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鬧心的翡翠「估價」,難為商家客戶尷尬

鬧心的翡翠「估價」,難為商家客戶尷尬

翡翠圈裡的人都有一件共同的鬧心事——「估價」!入手一件心儀的玉件,高興之餘難免會把寶貝拿出來讓熟悉的「行家」朋友看看,估估值個啥價兒。

看個真假行,但「估價」真是讓人挺為難的!

找人估價,每個人的認知和渠道都不同,不負責任的會瞎說忽悠。碰到負責任的行內人會先問你多少錢買的,然後再根據東西的品相客觀評估一番,但也不會明明白白告訴你這個東西到底值多少錢。

行有行規。玉器圈子最大的忌諱就是打聽別人的成本和評論別人的價格。

玉器是高風險行業,比如說買了二顆毛料,只做出了一顆圓珠,有一顆是廢的,那麼這一顆圓珠的成本自然就高了。也有可能便宜買了一顆毛料做出了高價的好珠子,作為商家他覺得賺錢就好,然後低於市場價就賣了。所以,不是自己的東西,基於尊重同行的原則,確實不能對別人的售價說三道四。此為不該說。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一行里,只能說大家對於自己所熟悉的那一塊領域比較精通,沒有人敢說能完全吃透整個市場的方方面面。隨便舉一例,一直做高檔貨的商家對低檔貨的價格行情經常搞不清楚,而專做低檔貨的商家對高檔貨的價格就更看不懂了。即使是同一塊原料,五個行家的估價很可能是五個價格,而且有些價格相差還比較大。

影響玉器價格的因素太多,除了直觀上能看得見的玉質好壞,還有許多背後看不見的因素,如開採時間、開採渠道、賭石還是明料、銷售渠道、銷售對象、設計、雕工、名家、唯一性、得獎與否等等。此為不能說。

一件玉雕作品能夠到你的手裡,必定有緣由。可能是你自己買的,也可能是別人贈送的。如果是自己買的,那你肯定是很喜歡這個寶貝,起碼在掏錢的時候是喜歡的。

要知道,每一件玉雕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你有多喜歡它就有多值錢,反之,一文不值!購買玉器實際上是為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和品味買單,你願意別人顛覆你的價值觀嗎?如果是親朋送的,則和金錢毫無關係。如果真給你的禮品估個價,與你的期望大相徑庭,反而不高興,豈不是對雙方都是自尋煩惱?此為不願說。

有些人喜歡買完玉器再換一家估個價,你說這是何必呢!買之前就應該貨比三家,這樣才不容易吃後悔葯。商有商道,行有行規,此為不好說。

玉無貴賤,人心有高低!有時你會發現,越是找人估價,越是不知道價格……

誠然,上面說了這麼多,難道玉器就真的沒法估價了嗎?

當然不是,一件玉器在剔除了一些特殊因素之外,在某一時間的市場行情下,它的價格仍然有一定的市場標準,但這一標準不是一個具體的價格,而是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區間。如果你非要一個具體的價格數字的話,只有你自己給自己一個價格了,別人的價格只能作為參考。

讀懂一方美翠,閱盡人間百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傅小姐翡翠 的精彩文章:

墨翠的保養和選購,易於墨翠混淆的幾類玉石
都來看看,保養玉石翡翠首飾的幾件傻事,件件奇葩

TAG:傅小姐翡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