子回憶過去的能力障礙,或者沒有形成回憶過去的習慣,下一步也計划去鍛煉孩子這方面回憶性表達能力。
(二)撫養多動症孩子的指導原則
在撫養多動症孩子時,我們要重新定位在未來的目標而不能總是即時滿足,即要鍛煉孩子的延時滿足能力。此外,當孩子完成任務或遵守規則時立刻給予獎勵。簡言之,必須通過一些規則,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幫助多動症孩子從重重問題中「展示出他們的所知所能」。
第一條:給孩子更多即時反饋和影響
孩子表現好,迅速給獎勵和反饋,表現差迅速給予提醒和懲罰。
第二條:給孩子更頻繁的反饋
多動症孩子不僅需要快速反饋,還需要高頻率的反饋。
第三條:施加更大、更有力的影響
可以採用更大的獎勵成本讓孩子產生並保持自己的正向行為。
第四條:在懲罰前給予獎勵
比起其他孩子,多動症孩子被懲罰的次數很多。所以要改變他們的行為,更多的懲罰是難以奏效的。所以在懲罰前,尋找到取代這一行為的積極行為,並用獎勵來取代。
第五條:在必要時外化時間、拼接時間
給予孩子關於任務的時間提醒,讓孩子以更清晰的方式留意時間。比如做作業前讓孩子看一下時間,並記下來;然後做完作業讓孩子再看一下時間,從而形成做作業花費多少時長的時間觀念。
第六條:在執行地點外化重要信息
多動症孩子的工作記憶或者說記住完成任務所需信息的能力很弱,所以在執行任務的關鍵地點和時間,外化這項任務的重要規則和提示,長期下來將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例如:課桌上提示「有問題,先舉手再說話」、「上課不要亂跑」;在滑梯處提示「要排好隊,輪流做滑梯」;在廚房餐廳前提示「不要下手抓菜,要用筷子和勺子」,「等家人都入座了,再一起吃飯」等等。
第七條:在執行地點外化動機來源
多動症孩子不僅時間觀念有障礙,自我激勵層面也存在問題,因為要鍛煉孩子延遲享受的能力。如「做完作業就去騎一圈自行車」,「若不吃這些零食,待一會去吃更好吃的」
第八條:讓思考和問題解決變得更實體化、可操作
對於多動症兒童需要更多專註力才能完成的任務,可採用小步驟分解目標逐步逼近大目標。比如寫作文,對孩子非常困難,可從孩子記錄每一個想法,每日的活動日誌開始逐步鍛煉。
第九條:力求一致
家長與老師在每一次管控孩子的行為時都必須使用同樣的策略,同樣的規則。
第十條:行動起來,不抱怨
第十一條:針對潛在問題環境提前做好計劃
要進入一個新環境時,家長要提前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並為孩子做好防範措施,比如帶上必要的零食和玩具。
第十二條:學會接納和寬恕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每個孩子都是帶著自己的使命來到這個世界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不需要為他們的過錯負責,而是家長要釋放他們帶來的痛苦,獲取持續的正能量。
四、改善和治療
(一)學校
學校干預的第一步是協助老師們了解多動症。若你想幫助孩子改善學校的問題,教室環境、學校環境、上課規則,特別是需要更多自控力的自習課都需要一些特殊設置要素,及時對孩子進行提醒,比如:
(1)傳統的成排座位更有利於多動症孩子。
(2)讓多動症孩子的座位離老師更近。
(3)隨處張貼課堂日常時間表和課堂規則,增加秩序提醒機會。
(4)多動症兒童每次上課前都提示一遍上課規則(「嘮叨磁帶」),可讓小朋友們協助來做,比如輪流上課前給予多動症兒童相應的提示。並讓多動症兒童回答「知道了」。比如「上課不能來回走動,不能跑到院子里,也不能去其他班的教室」。
(5)自習課要提前預測多動症兒童的行為表現,提前安排控制(比如邀請家長協助)
(6)通過體育鍛煉(消耗孩子的體能)或打掃公共衛生的方式進行懲罰,或者結合學業,比如罰站數數,或者罰寫生字,在教室外閱讀課文等,確保「懲罰」的正向價值。
(7)對孩子正向的學習行為要及時給予獎勵,物化為能外化的獎勵(比如小紅花)
(8)在嘗試幫助孩子改善學校表現的過程中也讓他本人參與進來,增強孩子的動機。
(9)行為的開始和結束安排相應的外化提醒,如去廁所前舉手說明,回來後要說明「我去過廁所了,後面要接著認真聽課」。
(10)忽視對多動症兒童並非能達到懲罰效果,一旦出現負面行為需要迅速給予多動症孩子某些懲罰,以阻止他們以後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11)讓同學幫著一起進行行為管理,鼓勵同學們關愛和理解多動症兒童,協助多動症兒童建立自信,增加更多恰當行為。
(12)需要在學校完成的任務不要留到家裡,在家裡完成的任務不要帶去學校,讓孩子有明確界限。
必須說明的是,研究發現留級對於多動症兒童來說沒有可測量到的實質益處,反而很多壞處,而且留級越早,害處越大。孩子更容易產生對學業的懈怠,因此,不建議將留級作為解決孩子學習或行為問題的方式,其本質是一種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推卸責任。
(二)家庭
數據顯示撫養多動症孩子的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一旦家長出現心理問題,撫養將會陷入惡性循環。家長和孩子的關係是一種非常神聖的紐帶和信任。讓家庭和學校對孩子樹立正確行為取得的成效能夠互利遷移。在家庭中也可建立與學校相同的規範提醒。此外,還可進行如下舉措:
(1)製作行為報告卡
行為報告卡的每一項都讓孩子自己填寫執行結果。包括家庭作業,課堂表現,下課表現、教務勞動,按時起床、自行吃飯
(2)訓練多動症孩子出聲思考,養成行為之前先思考的習慣
第一步:說出自己的任務(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任務)
第二步:選擇採用什麼方式執行任務並說出來?
第三步:估計這項任務的時間?要在估算時間內完成
第四步:將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執行任務。
第五步:描述執行任務的結果狀態,給自己一個評價,很好完成還是出現了錯誤。
(3)為孩子提供道德發展的基礎,為孩子的社會化做準備
第一步:區分你我他,告訴孩子未經他人允許,他人的東西不能動
第二步:尊老愛幼,尊重長輩,愛護小寶寶
第三步:不破壞家裡的用具(餐具、傢具、家電等)
第四步:愛惜糧食,不浪費食物
第五步:保持家庭衛生,不隨地亂扔東西
第六步: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4)指導孩子發展人際交往能力
第一步:學會等待(教給孩子如何消磨等待時間)
第二步:學會分享(每周末邀約一個小朋友來家裡玩1小時)
第三步:學會輪流、排隊
第四步:學會傾聽
第五步:學會讚美(教孩子誇獎別人,從家人開始,比如「姐姐今天穿的衣服好漂亮」)
第六步:學會安慰(教給孩子看到他人傷心流淚時,要給予擁抱、沉默陪伴、語言相勸)
(5)挖掘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注重學業成績外,也要關注孩子其他的興趣愛好,比如閱讀、游泳、下棋、畫畫、彈琴等,多動症孩子從任何一項活動中獲取成就感都會提升其行為能力的完善。
(三)藥物
伯克利教授認為興奮劑不會抑制孩子大腦成長,反而可增加多動症兒童大腦中的兩個核心化學物質(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促進腦容量增加,讓大腦趨向成熟。本文也提供書中藥物治療多動症的一些參考,這些藥物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的多動症治療藥物:
首先是興奮劑類藥物,興奮劑類藥物對改善多動症兒童的有效程度高達50%-95%,實驗研究也表明這些藥物會24小時排除體外,但藥物也並非對每個孩子都起作用。無論如何,作為家長我還是擔心通過藥物即便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副作用潛伏在孩子人生未來的某一天,到那時需要孩子翻倍償還,而更加痛苦,所以盡量不要用藥物治療。興奮劑治療多動症的兩類藥品:
1.甲酯類藥品(利他林、專註達、Medadate CD、Focalin、Daytrana等)
2.安非他命的藥品(克西得林、阿得拉、阿得拉XR以及Vyvanse)
此外,還有一些非興奮劑以及抗抑鬱葯也會對緩解多動症兒童的狀況有效。本文不再做更多贅述。
TAG:自我成長的邀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