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數據殺熟」緊牽公眾神經,這場「風光無限」的輿論風暴將如何收場?

「大數據殺熟」緊牽公眾神經,這場「風光無限」的輿論風暴將如何收場?

這幾天,我被「種草」了一個很高級的辭彙——「大數據殺熟」。

所謂的「大數據殺熟」,有人將其定義為互聯網廠商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用戶數據,對老用戶實行價格歧視的行為。

也就是說: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項服務,互聯網廠商顯示給老用戶的價格要高於新用戶。

納尼???老用戶不是才應該享有各種優惠么?畢竟他們才是一直支持這些產品或服務的人。

果然,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都成了套路

1

「大數據殺熟」如何陷入輿論漩渦?

起於微博網民爆料

2017年12月29日07:54,微博網友@廖師傅廖師傅 分享了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據了解,他經常通過某旅行服務網站訂某個特定酒店的房間,長年價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過前台他了解到,淡季的價格在300元上下。

註: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該微博發出後,瞬間轉發破萬,網友們紛紛吐槽各自「被宰」經歷。截至2018年3月27日14:30,該微博轉評超2.7萬+,點贊1.5萬+。但由於被元旦、跨年、「李小璐出軌」等其他熱點事件掩蓋,儘管部分媒體進行了轉發,但此事並未在輿論場引起太大反響。

滴滴回應,多數網友不認同

3月22日23:25,又有微博網友發博稱,同一段路程,打車軟體對兩部手機的報價卻不一樣,是傳說的大數據殺熟?

註: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這是真的嗎?為了驗證真假,於是很多網友進行了親自驗證,發現真的存在這樣的情況。

註: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於是網民不淡定了,紛紛留言評論,分享了自己在購買機票、電影票、會員以及預定酒店等方面遇到的「殺熟」經歷:

註: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3月23日18:07,@滴滴出行 官方微博發出該公司CTO張博在內網發布的公開信截圖,配文稱「『大數據殺熟』?其實大家想多了啦。以前沒有,以後也永遠不會有。」信中稱,「滴滴平台上不允許價格歧視,打車價格更不會因人、因設備、手機系統而異。『預估價』和『實付車費』是兩個概念。」

註: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雖然極少數網友表示這樣的解釋可以接受,但多數網友並不買賬,持續質疑滴滴在撒謊,並用自己的經歷進行了實證。

註: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人民日報發文引爆輿論場

微信輿論場,關於「大數據殺熟」的文章也開始大量出現。

3月24日,微信公號「人民日報」推文《"大數據殺熟"刷屏,網友親測後氣炸!你中招了嗎?》,盤點了大數據花式宰客套路,並評論「從福利經濟學的視角,針對不同消費能力群體差別定價並非一定是壞事。然而,同一時刻對同一產品的差別定價,尤其是將消費者蒙在鼓裡隨意加價的情形,並不在其列。為了獲得灰色超額利潤,它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已經構成違背消費者知情權的價格欺詐,不為價格法所允許。」

註:圖片來源微信公號「人民日報」截圖

至此,「大數據殺熟」開始引爆輿論場。

24日13:31,@人民日報 官微也發布了這篇文章,並在當晚22:20再次轉發了@中國青年報 的相關博文,同時附上了微評「看人下菜碟,越熟越坑你,『大數據殺熟』引發眾怒。無論『殺熟』還是『欺生』,都有失厚道,屬於不折不扣的欺詐。大數據本是好東西,卻淪為作惡工具,板子應該打在操弄者身上。技術無辜,機構擔責。不尊重廣大用戶,這樣的企業能走多遠?」。

同時,@中國經濟網、@財經網、@三峽日報、@中國之聲 等媒體賬號和微博大V也紛紛發博跟進此事。

註: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2

輿論對「大數據殺熟」的負面情緒居高不下

社交平台上,「大數據殺熟」引發激烈的輿論震蕩,網友紛紛吐槽這種行為,有網民表示,在機票、酒店、電影、電商、出行等多個價格有波動的平台都存在類似情況,微博網民@裝睡的鹿先生 直接發文,「親身經歷過,攜程買機票一下單就漲價,取消訂單後更蹭蹭漲,然後小夥伴異地電腦端查同樣行程的同班次機票,便宜好多好多好多。」

在情感屬性方面,網民對「大數據殺熟」的情緒以負面為主,佔比高達56.12%,正面情緒僅為11.62%。多數網民覺得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被「大數據殺熟」過,明明是明碼標價也能暗度陳倉,簡直防不勝防,也是心累。

從熱門主題詞可以看到,「機票」、「電影」、「會員」、「酒店」等備受熱議,這主要源於較多網友在網路上曝光了自己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一些價格波動較大的行業如網購機票、電影票、酒店線上預訂、網約車等是「殺熟」的重災區。

3

「大數據殺熟」,罪不及「大數據」

有網友表示「大數據殺熟」是對大數據的活學活用,這引發了部分網民對大數據的質疑,那大數據本身有問題嗎?

註: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微信公號「東南日報」發文稱:「殺熟」是新表現,但「殺熟」本身卻是老問題。事實上,大數據「殺熟」與傳統經濟中的「殺熟」並無本質區別,都體現了一種滯後的商業文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大數據「殺熟」而殺死大數據。

註:圖片截圖自微信公號「東南日報」

其實此前@人民日報 和@光明網評論員文章 都曾發文表示,「大數據技術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使用者用來做什麼。」「『大數據殺熟』無關技術,關於倫理」。

註: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媒體指數 的精彩文章:

「首因效應」是什麼?
一個春節便席捲全國,抖音是如何野蠻生長並成為現象級產品的?

TAG:新媒體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