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龍門二十品》風格與技法解析—最宜初學的《魏靈藏造像記》

《龍門二十品》風格與技法解析—最宜初學的《魏靈藏造像記》

總第1071期;歡迎關注。

魏碑楷書以其風格多樣為當代書壇所矚目。其甚至超過唐楷,成為當代楷書創作取資最為廣泛的學習文本。其技法從生拙到精熟,亦有著廣闊的取法空間,大大拓展了唐楷技法諸家體系的審美成規。在眾多的刻石遺存中,從風格與技法來分析,大致可分為「平城體」「龍門體」「邙山體」「雲峰體」等幾種。其中,北魏遷都洛陽後的龍門造像題記與邙山諸皇室墓誌最為突出。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刊登中國書協第四屆學術委員會委員李庶民的系列講座《〈龍門二十品〉風格與技法析要》。在此講座中,作者將對「龍門體」代表作《龍門二十品》進行風格與技法方面的分析,以期讓讀者對魏碑楷書中方筆一類的風格與技法有進一步的了解。

此文原連載於《中國書畫報》,特此鳴謝!——編者

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曰:「龍門造像自為一體,意象相近,皆雄峻偉茂,極意發宕,方筆之極軌也。中唯《法生》用圓筆耳……《龍門二十品》中,自《法生》《北海》《優填》外,率皆雄拔。然約而分之,亦有數體。《楊大眼》《魏靈藏》《一弗》《惠感》《道匠》《孫秋生》《鄭長猷》沈著勁重為一體,《長樂王》《廣川王》《太妃侯》《高樹》端方峻整為一體,《解伯達》《齊郡王祐》峻骨妙氣為一體,《慈香》《安定王元燮》峻盪奇偉為一體。總而名之,皆可謂之『龍門體』也。」

清方若《龍門造像二十種名錄》曰:「若嘗細審,敢斷《優填王》一種是唐刻,擬易以《馬振拜造像記》。」故現在《龍門二十品》中有《馬振拜等卅四人為皇帝造像題記》而無《優填王造像》。

下面,我們就對《龍門二十品》中的各個作品分別做一下簡單的分析。

|標誌性作品《始平公造像記》

《始平公造像記》拓片局部

在《龍門二十品》中,《始平公造像記》是唯一的陽刻作品。此碑位於河南洛陽龍門古陽洞北壁,刻於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孟達文,朱義章書。其書、刻均居《龍門二十品》之首。

已故著名書家啟功認為:「龍門造像題記數百種,拔其尤者,必以《始平公》為最,次者《牛橛》,再次者《楊大眼》,其餘等之者自鄶。」他在《論書絕句一百首》中說:「題記龍門字勢雄,就中尤屬《始平公》。學書別有觀碑法,透過刀鋒看筆鋒。」啟功所言對我們臨習龍門諸刻石書跡大有幫助。

龍門諸刻石所呈現出的古樸生辣風格,是我們以今天「碑學」的視角對石刻效果所作出的審美判斷。臨習時,在取其恣肆豪邁氣象的同時,還要避免滑入粗俗醜惡之途。此外,不要以毛筆徒事模仿工匠刀斧之痕,而要透過刀鋒窺其筆法,將石刻遺迹作紙上書寫的用筆還原。

方筆重頓、斜畫緊結,是「龍門體」的基本特徵。這在《始平公造像記》中表現得十分顯著和充分。下面即選部分字例,作簡要的筆法分析:

1.橫與豎

「龍門體」的直畫多雄強厚重。橫畫起收多方整,起筆為藏鋒逆入,欲右先左。先向左上方行筆,然後向右下方急轉折鋒重頓,繼而向右側以提按筆法鋪毫行筆,速度不可過快,應以澀取勢,得沉著痛快之意。收筆時,提毫向右下急轉折筆重頓,然後向左上提毫收束。豎畫分藏鋒起、藏鋒收,藏鋒起、露鋒收,以及側入切鋒起筆、提毫懸針收束等數種。(見下圖)

2.撇與捺

起筆以藏鋒逆入與側入露鋒為主。起筆動作及步驟與橫畫、豎畫略同,只是調整了入筆和行筆的方向。撇畫在近收筆處,可順毫行筆,也可逆鋒行筆,以增加順逆、疾徐的變化。收筆時,在漸提漸按或漸按漸提的提按運筆中將鋒逐漸收束提起,以保證收筆處的厚實。捺畫在近收筆處,多有重頓至筆腹處,再按少提多,漸漸收束,出鋒收筆,既有雄厚之姿,又有凌厲之勢。間有捺畫作反捺者,如「奄」字。(見下圖)

3.折與鉤

折與鉤往往相連,如方折鉤、乙鉤等。折筆的轉折處有方折聳肩與折筆暗轉兩種。方折聳肩的用筆是行筆至轉折處時,毛筆提毫挪位上移,隨即側頓重按鋪毫行筆。其轉向動作節奏分明。折筆暗轉則不必提筆移位,而是繼鋒穎中線轉換方向。在轉換調鋒時,除掌、腕運動外,還可以輔之以捻管動作,使方折中具圓轉之意。單一的鉤畫,如戈鉤、直鉤則要在鉤的轉折處重頓疾提換向聚攏鋒穎出之,使鉤端銳出而鉤基敦厚如蓄勢。(見下圖)

4.點與提

點有散點、連點,提有短提、長提。雖然其筆法動作較簡潔,但要認真做到起、行、收到位,不可輕浮荒率。點要有墜石之感。提有起筆藏鋒重頓和起筆築鋒側入兩種,行筆均較快,收筆提毫出鋒,得疾澀、動靜之宜。(見下圖)

當代書法家翁闓運在《談北魏書法》中說:「至於《始平公造像記》,貌似粗壯,體實靈秀,中含行書筆意。但如果不通用筆之意,學不得法,則扁鋒橫拖,寫成木刻之形,學者宜慎之。」

二、最宜初學的《魏靈藏造像記》

《魏靈藏造像記》拓片局部

《魏靈藏造像記》全稱《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無刻石年月。

該碑中有一些很特殊的異體字。當代書法理論家祝嘉認為,《魏靈藏造像》在「龍門」中是最平正的一種,文字在二百以上,最適宜於初學。「最適宜於初學」是說其點畫頗能見筆意,描頭畫角的刻劃弊病較少;而且字數較多(連題額達222字),絕大多數文字保存完整,字口清晰。但說它是「最平正的一種」,則不盡然。這從此碑刻字的橫畫與水平線的夾角明顯大於《法生造像》《元詳造像》等即可得知。「龍門體」中,斜畫緊結是其共性,《魏靈藏造像記》適可作為其典型。

《魏靈藏造像記》帶有濃重的隸意。其用筆方起方收,點畫鋒芒角出,轉折稜角觚突,呈現出方整厚重、恣肆雄奇之勢態。這勢態當然不是毛筆能直接寫出來的。如果強行用毛筆去模仿,必然呈現描頭畫角的弊端。因此,人們對此類作品的學習,主要是師其筆意而非摹其線形。這需要作石刻作品的紙上書寫轉換,而這種轉換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與方法。方筆點線的起收往往是將起收時的藏鋒逆入動作由轉筆改為折筆,即通常所說的由「卷」改為「跪」。行筆則加強頓挫,以澀取勢。露鋒起收與側鋒行筆亦較多,一些豎畫有一拓直下的特徵,但要注意不可只求痛快而呈扁薄之病。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說:「方用頓筆,圓用提筆。提筆中含,頓筆外拓;中含者渾勁,外拓者雄強。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隸之法也。提筆婉而通,頓筆精而密。圓筆者,蕭散超逸;方筆者,凝整沉著。提則筋勁,頓則血融……」臨習者自可體會方筆、圓筆的各自特徵與差異。

《魏靈藏造像記》作為「龍門體」沉著勁重一路的代表,其結構極具特色,斜畫緊結是其基本特點。概括其結字特徵,主要有五點:一是方整厚重,字中滿布;二是斜畫緊結,欹側取勢;三是偏旁穿插,避讓奇特;四是中心凝聚,撇捺外放;五是上密下疏,重心偏高。(見下圖)

總體來講,《魏靈藏造像記》給人一種「欹而能正」的印象。

作者:李庶民

來源:《中國書畫報》。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學書法,太執著於藏鋒和露鋒你就輸了!
董其昌刷寫小行書,真的是太美了!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