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藥應該怎麼煎?

中藥應該怎麼煎?

病人運用中藥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醫生的診斷、開方到藥物的配送和煎煮,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病人的療效。在這幾個環節當中,作為醫生最無法控制的就是藥物的煎煮過程。清代醫家徐大椿在《醫學源流論》中即說:「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飪禽魚羊豕,失其調度尚能損人,況藥專以之治病而可不講乎?而煎法失度,其藥必無效,葢病家之常服藥者或尚能依法為之,其粗魯貧苦之家,安能如法制度?所以病難愈也。若今之醫者亦不能知之矣況病家乎?」所以我經常勸病人能自己煎藥就最好自己煎,因為這能使整個治病的過程都處在比較可控的範圍內,並且正確的煎煮方法會使藥物達到最好的療效。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煎煮中藥呢?

中藥在中醫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中,隨著修制方法的變更,社會形態的變遷,煎煮方法也逐漸發生了一些變化。

東漢張仲景編撰的《傷寒雜病論》中就有了詳細的中藥煎煮方法。當時煎藥不以時間為準,而是以煎取藥水的量為度,如:「桂枝湯,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據考證東漢1升為現在240毫升)這樣就避免了火力大小和時間多少造成的煎煮上的差異。其在不同方子,用水量和所煎取的藥量也有所不同。而《傷寒雜病論》中一帖葯的煎煮次數,一般都取頭煎,然後倒出分三次服完。至於火候大小,只有在調胃承氣湯、蜜煎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上重新強調了「微火」,其他一般不做強調。先煎、後下的藥材和後世也略有不同,麻黃、茵陳、葛根、蜀漆等常用先煎法,大黃、芒硝、淡豆豉較多後下。

(宋朝鬥茶圖)

漢代以降,唐宋時期散劑大為流行。宋代風靡一時的「鬥茶」便是以茶末煎煮而成。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便寫到:「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斗歸。」林億等在《新校備急千金要方例》中說: 「後世醫工惟務力省,一切為散,遂忘湯法。傳用既久,不知其非,一旦用湯,妄生疑訝。」這便與當時社會上的習氣相關。龐安時《傷寒總病論·辨論》說: 「近世常行煮散,古方湯液存而不用。」沈括《夢溪筆談·葯議》中也說: 「近世用湯者殊少,應湯皆用煮散。」煮散在宋朝的盛行由此可窺一斑。宋代有多部官修方書,其中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經過數次修訂、增補,堪稱官修方書中的典範。該書中不僅時方採用煮散法,經方如麻黃湯、桂枝湯、白虎湯、小柴胡湯等也被改為煮散劑。如桂枝湯用藥為桂枝、芍藥各一兩半,甘草一兩,但方後注云「上為粗末。每服二錢,以水一盞,入生薑三片,棗三枚擘破,同煎取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將經方改成煮散,基本如此。中藥散劑的流行使得煎法的形式趨於單一,而少有變化。

明清以來,由於溫病學派在南方的逐漸興起,中藥的煎煮方法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因溫病用藥多用一些含有較多揮髮油類的質地輕清的葉類、花類、梗類藥材,所以醫家對該類藥物都不主張久煎,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即指出:「待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煎。」並說入肺治療咳嗽的葯不宜久煎「肺氣取輕清,過煎則味厚而入中焦矣」。「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煎煮時間短,水沸之後即停止煎藥,已成為解表劑煎煮火候的通則。

正是由於煎藥歷史沿革不同,所以很多醫生在對藥物煎法的解讀和實踐上就存在著某些差異。病人也就會遇到不同的醫生被告知不同的煎藥方法。

現代的煎藥方法在古代的基礎上又有了繼承和發展。目前比較通用的煎法是:

一、煎藥容器以沙鍋、陶瓷器皿、不鏽鋼為適合,一般忌使用鐵器。

二、中藥入煎前應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煎藥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葯面2~3厘米,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藥物可酌情增加用水量。

三、煎藥時間應根據藥性而定。一般藥物在煮沸後再小火煎10-20分鐘;解表、芳香藥物(治療外感咳嗽相關藥物)不適合久煎,煮沸後略煮1-2分鐘即可。滋補類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用小火慢煎30~35分鐘,中間需添水防止燒乾。煎藥時要攪拌幾次,每貼中藥一般煎2次。第二煎中藥可以用熱水,煮沸後時間比第一次略短。如果煎的過程中不小心把葯熬幹了,就要把藥材捨棄,不宜再服用。因為藥性已經發生了變化。

四、特殊藥物煎法:

1、 先煎:礦物類、有毒類藥物(比如生石膏、龍骨、牡蠣、炮附子等)要將該葯煮30分鐘後,再加入其他藥物同煎。

2、 後下:後下藥往往易揮發,在一般藥物煎至預定時間時,再加入煎1-2分鐘左右即可。(比如大黃、砂仁、薄荷等)

3、 烊沖葯:用煎好的葯汁沖或者另外用水煮開溶解。(比如阿膠等)

4、 另吞:不入湯藥,等葯煎好了一起口服。(比如三七粉、炮山甲粉等)

了凡說醫公眾號正式開通了,歡迎朋友們關注。本公眾號旨在去偽存真,指迷醫路,開解並傳播傳統中醫藥文化精髓,使中醫學人、病人患者皆能有所得,讓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能攜手前進。

〖 了凡說醫 〗

請關注本公眾號二維碼:

〖 了凡說醫 〗

隨緣診治,請關注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了凡說醫 的精彩文章:

TAG:了凡說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