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個壞習慣導致挑食?營養科專家支招讓娃「好好吃飯」!

7個壞習慣導致挑食?營養科專家支招讓娃「好好吃飯」!

寶寶的飲食是健康大事,但是麻麻們經常遇到糟心的狀況:寶寶偏食挑食、邊看電視邊吃、零食不離口……就連寶寶們喜歡的喬治也是個挑食的小朋友?!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不良行為與健康》中提到大約有45%的3~5歲城市兒童有偏食挑食的習慣。

其實這些狀況,都是寶寶沒有正確的飲食習慣導致的!麻麻們該如何糾正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呢?

本周五19:30,Mama 100重量級欄目【專家在線】特邀江西省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 李維君 主任醫師給大家講講如何糾正寶寶不良飲食習慣,在開課之前,麻麻們可以看看小編的劇透哦~

不良飲食習慣影響大,麻麻需重視

一旦寶寶有了不良的飲食行為習慣,可能會對於身心的健康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麻麻需額外重視!

影響生長發育:造成體重低下、生長遲緩、貧血、營養素缺乏等

影響智力發育:可能會導致寶寶認知發育、運動發育、語言發育相對落後

影響身體抵抗力:導致寶寶的營養素缺乏、抵抗力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

飲食偏好作用大,性格情緒也能改?

有研究發現,長期吃素,血中5-羥色胺濃度較高,可使人心平氣和。相反,游牧民以肉類食物為主食,血中兒茶酚胺濃度較高,會使人較容易激動,所以偏食肉類的兒童存在煩躁易怒,這與其飲食習慣有一定關係。

寶寶的挑食偏食是怎樣形成的?

想要解決問題,第一步,麻麻得先了解不良飲食習慣是怎樣形成的↓↓↓

1

家長的不良示範

如果家長不喜歡吃某一種食物,家裡往往就很少買這種食物,可是這樣會使得寶寶很少吃到這種食物,間接造成寶寶偏食、挑食的習慣。

2

食物單調、烹調不可口

如果家長不注意烹調方法,不注意顏色搭配和形狀的多樣化,做得飯菜沒有滋味或缺乏變化,很容易導致使寶寶形成偏食、挑食的行為。

3

添加新的輔食不夠堅持

寶寶對新的輔食接受能力相對較弱,很多家長在失敗一兩次後就放棄嘗試添加,這樣會導致寶寶更難接受這種食物。

4

長期餵食寶寶

在1歲左右,家長就應該注意培養寶寶自己動手吃飯的習慣長期餵食可能會削弱寶寶對吃飯的興趣。

5

邊玩邊吃

寶寶在家常常是邊玩邊吃,邊看電視邊吃,這些玩的樂趣分散了孩子的食慾。

6

過多的零食

很多家長都喜歡用零食來獎勵寶寶,餐前寶寶零食吃飽了,對飯菜自然就不感興趣了。

7

家長期待值過高

很多家長總是認為寶寶吃得越多越好,甚至會在寶寶吃剩飯菜時,強迫餵養,這不僅會降低寶寶對吃飯的興趣,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寶寶害怕進食。

如何甩開挑食偏食的小尾巴?

1、不剝奪偏愛的食物,巧用「食物鏈」

每餐提供的食物中,要有1~2種寶寶喜歡的食物,但量要控制,不要給他足以吃飽的量,然後利用「食物鏈」的方法,在寶寶接受的食物中,逐漸由少至多加入不喜歡的食物,讓他慢慢接受。

2、循序漸進,及時鼓勵

添加寶寶不接受的食物時,要循序漸進,不要強迫,當寶寶開始吃以前不喜歡吃的食物時,要立即給予表揚和鼓勵,強化其良好的進食行為。

3、提升寶寶對食物的好感度

麻麻可以用現成的食材,創作一幅畫;編成一個有創意的小故事;用寶寶憧憬的人或事物加以引導,把寶寶不接受的食物描述成正面形象,提升寶寶對食物的好感度。例如,小豬佩奇中,兔子媽媽就用喬治想成為兔子的夢想與兔子喜愛吃蘿蔔,來改變喬治對胡蘿蔔的看法。

那麼寶寶怎麼哄都不願吃又該怎麼應對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 的精彩文章:

趕時間也買不到的「海鮮年貨」,營養多吃不夠,別雞爪豬蹄強多了
植物基乳酪創造者Kite Hill:風味是首要任務,對植物基與乳品的營養之爭毫無興趣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