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留煙柳凄迷處 春在梨花寂寞枝
{ 起源 }
花朝節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因地而異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
關於花朝節的記載,南宋楊萬里的《誠齋詩話》謂「東京二月十二日為花朝」。陶朱公書亦載:「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其風俗多是郊遊雅宴,盛唐即有此風,參加者多是些騷人墨客,有時也有親朋好友,在觀景賞花中飲酒賦詩,歡聲笑語,持續不斷。在宋代以前,過花朝節的一些高雅習俗只限於一些士大夫和知識分子之中,在民間並不普及。自北宋開始,其活動又有了新內容,增加了種花、栽樹、挑菜(採摘野菜)祭神等,並逐漸擴大到民間的各個階層。
{習俗}
花朝節在民間也被成為姑娘會,女孩藉此佳節相聚玩耍,互相認識結交朋友。未出閣的女子最愛賞紅拜花神,吃花糕,行花令,祈禱自己像花一樣朝氣與美麗。賞紅一般與拜花神連為一體,清以前貴族士人也賞花剪綵,祭花神,到了後來逐漸變為女兒的專利。
賞花踏青
此間幽人雅士,賦詩唱和,並出郊外各名園賞花。有的花農植花插花載盆景,花市中滿目各色花品。
唐宋時期好雅集,貴族士人郊遊雅宴,於花下設行障坐席,女子游春野步,遇名花則設席藉草,以紅裙遞相插掛,以為宴幄,於亭邊流水邊烹茶對吟,傳花令,抽花簽,鬥草,寫詩,賞花,飲酒賦詩,觀看歌舞,歡聲笑語,持續不斷,落花滿天飛,拂了一身還滿,醉倒於花下,甚是風雅。
祭花神
廟裡燒香或於花樹下祭祀行禮祭拜為花神設神位。女孩們貼紅紙紅線或五彩紙,綢帶在花枝上,即獻給花神的禮物來裝扮花神,憑自己的喜好裝飾花樹打扮的越漂亮者為魁,邊祈福,邊賞花。清顧祿《清嘉錄·二月》:「(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閨中女郎剪五色彩繒粘花枝上,謂之賞紅。」
夜間在花樹枝梢上張掛「花神燈」,燈火與紅花綠枝相映成趣或夜晚聚眾提燈遊行。
{撲蝶會}
宋俗《誠齋詩話》載:「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宋時開封一帶的花朝曾流行「撲蝶會」,是當時民間頗有趣味的遊藝活動。
{挑菜}
採摘野菜(到向外挖菜)《翰墨記》:「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
應景佩飾
簪花:宋《洛陽牡丹記》中寫道:「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不同於剪紙花,而是簪真品,宋代男女最風靡的簪花,戴於頭上。
花勝並相贈:婦女剪綵帛為花插頭。明馬中錫《宣府志》載:「花朝節,城中婦女剪綵為花,插之鬢髻,以為應節。」並且以此紙花互相贈送或以真花贈友。
壯族花朝節
壯族花朝節又稱「百花仙子節」。壯族民間節日。流行於廣西龍州、寧明等地。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舉行。節日里,男女青年彙集在長有木棉樹的平壩對歌。歌中必有歌頌百花仙子的內容。青年男女對歌情深,歌為引子花為媒,在真摯的歌聲中贈花定情,便拋繡球和互贈禮物。所得繡球不帶回家,待日落分手時,掛到木棉樹(民間認為百花仙子常住在木棉樹中)上,以求百花仙子保佑愛情永結,白首不離。
白族花朝節
大理山下的白族人民,則於農歷二月十四舉行「春會」,屆時家家戶戶門前以盆栽花卉搭成「花山」,形成花山櫛比的一條條「花街」,絢麗多彩,蔚為壯觀。古城及城郊的居民和農民身著盛裝走出家門,到大理古城各條街道逛花街,賞花景。
?
傳說
《博異志》載:唐天寶年間一個早春二月之夜,崔元徽於園中品茗賞花,忽見一群容貌艷麗的女子來謁,其中有個小巧玲瓏的姑娘,自稱石氏,但大家都叫她醋醋。女子們稱要藉此地與封姨相見。接著,便來了一位明眸皓齒的少婦,眾人起身行禮,並恭稱封姨。崔氏命上酒菜果餚,盡地主之誼。眾女謝過之後,把盞暢飲,高聲談笑,封姨不意碰翻酒盅。醋醋的紅羅裙被沾污,她粉面含怒,拂袖便走。眾女子相顧驚慌,封姨板起面孔,恨恨地說:「小奴婢竟敢無禮!」夜宴不歡而散。
次日晚,那位醋醋姑娘竟然前來——原來昨晚那些美女皆是花精,醋醋本人是石榴,她們要來人間花苑迎春怒放,可是那位叫封姨的風神出頭阻撓。花精們本想藉機向封姨求情,不料醋醋壞了事。如今眾花精都埋怨她,只好求助於崔元徽,她要崔準備一些紅色錦帛,畫上日月星辰,在二月二十一日五更懸掛在園中的花枝上。崔元徽依言行事,屆時果然狂風大作,可是枝上的花卉有了彩帛,沒被吹落。
當夜,眾花精又變成一群麗人來花園裡向崔元徽致謝,還各用衣袖兜了些花瓣勸他當場和水吞服,崔元徽因此延年益壽至百歲,且年年此日懸彩護花,最終登仙。後來此事流成習俗。由於懸彩的時間安排在五更,故名「花朝。
另明末馮夢龍的《灌園叟晚逢仙女》,講了一個花神懲治惡霸、扶助花農的故事。
大宋仁宗年間,江南平江府東門外長樂村中位名為秋先的老者,他妻子亡故,膝下無兒女,因自幼酷好栽花種果,把田業都撇棄了,專於其事。日積月累,便建成了一個大花園。秋先是個花痴,不僅對自己滿園的花呵護備至,對他處的花木也常常流連忘返。
城中有一名張委的宦家子弟,為人奸狡詭譎,殘忍刻薄,常常和手下一班如狼似虎的奴僕及幾個無賴子弟危害鄰里。一日,他帶了四五家丁及惡少,遊盪至秋公門前。話說秋公正好澆灌完盛開的牡丹,於花前獨酌,不想張衙內破門而入。一番尋釁滋事,最後竟把個好端端的花園子踐踏得只蕊不留,狼藉遍地,還意猶未足。
待風捲殘雲後,秋公走向前,望著滿園的雕殘零落,塵垢沾污,心中頓時凄然淚下。正哭之間,只聽得背後有人叫道:「秋公為何恁般痛哭?」原來是一個女子,年約二八,姿容美麗,雅淡梳妝,卻不認得是誰家之女。秋公將張委打花之事說出。那女子笑道:「我祖上傳得個落花返枝的法術,屢試屢驗。」按照她的要求,秋公取水出來,發現殘花果然重上枝頭,而且各種花瓣色彩摻雜,比從前更好看了。這件稀奇事很快就傳到了好惹是生非張衙內耳朵里,於是再次上門施展辣手摧花,還找借口給秋公套上了枷鎖。
惡少們一直打砸到晚上,忽然捲起一陣風,化作一位姿容美麗的紅衣女子,原來,她就是花仙,只見她長袖翻飛,掀起一股刺骨的冷風,將張衙內一夥像螻蟻一樣吹走。狂風大作,張衙內本人也一頭栽進了沼池...秋公也被從牢獄中解救了出來。
?
小棠
排版|黃文君 審核|蕭臨淵
TAG:上師大海棠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