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甘蔗提取清潔能源雖好,但巴西此舉的代價可能是叢林生態

甘蔗提取清潔能源雖好,但巴西此舉的代價可能是叢林生態

3 月 21 日——世界森林日——巴西聯邦參議院討論了一項新的法案,決定解除在亞馬遜地區種植甘蔗的禁令。27 日下午,巴西環境委員會(CMA)將在公開聽證會上繼續討論這則關於擴大可再生能源電力供應的提案。

巴西社會民主党參議員 Flexa Ribeiro 曾在 2011 年提出這項法案,他和支持者們希望通過擴大甘蔗的種植範圍,用於生產乙醇燃料,並逐步取代該國的石油能源。上周二下午, Flexa Ribeiro 宣布發起新的投票,希望獲得參議院認可。

當天全體會議上,提案引起巨大爭議。根據 2009 年頒布的 ZAE Cana 甘蔗種植區劃分圖,亞馬遜的生物群落不允許種植生產作物。但 Flexa Ribeiro 認為,該項目「不會影響叢林生物」,因為它主要涉及那些已經被人類行為改變的「人類化地區」。

其他的支持者表示,該項目能夠為羅賴馬山地區的居民帶來豐厚的收入和工作機會,參議員 José Medeiros 說,「是時候停止對這些地區的神聖救濟了」。

巴西的甘蔗田(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乙醇燃料和酒精乙醇成分類似,由富含糖類的農作物釀製產生,可作為添加劑加入汽油中製成混合燃料,供汽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使用。由於乙醇燃料對發動機要求不高,當汽油價格較高時,它的成本優勢相當明顯。2000 年到 2007 年,世界範圍內燃料乙醇產量增長了三倍。2008 年,乙醇在全球汽油型燃料中的使用比例達到 5.4%。

2010 年,巴西甘蔗乙醇被美國環境保護署認定為優質可再生能源,在一系列氣候變化呼籲和全球油價走高的大背景下,作為全球最大的蔗糖生產國的巴西,儼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可再生能源經濟體」。

截圖來自巴西甘蔗與農業能源司司長亞歷山大·斯特拉帕松 2008 年演講

在短短 5 年內,該國的甘蔗耕作面積擴大 52% ,乙醇產量增加 87%,出口額快速攀升至近 23 億。

為了維護「綠色能源國家「形象,擴大混合型能源內需,巴西強制居民購買混合動力汽車。根據UNICA(巴西甘蔗產業聯盟)數據,如今巴西的 2700 萬輛汽車中 73% 可以使用汽油或乙醇燃料,此外,該國還有 400 萬輛摩托車。

2007年,巴西政府頒布 Green Protocol Program,確定在 2017 年前將以機械採收全面取代人力收割,杜絕火燒甘蔗田。2009 年,政府根據全國土地普查資料,發布 Sugarcane Agro-ecological Zoning Program(ZAE Cana),將全國適合甘蔗種植的地區劃分成不同等級。在這個甘蔗擴張地圖裡,他們避開了亞馬遜叢林和潘特納爾濕地。

ZAE Cana

然而早在 1970 年就有研究者指出,不斷擴大的甘蔗林已經間接導致了森林破壞。由於巴西東南部甘蔗地價格上漲,畜牧業者將牧場轉讓給糖廠和蒸餾廠,然後向土地價格較低的亞馬遜一帶遷徙,他們開墾了更多森林,用於放牧。2010 年,Novo 等學者對巴西東南部畜牧業者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2014 年,人類學家 Newberry 的一項田野調查也表明,在巴西中部的 Goiás,許多跨國甘蔗企業鼓勵農民在自家土地的河岸保護區中放牧,留下更多的農田用於甘蔗種植。顯然,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和跨國資本的進入,使巴西離綠色發展的目標越來越遙遠。

ZAE Cana中黃色地區包括亞馬遜叢林

Ribeiro 認為,這項法案將為國家生物燃料供應做出貢獻。目前,巴西的甘蔗田約為 1000 萬公頃,如果再增加 1100 萬公頃的土地,甘蔗的產量將會翻倍。據 ZAE Cana 圖譜,目前該國還有 6500 萬公頃的土地可供擴張。

巴西綠色和平組織的公共政策協調員 Marcio Astrini 說,允許在亞馬遜地區種植高收益作物將會排擠其他作物生長,這可能是「森林最大的災難之一」。也有其他參議員認為大規模的甘蔗種植可能會帶來水資源短缺。「今天的巴西,沒有什麼比糖酒廠帶來的犯罪更多。」

儘管當天有不少參議員反對該法案,它依然以 38 票贊同對19票反對被提交表決。事後由於環保機構阻止,法案因審議人數不足被擱置到今天。27 日,如果獲得總統批准,它將再次改變巴西和亞馬遜森林的未來。

題圖來自:Shutterstock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20 萬名在美生活的薩爾瓦多人面臨被驅逐的困境,為什麼?
惠特妮·休斯頓的傳記片將在今夏上映,你有興趣嗎?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