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為她頒獎,這位中國女科學家究竟厲害在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為她頒獎,這位中國女科學家究竟厲害在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3月22日將在巴黎總部為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的5位女科學家頒獎!她們是:希瑟·扎爾(南非)、卡洛琳·迪恩(英國)、艾米·奧斯汀(阿根廷)、珍妮特·羅森特(加拿大)和張彌曼(中國),每人將獲得10萬歐元獎金。

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下這位中國女科學家。

張彌曼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林奈學會外籍會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提名聲明中稱:「她創舉性的研究工作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證據」。

時代風雲改變了她的觀念,也改變了她的命運。」

張彌曼,女,原籍浙江嵊縣,1936年4月出生於南京,後隨父母輾轉江西。

由於小時候父親在醫學院工作,張彌曼常常要穿過解剖室到父親的辦公室去喊他回家吃飯,耳濡目染之下,從小就樹立了當醫生的理想。

由於當時的中國正在朝工業化邁進,國家號召青年學生積極投身地質這一國內幾乎是一片空白的學科。立志報效祖國的張彌曼於是選了另一條人生道路,報考了北京地質學院,以期為祖國尋找礦產資源。

帶著母親趕製的厚棉襖從南方來到北方,被分配到古生物系的張彌曼有些惴惴不安,在此之前,她對這門學問一無所知。但此後的幾十年內,張彌曼卻全身心地撲在這個對平常人而言神秘而枯燥的學科上,數十年如一日。

她對化石著了迷,再苦再累也沒有回頭。」

每塊化石都見證著一段歷史,而張彌曼的工作則是揭開這些化石背後的謎團。

年輕時,張彌曼每年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在全國各地尋找化石,常常是一個人一根扁擔挑著被子、鎚子、化石紙、膠水,跋涉在荒山野嶺間,身上的行囊最重時達到35公斤,還要走20公里的山路。

有次在橫店考察,只能睡在農家的閣樓上,墊的是稻草,蓋的是發霉的爛棉絮,40天無法洗澡,回家時身上已經長了不少虱子。她說,當時自己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和棉被都扔到大鍋中煮沸。

在縉雲附近的磨石山上,山頂的小山村只有祠堂可以睡,晚上剛剛睡著,張彌曼突然發現幾隻老鼠從自己的臉上爬過。

在這樣的環境中,張彌曼說自己鍛鍊出了超人的飯量,有時就著幾塊霉豆腐,一頓飯她就能吃下一公斤。

雖然如此艱苦,但張彌曼從未退縮。「我一直堅持自己採集化石,自己修理化石,自己給化石拍照,自己研究。」化石對她而言,彷彿蘊藏著巨大的吸引力。

從沉睡上億年的「小魚」身上,她為中國找到了石油」。

上世紀初,由於勘探技術的落後,中國的石油大部分依靠進口,石油資源很少被發掘,中國還被西方地質學者稱為「貧油國」。中國要開採自己的石油,並且迫在眉睫。

在大慶油田開發之初,剛參加工作的張彌曼根據地層中的化石樣本,準確提出石油的成油地質時代,為地質專家在尋找油層時提供了科學依據。此後,隨著大慶油田裡第一股石油從地下汩汩而出,張彌曼的觀點也被隨之證明並引起轟動。

勝利油田開發時,張彌曼發現海洋曾經覆蓋那一區域兩次,因而成油地質時代也會與普通油田有所不同,這一觀點又為勝利油田的順利開發提供了條件。

蜚聲世界的古魚類學家」

張彌曼對古魚類化石的研究,不僅為國內石油開採與古生物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也獲得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可。

2005年秋天,世界各國的古脊椎動物學家雲集美國,出席古脊椎動物學會第65屆年會,同時表彰一位科學家對該學科所作的傑出貢獻。這位科學家就是張彌曼,迄今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德高望重的科學家在這類國際學術會議上獲此殊榮。

其實,關注這個領域的人會發現,張老經常上頭條。也頻頻登上外國核心期刊雜誌。

早在2011年和2015年,她就分別榮獲芝加哥大學、美國自然博物館吉爾德研究生院榮譽博士學位。

「她的工作,幫助澄清了生存在四億年前的海洋里的魚類和由其演化而來的呼吸空氣的陸生動物之間的聯繫。多年來的工作,她在把鮮為人知的中國魚化石引起科學界的關注方面,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國外專家對她的評價。

2016年,古脊椎動物學會在美國鹽湖城授予張彌曼古脊椎動物學會的最高榮譽獎項: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Romer—Simpson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當張彌曼登上領獎台時,全場起立,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張彌曼用字正腔圓的牛津英語做了簡短風趣的答謝致辭,頻頻引起台下的掌聲與笑聲。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而這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L』Oréal-UNESCO For Women In Science Awards),也是對張彌曼院士極高的肯定。

張彌曼是繼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李方華(2003)、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葉玉如(2004)、香港大學教授任詠華(201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謝毅(2015)後,第五位獲得該榮譽的中國女性科學家。她將於明年3月22日在巴黎獲頒此獎,並慶祝該獎項設立20周年。

人物小記

她,

在有限的時間裡追尋遠古的生命;

在荒野中尋覓億萬年前魚類的蹤跡;

認真縝密,「說什麼都有證據」;

淡然大度,甘做年輕人的「墊腳石」。

她叫張彌曼,

是當今世界上最受推崇的

古脊椎動物學家之一。

她活得純粹

五十年如一日

在有限的時間裡追尋遠古的生命

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我只希望還能多少做一點工作,而不期望任何其他的事情。

張彌曼1936年4月出生於南京,她從小的理想是當醫生,由於當時中國正在朝工業化邁進,國家號召青年學生積極投身地質這一國內幾乎是一片空白的學科,於是,立志報效祖國的張彌曼報考了北京地質學院。

此後的幾十年內,張彌曼全身心地撲在這個對平常人而言神秘而枯燥的學科上,數十年如一日。每塊化石都見證著一段歷史,而張彌曼的工作則是揭開這些化石背後的謎團。

她活得認真

做研究嚴謹縝密

說什麼都能拿出證據

儘管很羨慕別人,但我還是只能這麼慢慢地做。

1980年,張彌曼前往國外學習,她帶去了在雲南曲靖早泥盆紀早期地層中發現的楊氏魚,採用連續磨片的方法,制出了蠟質模型,最後提出:楊氏魚雖歸入總鰭魚類,但它沒有內鼻孔。這個結論與當時學界的權威們的看法相左,引起他們的不悅。

但張彌曼認為,必須根據事實說話,並且最終證明了自己——她採用的連續磨片法,精密度極高,甚至超過了現在的CT掃描。連續磨片,就是拿一塊化石磨掉薄薄的一層,放在顯微鏡下畫一個切面圖,再磨掉一小層,再畫一個切面,直到整塊化石磨完為止,一個2.8厘米長的楊氏魚的顱骨化石,張彌曼總共畫了540多幅圖,而一些複雜的圖一張就要畫十四五個小時。她在的一位同事說:「她從不越出證據說話,所以當她說什麼時,你就信。」

她活得淡然

愛才善舉毫無保留

把學術「金礦」慷慨地給年輕人

沒有我擋在前頭,年輕人就能得到最好的化石,沒有顧慮地更快上一線,支撐起學科發展。

10多年前,張彌曼將自己做了很長時間的泥盆紀魚類研究,交到了年輕人朱敏手上,自己則轉向了新生代魚類的研究。很快,在她的支持下,年輕人就有了成績——2009年,朱敏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他的成果——夢幻鬼魚。長著鯊魚的棘刺、青魚的臉頰、肺魚的腦袋……這條原始魚類的發現,改寫了很多生物進化史上的推論,它「如夢幻般出現」,古生物學家在夢中勾勒了多年的「魚祖宗」終於露出了真面目。這一發現在國際古生物界不啻一聲「驚雷」,引起了極大關注。

2006年,張彌曼70歲之際,朱敏將自己當時的一項重要發現——晨曉彌曼魚——獻給了自己的老師。有一篇學生寫她的小傳,題目是「事業如山,名利如水」。恰如斯人——在各種獎項、論文中很少看到張彌曼的名字,但大家都明白她有多重要。

△晨曉彌曼魚生態復原圖(澳大利亞Flinders大學Brian Choo繪製)。

對於新開闢的新生代,張彌曼同樣滿懷熱情。幾年前,張彌曼和她的同行發現了一種長著超常粗大骨骼的魚——伍氏獻文魚。它來自青藏高原北部。它的出現,見證了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撞、青藏高原隆升以及由來已久的乾旱化進程。

她活得精彩

從來沒有停止學習和探索

對於未知領域她永遠興味無窮

當老朋友一個個離去,我慶幸自己還在這個世界上,所以更要珍惜時間,多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因為有在多國的遊學經歷,張彌曼會很多種語言。在莫斯科留學,她學會了講流利的俄語;同時,她還能讀一些德文、法文的文獻。一次,一位加拿大記者聽張彌曼講演,她那考究的用詞、純正的倫敦音,讓這位記者誤認為她肯定「在牛津受的教育」。

上世紀80年代,張彌曼用她出色的語言天賦,為中外古生物學交流牽線搭橋,又編著了泥盆紀魚類的英文論文集,向世界推介。前幾年,為了更熟練地看文獻,張彌曼又利用周末時間去上了一個法語班。

大英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柯林·帕特森是她最佩服的學者,柯林的一句話最令她記憶深刻:學說就是要闡明觀點,以便於別人批評。「有勇氣抽掉自己踏腳板的人,願意把自己的觀點說得一清二楚以便於別人批評的人,是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興味無窮並十分自信的人。」張彌曼說。

有一條遠古時代的魚,

以她的名字命名;

有一本全球古生物論文合集,

以她的名義出版;

有一種優雅,

以她的風格存在

......

致敬為科學奉獻的人!

在科學領域,女性的「玻璃天花板」仍未打破。但看了張院士的故事,誰說女性不適合搞科研?

必須為中國女性打call!為張彌曼院士打call!

小編還在網上搜到了一些張老的生活日常↓↓去博物館、與愛科學的小朋友互動、寫論文...... 贊!

本期編輯:李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