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康復指南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由於頸椎間盤.頸椎骨關節及其相關的肌肉,韌帶,筋膜等所發生的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改變,刺激或壓迫了周圍的脊髓,神經,血管等組織,由此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症的結合症候群。
臨床表現:
輕度的頸椎病癥狀:脖子發硬、發僵、疼痛、肩沉重變硬。
重度的頸椎病癥狀:頭暈、上肢無力麻木,下肢僵硬凝滯等頸椎癥狀。
頸椎病的判斷與分型:
(A)後頸部疼痛,用手向上牽引頭頸可減輕,而向下加壓則加重者大多為頸型頸椎病。
(B)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者,大多為神經根型頸椎病。
(C)閉眼時,向左右旋轉頭頸,引發偏頭痛或者眩暈者,大多為椎動脈頸椎病。
(D)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或(與)下肢肌力減弱及機體疼痛者,大多為脊髓型頸椎病或是合併頸椎椎管狹窄症。
(E)低頭時,突然引發全身麻木或有「過電」樣感覺者,尤其是合併有嚴重的頸椎椎管狹窄症者,大多為脊髓型頸椎病。
頸椎病的病因:
(A)頸項固定姿勢:開車時,由於司機注意力高度集中,頸部肌肉長時間緊張、痙攣,可造成椎間盤內壓力持續增高,最終導致椎間盤退變、突出。
(B)風寒濕因素:外界環境的風寒濕因素可以降低機體對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淋巴迴流減慢、軟組織血循環障礙,繼而產生無菌性炎症。
(C)睡眠姿勢不良:高枕改變脊柱的自然生理彎曲,破壞了脊柱肌肉的張力平衡,導致頸椎退變。
(D)外傷:常損傷頸部軟組織,造成椎間盤突出。損傷時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經癥狀和頸部疼痛,造成頸椎的生理前屈消失或弧度減小,頸椎不穩。加速受損節段頸椎的退行性變。如未能及時處理,就會引起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構成對神經或脊髓的壓迫和刺激。
頸椎病的預防與康復指南:
八字真言:
一. 走好
二. 坐好
三. 睡好
四. 練好
走:站姿如松
自然鬆懈狀態的走路和站立狀態使脊柱、頸椎無端受累。正確的走姿是:站立時全身從腳心開始微微上揚,即收腹挺胸;雙肩撐開並稍向後展;雙手自然下垂;
簡單的說就是抬頭挺胸,走路看起來有精神
坐:坐勢如鍾
很多人在辦公室坐著時習慣於駝著背、哈著腰,加上長時間低頭伏案,使頸椎處於長時間的向前屈的勞累狀態,頸後肌處於強直狀態,違背了頸椎前凸、胸椎後凸的生理曲線。
工作時,盡量拉近與工作台的距離,將桌椅高度調到舒適狀態。腰部挺直,雙肩後展。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可經常用椅背頂住後腰稍作休息。工作間隙隨呼吸做提肩動作,每隔5~10分鐘應抬頭後仰休息片刻,使頭、頸、肩、胸處在一種微微繃緊的正常生理曲線狀態,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傾或後仰;有頭部偏左或偏右寫作習慣的白領應注意糾「偏」,每小時緩緩轉動頭部片刻以消除「偏頸」狀態導致的肌肉疲勞。
睡:卧形如弓
睡姿:因人而異。良好的睡眠體位,既要維持整個脊柱的生理曲度,又應舒適,使全身肌肉鬆弛。應該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及雙膝呈屈曲狀此時全身肌肉即可放鬆 這樣最好採取側卧或仰卧,不建議俯卧。
床:以半硬為佳。過軟,使人重心不穩,翻身時體位變化太大,反而疲憊不適,會造成由於人體重量壓迫而形成中央低、四邊高的狀態。不僅增加了腰背部卧側肌肉的張力,而且也勢必導致頭頸部的體位相對升高,常年如此,就會導致局部肌肉韌帶平衡失調,從而直接影響頸椎本身的生理曲線。過硬,使體重集中在兩至三個受力點上,容易壓迫局部而影響血液循環
練:
1、後仰
久坐後在間隙適當穿插後仰的動作,讓頸部放鬆。或者在感覺疲勞後,適當站起來伸伸懶腰,倒倒水,上上廁所等等。
2、「鳳/米」字保健圖
在長時間工作間隙,可以用脖子寫一寫「米」字,或者「鳳」字。
3、「燕子飛」:
趴在床上,抬頭挺胸,讓身體兩端離開床,以此鍛煉頸部和腰部的肌肉。
4、對抗僵持法
雙手交叉放在腦後,雙手向前使勁而頭向後使勁,相互對抗「僵持」3—5秒,然後放鬆10秒,每天鍛煉幾次,每次幾分鐘即可
5、穴位按摩
脖子後面,從頭顱底端到軀幹上部這一段分布著夾脊穴。在不遺餘力工作時,不妨抽出短短几分鐘來按摩這些夾脊穴,即刻緩解頸椎疲勞,放鬆全身。
或者兩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頸部後方,來回摩擦頸部,力度要輕柔,連續摩擦50次,頸部發熱後,會有很放鬆和舒適的感覺。
如果得了頸椎病如何治療?
一、保守治療
二、手術治療
1.頸型頸椎病:不適合手術,理療即可。
2.神經根型頸椎病:絕大多數可以通過保守治療治癒或好轉
3.脊髓型頸椎病:一經診斷應立即擇期手術,不要等待、觀察,因為在觀察期間,有可能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可造成脊髓不可逆的損傷。
4.椎動脈型頸椎病:大部分椎動脈型頸椎病可經系統的保守治療而獲緩解或痊癒
5.交感型頸椎病: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大多數病人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獲得緩解和痊癒。治療方法包括卧床休息、頸椎牽引、頸圍領制動保護、理療等。對於頑固病例,保守治療無效者,在頸椎高位硬膜外封閉或者交感神經節封閉明確診斷後,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切除突出的椎間盤及部分增生的鉤椎關節及骨刺,椎間植骨以使不穩定的頸椎得到穩定,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治療原則:
在治療原則上,急性期要嚴格的休息,早期治療。恢復期要適當的治療不能過度治療,同時還要配合運動。一般輕症需要1-2個月的恢復,重症則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總之,疼痛要靜,緩解期要適當運動,而恢復期則主要依靠鍛煉了。比如:打球,爬山,游泳,跳舞等等。
溫馨提示:
頸椎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枕頭的問題。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保健枕頭,我身邊就有很多人得了頸椎病,不去看醫生,自己給自己看病,盲目的按摩,理療,頻繁的跟換枕頭,最終導致的是,頸椎對枕頭越來越敏感,反倒最後不睡枕頭才能覺得稍微舒適一些。殊不知,不枕枕頭對頸椎的傷害更大,會讓頸椎越來越厲害,形成了惡性循環。頸椎從早上起來到晚上睡覺,這個過程中,您的頸椎一直處於工作狀態,如果晚上睡覺還不能保證頸椎的休息,那麼頸椎病就會不請自來。
所以我的建議是:
挑一個舒適的枕頭,是治療和預防這個疾病的關鍵(普通的軟枕頭)
中午養成一個睡午覺的習慣(躺著睡)
最後給大家一個判斷枕頭是否高低的方法:
(A)仰卧位時:前額和下巴的位置剛好在同一水平線上。這樣頸椎最舒服,行走在頸椎中的神經血管又不會被壓迫。
(B)側卧位時:枕頭的高度應該與你單側的肩部寬度相同,這樣剛好使你的頸椎處在中立的位置上,而不至於向某側傾斜
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
切忌「高枕無憂」以生理位為佳 一般講 枕頭高以8--15cm為宜 或按公式計算:(肩寬-頭寬)÷2。
※低頭族,看看你頸椎是否病變了,這10動作可以解救你的頸椎
※學會米字操,把頸椎病拒之門外
TAG:頸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