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赤壁之戰前夕,一封雄視古今的戰書,背後卻是失敗的根源

三國:赤壁之戰前夕,一封雄視古今的戰書,背後卻是失敗的根源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代以少勝多的典型戰爭。 赤壁之戰前夕, 曹操曾給東吳孫權下過一封戰書:「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戰書全文僅 30個字,卻言簡意賅地表達了曹操掃平東吳的氣勢。

但也就是這種雄視古今、起吞山河的氣勢給赤壁之戰的失敗埋下了禍因,從戰書上可以看出曹操打敗自己最大的敵人袁紹之後,其次又南下滅了劉表勢力,正所謂「一路凱歌,何人能出其右」。在各種順風順水成功的喜悅下,曹操無疑是變得驕傲自大了。

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這麼成功,北方又統一了,只剩下南方勢力和殘餘勢力,其他的逃的逃,亡的亡。更加讓曹操覺得天下無人與他爭鋒,所以才有了這封盛氣凌人的戰書,誰不服我?袁紹劉表呂布的下場看到了嗎?和我作對沒什麼好下場,所以孫將軍你就投降吧!不然我可要率領80萬兵眾要和你在東吳打獵。

但是事與願違,孫權也是個有骨氣的人,你這封戰書明擺著羞辱和恐嚇人。於是立即召開東吳緊急會議,張昭一班文臣沒什麼意外,全部被嚇怕了,不過還就是有不怕死的。孫權他哥孫策給他留下的周瑜在這關鍵的時刻站出來了,主公:「曹賊80萬眾不足為慮,給我10萬精兵破之」。孫權拔劍砍斷桌几一角說「誰再喊投降就和這桌几一樣」。無疑他加強了孫權反抗的決心。

最重要的是,後面一連串的反間計、黃蓋詐降,曹操居然相信了。在反間計中曹操殺了擅長水站的蔡瑁、張允。詐降計黃蓋和周瑜,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種精湛的演技,曹操又信了。真的是曹操的謀略和心機不如以前了嗎?錯了,從前面的戰書中,就可以看出來,一路凱歌的他,早就認為敵方投降我是應該的,實力相差懸殊你和我打必敗無疑,以少勝多怎麼可能呢?

也就是這種不可一世的態度,讓他失敗了,如果曹操聽賈詡的計謀,在荊州發展幾年,養精蓄銳。東吳自可不戰而望風歸降,畢竟孫權就那麼點地方,但是曹操卻自認為孫權不是對手,一意孤行,導致落敗。其實赤壁之戰失敗還是在於曹操本人心氣太傲,要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孫權決贏不過曹操,一封戰書反映一個人的思想,更能反映出他會如何做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赤壁之戰 的精彩文章:

「赤壁之戰」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此人是孫劉聯盟的關鍵人物,才華不亞於諸葛亮周瑜,但名氣很小

TAG:赤壁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