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走心談談:我為什麼總讓你學英語

今天走心談談:我為什麼總讓你學英語

上周日,我們格瑞教育在一校區進行了開年第一次興趣英語體驗活動。這麼說吧,成交率82%。對於這結果,我們還真是在意料之中的,畢竟來的都是重視孩子教育的媽媽。

沒報名的家長,普遍把問題集中在「現在學英語早嗎?」,「英語和拼音會混淆嗎?」等等,這些「老生常談」的話題。文章末位,左下角的閱讀原文有解釋,此處不贅述。但是一位媽媽的焦慮引起了苗老師的注意,她的孩子玩的很開心,她卻生出一個「念頭」

我們是來體驗的,我的孩子才多大啊!我早就發誓過,一定要讓孩子有個快樂童年,我也不覺得孩子非要學英語,崇洋媚外。

我發現,當提到「學英語」,這三個字,很多家長腦海里出現的是痛苦的背單詞、學語法和無休止的考級。

但英語在苗老師看來是什麼呢?

01它從來不止於一種語言

它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

比如,我們中國人習慣把姓放在前面,把名放在後面,英語國家的正好跟我們相反,他們習慣把名字放在姓的前面。

因為我們是文明古國,對祖先和出處很敬畏;美國人崇尚自由獨立,他們更尊重自己。

比如,英語按照事情重要程度描述問題——「I saved a boy who fell into water when I was walking alone」,中國人按照時間順序描述問題——我上午散步的時候救了一個落水兒童。

因為中國人很含蓄,強調事物發展的過程;美國人很直接,強調結果和效率。

電影《西雅圖不眠夜》里有一句經典台詞——失去妻子的薩姆得到一份深情地勸說:真正愛過,才懂得怎樣再一次去愛,這是對愛的尊重。

但這跟中國人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我們會覺得,真正愛過一個人,內心再也容不下他人。

語言規律里,無處不在地包含著民族習慣、文化背景、思維方式。所以,學習語言,從來不是學習語言本身,學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只有語言,可以把這種方式,潛移默化成一種本能。

如果粗暴且不科學地把中文思維方式比作左腦,英文思維方式比作右腦,它們兩個沒有優劣之分,但我希望我的孩子同時擁有。這樣,未來他看待問題的時候,會多一個出處和選擇。

我認識很多父母,偷偷摸摸給孩子報私教,明面上,卻擺出一副我要給我孩子足夠快樂童年的樣子,生怕他人指責。現在談論讓孩子參與學前學習,是背負巨大壓力的,動輒就會被「成功學、功利心和虛榮」這頂帽子壓垮。

我不明白,什麼時候,

學習和快樂已經如此對立?

2

到底是我們妖魔化了學習,還是我們神聖化了快樂?

孩子的學習是天性。從他從努力把勺子準確地放進嘴裡,從他滿頭大汗協調雙腿踢出第一個球,從他字句不暢地第一次發表觀點,好奇促使他模仿,學習是一種本能。

沒有錯的學習目的

3

只有錯的學習方式。

比如,你希望三歲的孩子學習英語,這個初心並沒有錯;但你逼他每天背多少單詞,多少天內看懂原聲英語電影,甚至考不到證書就打擊羞辱,你的方式錯了。

這就是典型的,作為家長,教育的控制欲和控制力沒有匹配。

我在上上批帶過的孩子中,引導學習英語的方式是看英語原版的《Peppa pig》(小豬佩奇),動畫片里不斷重複的「This is my little brother George.」是他的口頭禪,我們也會每天從他看的動畫里挑一句話,有意識地重複,給他模仿。

教育的本質

4

只是為孩子提供一種可能

有人會說,這一切理由,都是變相的「孩子我為你好」。

前段時間,田亮在微博曬出了女兒「森碟」認真讀書的照片。

照片中,森碟披著頭髮,躺在床上看英文書,十分投入。田亮配文稱:

「給小學女生輔導功課,學霸就是省心,自己拿本書就愉快的讀了起來,好擔心一會問我問題咋辦?」

△ 田亮微博曬森碟讀英文書

很多人不知道,田亮在清華大學8年都未畢業,全都是因為英語差。因此有網友調侃他:連奧運冠軍都被英語難倒了。不要等到森碟都畢業了,森碟爹還沒畢業。過幾年森碟可以輔導你大學畢業了……

△ 森碟英文作業

其實不光是田亮,身為父母的你我,也會漸漸發現孩子懂得越來越多,有了獨立的思想和意識。而我們卻還站在原地,不再能帶著他們成長,而是要費力地追趕他們的步伐。

我們讓孩子去嘗試那麼多可能性,是為了他們有朝一日評我們為好家長嗎?這一天恐怕不會到來,參考一下現在我們對父母的種種不滿,以及,遇到任何困惑都可以扔進「原生家庭」這個大籮筐,我們很容易就會想明白——為人父母,幾乎是註定會被用戶差評的一份工作。

寶貝,你學了一些英文,下次在遇到很多膚色的孩子,也許你就不會猶豫,會毫無障礙地走過去跟他們一起玩玩具。

寶貝,你學了一些英文,也許心中就埋下了對某個原版繪本、某個外國電影中提到的城市或者故事的好奇,想去多一點了解。

寶貝,你學了一些英文,也許接納起印著英文的東西會容易些,儘管你不全懂。有個世界離你還遠,但那並不讓你陌生。

那些報名的家長未必真的懂英語,未必真的富有。她們帶孩子去學英語,也是提供一個這樣的「也許」,提供讓「英語」成為孩子去了解、適應和做選擇的一份參考。

苗老師的孩子

5

苗老師還沒有孩子,但早給自己定出這種選擇——我的孩子真的學得很不開心,我可以退回來;嘗試後發現,他開始學習的這個階段不適合,我可以退回來;他獨立思考後,堅決表達不想多學習一門語言的決心,我也可以退回來。

但我不允許自己從沒帶他進去過。

所有的故事,一旦開始,就會有延綿不斷的後續,可能會停頓、可能會退後、可能會反覆,但如果沒有開始,故事本身都不存在。

我很喜歡一句話,命運命運,家長給出了命,孩子走完自己的運。這命,不僅是說財富、地位、學識,而是父母給孩子提供了多少可能,讓孩子有了多少選擇。但孩子有沒有理解,不是我們該要求的東西。

我去做那麼多,只是想放多幾把未知的鑰匙在你的手裡,你去碰碰運氣,開開不同的門,感受一下不同的風景。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鼓勵孩子學英語的全部原因。

本周六,不管你在哪,

我都在格瑞教育等著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格瑞興趣英語 的精彩文章:

TAG:格瑞興趣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