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不要被心理學「綁架」!
前兩天讀了一篇文章《請你不要被心理學「綁架」》,感觸特別深,是的!想想我們學習心理學之初是帶著一顆謙卑的心,想去更好地了解自己,改善自己,讓自己過的更好!可是,慢慢隨著知識的不斷擴充,我們了解到了【創傷】【抑鬱質】【原生家庭影響】等等詞語,雖然這些名詞有嚴謹的定義,有明顯的局限,但仍然會被我們按照條條框框安在自己或者別人身上,即所謂的「貼標籤」,比如:
我的原生家庭就不幸福,我有創傷,所以現在才會找不下對象/婚姻不幸
我上次測的結果我屬於抑鬱質,所以我總是這麼悲觀,情緒不好
心理學要表達感受,所以不管對方什麼狀態,什麼情景,自己一吐為快就好
我有心理問題,所以脾氣不好,你就不能惹我
當身邊的人出現...,她的原生家庭一定有問題!
諸如此類的現象,大家有這樣的經歷嗎?其實我也有...
在我剛剛學習心理學時,發現自己的氣質類型屬於抑鬱質,並對此深信不疑,所以經常考慮問題比較負面,並樂此不疲,深陷其中....但我的愛人是一個天生的樂天派,她總是能看到我很少能看到的另一面,在我倆思想不斷的較量中,我開始思考,然後我被自己驚呆了,我突然發現在我內心深處給自己下了個很牢固的定義:我天生性格屬於抑鬱質!所以考慮問題時,會不自覺偏負面,有的時候甚至自己沒感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能驗證我內在的定義是對的。自然生命中的那些陽光、美好會被我直接屏蔽掉,長此以往,我被自己綁架了!
我們經常會說我就是這樣的人,我就應該怎樣怎樣,長此以往,我們哪裡還有前進的動力!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因為證實性偏差的存在,即我們只願意看到我們願意看到的,而自動忽略或者屏蔽反對我們觀點的一面!
比如:當我們給愛人定個標籤「他就是不負責任」,所以,我們會越來越發現他的「不負責任」,而忽略他有「責任」的一面,又如,當我們給孩子定個標籤「孩子多動」,我們會更多看到的是孩子「多動」行為,而忽略孩子「安靜」的行為,而人際互動的原理,他會更容易按照你關注的那個方向去發展,最終成為徹底的「不負責任」或者「多動」。
所以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學習心理學,請記得初衷!我們不是繼承者,而是思考者,這樣可以避免陷入到盲目自信和狂熱追求中,從而能夠看到事實的真相!
下面這段話是《請你不要被心理學「綁架」》中對我感觸比較深的,和大家分享:
我們每個人都複雜到需要自己用一生的時間去慢慢認識,而且正是我們生命中那些還沒有開花結果的「潛質」,讓我們的生命有著不可預測的焦慮和美好。沒有任何的心理學理論可以完全解釋你,也沒有任何的心理學理論應該成為限制你自我成長和探索的枷鎖。所有的理論,都只是我們想要去更加理解這個世界和自己的一種可能性,而你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所有理論的總和。
所以,請給自己一個機會,探索那些未知的自己,生命的精彩剛剛開始!
我是壹家心理孟強
只是一名擁有心理諮詢師證書的愛好者
願心靈成長道路上
與你同行
感恩您默默存在於壹家
如果覺得我們還不錯
請記得把我們推薦給您身邊的朋友哦!
壹家心理
歡迎正在尋找幸福的你回家
關於我們
TAG:山西壹家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