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三國演義》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悲歌
關 注▲哎呀我的貓呢
解 鎖 更 多 姿 勢
GIF
文 / KELVIN
第一部分:《三國演義》純屬虛構
第二部分:三國根本無「義」
第三部分:三國之後,大漢民族幾乎遭到覆滅。
諸位可以挑選感興趣的部分看看,部分觀點若不苟同,歡迎留言討論。
「文人筆下,切不可信」
「可能也包括我。」
▼
《三國演義》此書第一句話便是「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一句話將中華歷史上下五年前給點破了。每當出現統一盛世時,那就意味著,馬上又要出現亂世了。
羅貫中先生用《三國演義》將東漢末年這一段亂世時期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表達出來,讓中華兒女對這一段歷史充滿幻想和崇拜。可真正的三國確實如此嗎,接下來,由我為大家解讀一下《三國演義》和真正發生在三國時期的歷史到底有何區別。
首先,《三國演義》的雛形是來自於口本,亦就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故事編撰而成的,其真實程度有待商榷。另外我們在讀書時已經知道,《三國演義》是我們四大名著之一,是註明的通俗小說,注意,是小說。但凡小說講述的故事,都不能定性為真實。另外《三國演義》犯了歷史學上很重大的錯誤,就是主觀。《三國演義》是一部煲蜀貶魏的小說,這本來已經存在主觀意識了。這當然歸咎於《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是一個曲折離奇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是故事它就得有主角,有主角故事就必須有反派,有反派就必須要被打敗。
但是,歷史是沒有主角的。每一個登上歷史舞台的英雄,最終都被浪花淘盡,淹沒在歷史的浪潮之中。
再來為《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幾個人物抱打一下不平,首先第一個是「亂世奸雄」曹操。曹操字孟德,花名曹阿瞞。在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描寫曹操因為生性多疑,將別人舉家全宰了,然後留下一句話:寧叫我負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負我。
根據野史記載,曹操確實說過此話,但原話是:寧我負人,休人負我。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加入了「天下」兩個字,雖然把曹操吞吐天地之志的氣概表達了出來,但無形之中給曹操套上了一個「壞人」的帽子。
再來說一下周瑜。周瑜字公瑾,易中天先生說歷史人物都是有形象的,周瑜的形象在歷史上就是典型的儒將形象(還有一個大家猜不到的就是趙雲,也是一名典型的儒將),年輕時與孫策並稱江東二郎,哥倆娶了倆美女,大喬嫁孫郎,小喬嫁周郎。「郎」這個字,在古代是形容一個男人長得好看,儀錶堂堂。可想而知當年在江東孫策和周瑜的人氣。那麼《三國演義》到底黑了周瑜什麼呢?就是氣度問題。
諸葛亮舌戰群儒之後,孫劉聯盟,抗擊北方曹操百萬雄師(雖然說百萬雄師,但這個也是三國演義吹噓的)。《三國演義》里在赤壁之戰這一段講得那是個風生水起,諸葛亮草船借箭,神機妙算,巧借東風,火燒連環船,打得曹操南下的部隊丟盔卸甲。可是在陳壽撰寫《三國志》記載,赤壁之戰大獲全勝,全靠周公瑾的軍事才能,和諸葛亮幾乎是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現在的影視作品但凡講赤壁之戰,就必須和諸葛亮沾邊,可能是諸葛亮神化的形象已經在老百姓腦海里根深蒂固了。但有沒有考慮過周郎的感受呀
另外還說諸葛亮三氣周公瑾,活生生把周瑜給氣得吐血身亡死了。可是歷史上的周公瑾是恢宏大量,心胸廣闊的。你想想,孫策臨死前託付兩個重臣給孫權,並留下一句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一個東吳大都督,英姿颯爽,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英雄人物,豈能被諸葛亮一言兩語給氣死了。
(梁朝偉很有周瑜的風範,氣宇軒昂)
「三國有「義」嗎」
「我認為是沒有。」
▼
受野史下酒影響,從正史和野史中挖掘了一些有關三國的記載,以下觀點請大家輕噴,純屬個人看法。
我們通常都說「三國演義」,但真正的三國有「義」可講嗎?我認為是沒有的。從哪個點來分析,然後我們重新解構一下三國。
首先,我們都知道三國戰火紛飛,是一個紛爭亂世,那麼三國到底是什麼時候亂的呢?有人說是黃巾起義的時候,我認為不是,黃巾起義時大漢還有實力去鎮壓這些反動勢力呢,黃巾起義只不過是一次矛盾激化導致的武裝革命,東漢王朝不是蓋的,當然還有力量去鎮壓。我認為真正亂的時候,是董卓進京之後。各諸侯形成聯盟,討伐董卓,口頭上說的是:匡扶漢室,滅奸剿賊。但心裡頭誰都知道,誰能進京剿滅董卓,誰就有控制天子控制大漢的資本。(因為當時董卓已經控制了朝廷)就是這個時候,漢朝真正開始亂了,各地諸侯擁兵自重,漢朝軍事力量又逐漸薄弱,形成了諸侯割據的局面。
另外,很多人認為東漢末年分三國是因為東漢末年十常侍亂政導致朝政腐敗,導致了類似於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農民起義。但是要注意的是,三國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場由下自上的農民起義,這場戰爭根本就是皇親貴族之間為了瓜分漢朝利益而發起的「不義之戰」。那就有人說了,那劉備呢,一個賣草鞋的最後做到蜀國CEO,三分天下而占其一。首先,劉備不是什麼平頭百姓,按輩分來說皇族他也排得上號,他到處都跟別人講:我是中山靖王之後。這個劉玄德就憑這個名字到處裝逼,跟別人說興復漢室,然後借地盤借兵借將。但是最後呢,多番推(zhuang)辭(bi)之後,在漢中自立為漢中王。重點不在於劉備如何推辭稱王,而是他稱王了(科普:三種地位,「公」、「王」、「帝」)。沒有漢朝的許可,劉備自立為漢王,無論怎麼洗也洗不白,這已經可以定性為是有篡逆之心了。
所以我認為,三國根本無「義」。每一個口口聲聲說漢室忠臣的諸侯,最後都慢慢吞噬著東漢的每一寸疆土。三國演義,純屬虛構。
「漢族悲歌」
「一段導致漢族幾乎覆滅的歷史。」
▼
大家都知道三家歸晉,三國終歸司馬。晉朝統一了三國,我國歷史上又出現了大統一王朝,但很多人不知道西晉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這裡就來說一說,三國戰亂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亂世恐怖之處,就在於烽火連綿,要鞏固地位就必須要打仗,要打仗就必須要死人。根據記載,在三國後期(差不多在鍾會鄧艾伐蜀的時間)中原漢族減少了幾乎超過90%的人口,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數據的時候被震撼了。相當於當時100個漢人,就有90個漢人死了。那怎麼辦呢,人口已經劇烈下降,但還是得打仗啊。那就只能引入邊疆一些少數民族來作為新增部隊,匈奴、羌族、氐族、鮮卑、羯族這些當初被拒於城牆之外的少數民族大量湧入中原,導致了後面五胡亂華。(簡述一下:五胡亂華就是晉朝八王之亂之後,被少數民族侵略中原,導致晉朝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衣冠南都」。)
在大概公元200多年-300多年間,具體年份我也記不住。漢族人幾乎被趕得滿世界跑,本來定都在北方的皇室也要南遷,而從疆外而來的少數民族大多數是游牧民族,他們能征善戰,金戈鐵馬,紛紛建立了自己的部落政權。這個年代,農耕民族那一套玩政治手段的套路已經行不通了,當初風風光光的漢族已經失去了當初應有的華彩和體面。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民族之間的戰爭,其實也是一種融合。比如說諸葛亮南征孟獲,孟獲當時在的地方差不多是在雲貴高原,雲南那地方,屬於南蠻之地,也比較原始,沒有見過高科技的東西。諸葛亮當時帶著軍械過去打仗,孟獲都沒有見過,那就得研究啊,研究出來之後自己就能使呀,所以戰爭其實也是一種交融的過程,只不過是一種比較暴力和蠻橫的融合過程。
五十六個民族,是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孕育出來的兒女,無論歷史如何發展和無情,我們都是生活在神州大地。歷史,我們只能用客觀學習的態度去深挖和研究,而不能用仇恨去制裁和指責。
三國這段歷史可能說三天三夜都說不完,但如果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三國演義》或者《三國志》,然後去分析一下兩者有出入的地方,會很有意思。歡迎大家討論。
TAG:哎呀我的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