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綠媒炒作「在台灣就能入境美國」,遭多方打臉

綠媒炒作「在台灣就能入境美國」,遭多方打臉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最近,有一條消息讓台灣綠媒歡欣鼓舞。

3月23日,台親綠媒體《自由時報》報道稱,台灣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何煖軒透露,華航拓展在美航線時提議美國在台機場設「境外入境審查」,美方相關單位表示接受;報道標題更加直接,稱「在台就可入境美國」。

何煖軒 台媒圖

《自由時報》馬上借題發揮,稱這是美方突破了「外交限制」,讓台灣有望成為美國在亞太第一個設置境外通關的「國家」,也是在所謂的「台灣旅行法」(以下簡稱「台旅法」)後,「台美關係一大進步」、「凸顯雙方夥伴與信任關係」、「希望未來在台灣即可進行美國海關查驗、等同直接入境美國」。

消息一出,不少台政界要員也做了跟進。據台《聯合報》報道,23日,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表示,若美方開放「境外入境審查」,表示台灣在美國心目中是堅實可靠夥伴,是值得慶賀的好消息。國民黨團副書記長曾銘宗也認為,這算是「台美關係」重大突破。

同一天,台「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稱,美國跟台灣,關係將會緊密。「後續的相關行政作業,正與美方積極進行中。」

不過在「興奮」之餘,《自由時報》也補了句:相關細節及時間,都需待美方與台「外交部」、「交通部」等討論決定。

在加拿大、阿聯酋、愛爾蘭等地的部分機場,美國已啟用境外入境審查 資料圖

綠媒熱炒的「美國境外入境審查」(US Border Preclearance),是指在美國境外的機場或港口設立相關入境檢查的設施,像證照查驗、公共健康檢查及農產品檢疫等。

通常,這些程序都得等到了目的地才會進行,設立境外入境審查後,這一過程被提前在旅客登機(或登船、登車等)前。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冗長的入境檢查手續,另一方面還可以使許多沒有邊境檢查設備的機場、港口得以開設國際航線。

公開資料顯示,到目前為止,美國設立「境外入境審查」的國家和地區有:阿魯巴、百慕大、巴哈馬、愛爾蘭、加拿大、阿聯酋。

那麼,離美國在台灣機場開設境外入境審查還有多久?

23日,先前曝出這一「猛料」的台灣中華航空董事長何煖軒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適合發言、不適合發言,好不好,謝謝你,不是不是,我不是主管機關,我不適合發言。」

另外,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游詩雅也表示,「我們說歡迎他們對這個項目感興趣,但是這個項目不是我們負責的。」

據《聯合報》報道,就連台灣「外交部」也表示,這件事情有點誤解,加入美國境外入境審查計劃是台灣的期待,但是美國目前負責相關項目的國土安全部還沒有開放下一輪申請。

桃園機場副經理李建國稱,申請美國境外入境審查,運作、人員進駐、費用分擔等細節都還沒討論。但從軟硬體建設到美方來檢驗,需很長時間。

綜上所述,綠媒興奮了半天,這事卻是八字還沒一撇。

而且,別說美國方面連申請都沒開放,就連台灣網民也有不少人不買在台機場設「境外入境審查」的賬。在「臉譜」關於此新聞的留言里,雖然也有為此而高興的,但罵台灣這是被美國殖民、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留言同樣不在少數。

再說,美國在台設「境外入境審查」,終究是出於美國自身利益的考量。台長榮大學航空管理系教授黃泰林表示,美國政府實施「前站查驗」計劃,是希望將危險阻絕於境外。

黃泰林稱,在「911事件」後,旅行社必須把旅客名單預報給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海運貨物被要求提前一周報關。美國政府甚至在高雄港設置X光機,對赴美貨船做事前檢查。

台政治大學教授黃奎博直言,台灣不可以把這個說成是對「台旅法」的強化,或者是台灣跟美國的「外交突破」。因為說實在,這個既不關「台旅法」,也不關「外交」上的限制。

另據《聯合報》報道,即便真有了「境外入境審查」,通過「美國海關」以後,等於到「美國境內」,旅客不會經過免稅店,機上也不能販賣免稅商品。正因如此,之前曾考慮加入當中的韓國仁川機場就放棄了。

此外,有了「境外入境審查」,旅客可能要提前報到,以完成兩次證照查驗。像先前考慮加入的中國香港啟德機場和日本成田機場就因考慮到機場空間有限、轉機客在本地辦理入境手續可能造成延遲先後主動放棄。

已被改建的香港啟德機場

雖說美國的「境外入境審查」在世界其他地區也有設立,跟台灣地區的「外交地位」沒有關係,但對於美國近期頻頻打「台灣牌」的行為,我國外交部、國防部已在此前表示,敦促美方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以免對中美關係和台海地區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港媒:大陸永遠是台灣真正的靠山和出路
台北市長選舉 台教授:蔡英文把民進黨賣掉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