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那些事兒
發現思想力 成就影響力
?歡迎收聽精彩音頻?
GIF
今天相信大家都在關注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大規模加征關稅這件事。其實,關稅跟我們的生活關係很密切,經常境外旅行的朋友都知道,由於關稅政策不同,同一品牌的產品在不同國家的售價有時候相差得非常多,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當下海外掃貨族和代購族如此壯大。那麼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關稅的前世今生。
我們今天普遍理解的關稅是現代經濟的產物,是指進出口商品經過一國國境時,由海關向進出口商徵收的稅收。其實早在我國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對國內流通貨物徵收關稅的行為,這是最早的關稅形式。
關稅一詞中的「關」,是指我國古時候水陸交通必經的要道、關口和渡口。顧名思義,古代徵收的關稅,實際上就是對通過關卡的貨物徵稅。《周禮》中就記載了當時周朝徵收的九種賦稅,其中關稅排在第七位。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不僅周朝設立了對外或對部分少數民族的關卡,諸侯國之間也設立起關卡。當時,關卡除了安全邊防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徵收賦稅。
在諸侯列國中,宋國是最早徵收關稅的,宋武公在位的時候,還想把一個關卡的稅收賞賜給功臣,可見當時的關稅已經是筆不小的數目了。
關稅在國外的起源情形也是如此。
國外關稅最早產生於地中海沿岸。當時古希臘地區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商品交換普遍,為了獲取更多的財政來源,各部落、城邦紛紛增關設卡,對進入本領地交易的商人徵收入市交易費或通行費,還對往來的外地商人收取港口使用費。例如,一個從黑海來的商人經過雅典的港口,就得交1%到5%的關稅。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早期的關稅作為一種稅收手段,已經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16至18世紀是歐洲經濟發展的重大轉型時期,資本主義國家加快了對外擴張的腳步。在關稅政策上,各國遵循「獎出限入」的貿易原則,這意味著鼓勵出口而限制進口,儘力創造貿易順差,這也是為了佔領更大的殖民地出口市場份額。這一時期,關稅收入佔到了各國財政收入的五分之四以上,為殖民擴張提供了重要的財力支持。
而到了19世紀下半葉,壟斷資本主義開始興起,維護本國利益的「保護主義」演變成各國貿易政策制定的主要思想,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關稅壁壘與關稅保護的建立。關稅壁壘是指用徵收高額進口稅和各種進口附加稅的辦法,限制和阻止外國商品進口的一種手段,它被認為可以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削弱其競爭力,從而起到保護國內生產和國內市場的作用。因為高關稅像高牆一樣保護著國內市場,所以也被稱做關稅壁壘。
比如美國在南北戰爭期間,為了籌措軍費,就實行了貿易保護政策,其中包括提高了諸如紡織品、鋼鐵、銅等商品的稅率,甚至還廢除了以前的一些免稅政策。到了19世紀末,美國的進口稅平均稅率已由南北戰爭時期的47%提高到了57%,可見當時美國貿易保護程度之高。
一國實行關稅保護,還會引發連鎖反應,升級成為關稅戰。19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使德國和俄國兩國的國家財政深陷困境。為了擺脫這種危機,德國在1879年實施了關稅保護,俄國也以高關稅回擊,雙方關係交惡,且並未給雙方帶來利好。在雙方陷入僵局之時,經過談判締結1894年貿易協定,兩國關稅實現互惠,雙方關係重回緩和"軌道"。
後來由於日俄戰爭的爆發,俄國被迫簽訂1904年貿易協定,雙方關係又降到了冰點。在這場圍繞關稅展開的博弈中,兩國政治、外交隨之發生相應變化,關稅成為了反映兩國關係親疏的"晴雨表"。
20世紀以來,在貿易保護程度提高到史無前例的高度之後,人們開始反思:如何避免關稅保護造成的雙輸結局?為了增強不同國家間的貿易往來,各國之間開始制定各種互利的貿易協定,尋求國際合作。從20世紀上半葉國家間建立關稅同盟,到1947年政府間簽訂關貿總協定,再到1994年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人類社會的這些努力,為實現國家間良好的貿易往來,達成互惠互利做出了貢獻。
只有把握好關稅政策實施的度,才能讓關稅更好地為國家利益服務。這是歷史給我們的經驗和啟發。
領先別人半步,就是這麼簡單,下期見。
參考資料:
武瑞沙.從關稅戰看一戰前的德俄關係.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2015
粟小芳.中西方關稅思想的演進與比較分析.西部財會.2017
祝鳳梧.中國古代關稅漫談.稅收征納.2005
顏錫鈞.我國古代的關稅——海關知識講座第一講.1990
徐信艷 王昉.中西方古代關稅思想的特色比較.懷化師專學報.2002
文案:白帆、常瑋(實習)
音頻:白帆
編輯:郭建偉、馬宇聰
TAG:新華網思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