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醫學(4):薛定諤告訴你「生命是什麼?」
-
在生命科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應該算是DNA的一段『苦盡甘來』的日子。
如果說艾弗里指出引起轉化現象的是細胞內的DNA分子,而不是當時人們普遍認為的蛋白質的理論,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還有人質疑的話?
那麼,另一位偉大探索者的出現,則進一步為DNA的研究與發展開啟了更廣闊的前景---
他就是被稱為波動力學之父的薛定諤!
埃爾溫?薛定諤(1887-1961),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
因發展了原子理論,獲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又於1937年榮獲馬克斯?普朗克獎章。
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已經功成名就的力學家,後來又從物理學闖入生物學,並在1944年出版了那本至今仍然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科普作品
《生命是什麼——活細胞的物理學觀》。
-
小一時空。圖片源自網路
-
這本從物理學到生命科學的跨越式著作,在當時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
他探索著去揭示生命進化中遺傳微觀的奧秘。
尤其是,當生物學在顯微鏡下都無法再深入進微觀世界時, 薛定諤利用理論物理學的原子構造和量子力學的思想,想像著生物的最微小結構。
此外,書中還體現了對科學領域與精神領域交集的思考。
可以說,這是一個科學家的哲學思索。
它從對量子力學的研究,應用到對分子生物學的思考,並得出了兩個極為重要的結論:
1)基因中存在一種微型密碼。
2)基因遺傳性狀的持久性。
這種跨學科式的創想,打開了分子生物學新的發現之門,也直接引發了後來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
-
小一時空。圖片源自網路
-
正是由於薛定諤書中這些十分新奇的,也是特別引人入勝的的觀點,使得一批年輕有為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投身到生物學和遺傳學的研究洪流中,掀起了對DNA的研究熱潮。
比如威爾金斯和克里克。
當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位當時還是豆蔻年華的青春學子,因為被薛定諤的書牢牢地吸引住,從此立志獻身於揭開生命遺傳的奧秘的幸運的年輕人。
正這位幸運兒,僅僅在幾年以後,就和他的合作者克里克發表了那篇分子生物學發展史上最偉大的論文:
《DNA的一個結構模型:雙螺旋結構》
從而開創了至今仍如火如荼的全新的生物學領域:
分子生物學。
沒錯,他就是當年只有23歲的『神奇小子
』詹姆斯.沃森!
(小一時空。圖片源自網路)
※花花世界: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經典詠流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第5期)
TAG:小一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