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旵:《易經》承載了中華民族原創的思維體系
自2002年登台演講《易經》以來,一直受邀在北大、清華、復旦等高校,以及移動、上氣、美國埃森哲等企業專題演講《易經》。錄音整理成書稿後,又先後在甘肅文化出版社和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了《易經的智慧?經部》、《易經的智慧?傳部》(初出版名《易經大傳新解》)、《在北大講易經》和《老子為道》等。每次發行都是由暢銷轉常銷,近年來又一度脫銷。今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經過市場調研,決定再版。再版之際,又是一次與讀者直接對話的機會。說些什麼呢?還是說說老生常談的《易經》預測吧。
《易經》,以原創的符號(爻)和圖形(卦)為正本,以文字(卦辭、爻辭和傳辭)為副本,是一套完整的符號系統,承載了中華民族原創的思維體系。預測,則是這一思維體系的特色。
如何預測?是運用《易經》原理進行多維度立體預測,還是借用一些占、卜、筮等技法做些平面預測?
其實,世俗流傳的占卜技法,都源於《易經》原創思維體系,原本也是多維度、立體的。但是,一旦偏離了《易經》原理,就只剩下扁窄的平面維度了。這裡,我想以「奇門遁甲」為例,談談我對《易經》預測思維體系的初步理解。
「奇門遁甲」初創時的理論依據,或日原創的靈感,顯然是源於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
何謂群龍?乾卦的「六爻之動」顯示的是「六龍」:潛龍、見龍(或日田龍)、乾龍(或日勤龍)、或龍、飛龍(或日天龍,與田龍對應)、亢龍等。奇門遁甲,則以十天干為群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條龍。然而,十條龍只設計了九個龍宮:乙、丙、丁三宮為「三奇」,戊、己、庚、辛、壬、癸六宮為「六儀」。甲,本為十天干之首,卻無同定的宮,只能藉助於九宮隱遁其形。《說文解字》日:「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或躍、或淵,故無固定之宮。
更巧的是,九個龍宮,只有八個門,這八門即代表人事的開門、休門、生門、傷門、杜門、景門、死門、驚門等。這叫十龍、九宮、八門。「甲」在九宮中遁來遁去,時遇奇門,也常遇無門。這種「無門」,又像禪宗中的「無門關」,找不到門時,像銅牆鐵壁;找到了門時,悄然進了門、過了關,卻全然不覺。比如,學生解一道數學難題,無解時茫然無門;突然間恍然大悟,有解了,難題解開了。思路人了門,進了關,回頭再看,又似乎仍是無門、無關。門在哪裡?在悟中,在恍然大悟之間,故日「奇門」。
「見群龍無首。」見,有可見之義,又有顯示之義。恍然大悟之間即為一「見」之間。善遁者能悟,能悟者才能「見」。用目見嗎?用主觀之「目」,觀察客觀之「木」,木、目為「相」。這只是事物表象,外部形象,初步印象——此時見木只是木,見相只是相;再觀、多觀,便能從複雜的「相」中抽象出某種理來。此時見木不是木,見相不是相;如果再給「相」裝一個「心」字軟體呢?奇了,心中有相便能「想」。於是可以想像、思辨、推理——此時,見木還是木,見相還是相。恍然大悟了,「見群龍無首」了。
哦!原來要用「心」觀。《心經》開篇日:「觀自在。」觀照自己的心在不在,自主的心在,清凈自然;自主的心不在,茫然了,浮躁了,甚至失落、失望了。失掉的是什麼?是自主的我。能在日常生活「觀自在」者是菩薩,菩薩是覺者,名覺有情(菩提薩陲)。覺者時時都在預中,不用測。因為世俗之人畏果,而菩薩畏因。
《說文解字》曰:「覺(覺),寤也。從兄,學省聲。一日發也。」寤,悟也。一覺醒寤,眼睛睜開便能見,見而能發現、發覺。門在哪裡?找到首了嗎?《易》日:「百姓日用而不知。」日常生活中,瞑目而睡叫睡覺,醒時叫覺寤、覺醒,睜眼發覺了才能覺悟。覺從何處來?從遁中來。人睡時在遁,醒來也在遁。機遇良緣時得一奇門——左右逢「緣」,人生得意;遇到困惑、困難時,又覺無門——處處碰壁,甚至失望、絕望。殊不知,無門之處有奇門,只要人生信念中時時主動,積極地「遁」,就能「覺」和「悟」,只要自主、自尊、自信的「我」在做主,人生處處有「奇門」。有門、無門、奇門,都在日常生活中,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
《易經》預測的目的就是為了變「不知」為能知、可知、已知。知,才能明白。人生要明明白白,不要糊裡糊塗。明白人是命的主人,叫慧命。孔子日:「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又說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何為天命?孔子為乾卦寫的象辭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一句又是詮釋「九三」爻的「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何謂君子?「自強不息」者為君子。如何做到自強不息?效法天,「天行健」。何謂天行健?古詩十九首中有《擊壤歌》云:「日出而作,日人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換一個角度來讀:「日日鑿耕,出人井田,作息飲食。」每天日出日人,這叫「天行健」;「日日鑿耕,出入井田」,這叫「君子以自強不息」,也叫「君子終日乾乾」。「天行健」是天命,「自強不息」是人命。不知天命,無以知人命;不知人命,無以為君子。為人君子,則能自強不息,自強不息者,醒時能發覺、覺悟,睡時也叫睡覺,也能覺寤、覺醒。時時在覺中,時時在遁中,時時居龍宮,時時有奇門。在哪一宮、哪一門,其實並不重要,「見群龍無首」者吉,何為吉?「時乘六龍以御天」,何為「時乘」?「君子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時者,時候——根據物候判斷時機;時事——根據事態把握時機。機者,幾也。「幾」的本義為几案。古人坐與卧都在床榻之上,榻上擺一几案。長者憑几而坐,謹慎議事。晚輩遠遠地立於榻下,總覺得長輩們神神秘秘,一定有很多機密。《易?繫辭傳》日:「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現)者也。君子見幾而作……」幾在時中,時在日出日人中。根據日出日人適時作息,生生不息之謂易,息息相關,息息都有「幾」,几几都是門,門門見群龍,自己就是群龍中的一條龍。「奇門遁甲」的九宮格局中,宮宮有龍。龍是誰?龍是自己,又是眾人。占卜、預測,不能做局外人,而要做局內的龍,要隨時定位,明白自己此時此刻是哪條龍。
《繫辭傳》開篇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此十六字講的是「定位」二字。天地,是自然中的天地;乾坤,寓意人之天地:以人身而言,首為天,腹為地。故乾卦以首為象,坤卦以腹為象;從人倫上講,父為天,母為地。故乾卦代表父,坤卦代表母。知天命者,就能找到天地間的人生定位。知幾者,就能找到群龍中「自我」這條龍,並能明白自己何時為何龍——這叫「時乘六龍以御天」。天,指天地。天地為時空,人生各個階段的時空定位就是知幾、知命。既知己命,又知天命。何為奇門?如何遁甲?「見群龍無首」,「時乘六龍」。「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讀到這裡,如有所感悟,請再讀《易經的智慧》,《經部》講的是原始符號的思維原理;《傳部》講的是孔子「知幾」「知命」的哲學思辨;《在北大講易經》描述了「自強不息」之「幾」,自主管理之「幾」;《老子為道》,則圍繞「日益」「日損」和「無為而無不為」講述「百姓日用」的「幾」。
「奇門遁甲」的玩法易學,可預測卻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預測的依據是《易經》的原理。《易經》的原理還告訴我們一件事——陰陽平衡(奇門遁甲分陽遁和陰遁)。陽是對生活、社會、家人、眾人的滿腔熱情(熱情即熱能);陰是理性、理智和謹慎。這也是預測的基本素質。《易》為道德者預、為君子預。這也是我幾十年來最刻骨銘心的體驗。
謹以此序言,與廣大熱心於《易經》的讀者共同體驗,共同討論,懇望指正!藉此,再次向這幾本書的老讀者敬致謝忱!
殷旵
2012年9月於北京中軸線的後花園循禮府雲本書屋
※暴風雨中的海燕:同時代人回憶高爾基
※蔣介石:有中國就有南開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