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找尋缺失了的環境保護教育

找尋缺失了的環境保護教育

春節期間去了趟上海科技館,外面排隊的人擺起了長龍,廣播已經在說要控制人流。排隊的人基本上都是帶著小孩的,可見現在大家對少年兒童的教育都很用心。好不容易排隊進去,裡面各種項目也是人山人海。那些需要預約的項目,幾乎是被秒占名額。

不過其中的蘇州河變遷劇場卻人數寥寥,有人看了一眼就叫小孩走,「這就是蘇州河,有什麼好看的」。是的,這就是蘇州河,但真的沒有什麼好看嗎?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蘇州河的變遷劇場」吧。劇場主要通過動態視頻播放等多媒體技術,讓觀眾看到蘇州河污染的嚴重後果,以及上海治理蘇州河的過程。不過也要吐槽一下那幾個人物模型做得有點嚇人。

蘇州河在上海是家喻戶曉的,作為上海的母親河,在很久以前沿河兩岸曾經錯落地散布著農田、濕地、蘆葦。河水清澈見底,漁民一網收上來滿滿的都是活蹦亂跳的魚兒蝦兒。

後來隨著上海的經濟發展,這些自然美好的東西逐漸被一幢幢住宅、一個個工廠、一根根煙囪替代了。住宅里的生活垃圾,工廠里的工業廢水,煙囪里的濃煙,時時刻刻污染著蘇州河,使蘇州河在不息的流淌之中一點一點地失去了自然本色。受到嚴重污染的蘇州河終年惡臭,魚蝦絕跡,一度成為上海污染嚴重的象徵。

其實自然界中的河流本身都具有自我凈化的功能,其中水的含氧量對凈化有十分明顯的影響。水中的需氧微生物能夠分解有機物,維持著河流、小溪的自我凈化能力。當城市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河流後,有機物的降解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致使需要氧氣的水生生物死亡,河水發黑變臭。

上海市政府處理蘇州河污染治理問題應該是在1998年開始實施,經過近20年的整治,現在的蘇州河已是碧波蕩漾、魚在水中游,鳥在岸旁飛。我記得之前在經過外白渡橋的時候,就感覺蘇州河畔已經改善了很多了。

水是生命之源,對於城市來說,河流就像人的動脈,清澈的河流就如健康的血液一樣,整個城市也會有生命的活力。

就是這樣一個小劇場,其實還是蠻有教育意義的。可是又容易被人忽略,大家似乎都被劇場外面其他的高科技展品所吸引。但是要知道,高度工業化的代價通常是犧牲了環境換來的。

我們不妨細考一下古代的人有沒有環境污染的記載。可以肯定的是有,但不多。大部分是集中在亂砍伐樹林導致水土流失一類的事件。所以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伐崇令》,這個法令就規定「毋壞屋,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 這應該是我國古代最早的關於環境保護的法令了,也從側面印證了環境污染的存在。

古人在農業社會,用的也是天然肥料,這個對環境的污染有限。直到工業革命後,世界人口激增,糧食需求變大。人們開始發明了化學肥料。這直接導致了重金屬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質難以轉化及降解,養分失調,硝酸鹽累積,酸化加劇。

現代的工業化發展更是加速了環境污染,於是我們開始懷念《瓦爾登湖》,城市斬斷了人與自然的紐帶,但我們每個人依舊渴望了解自然,親近自然。

早在197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比利斯宣言》中就指出「從其基本性質看,環境教育對更新教育過程可以做出貢獻」,並在90年代提出了可持續性的教育。當我們現在在建設美麗中國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思考得更多關於環境的問題呢?首要的就是要把缺失了的環境保護教育給補回去,還是那句話,先從娃娃抓起吧。

你可能會喜歡

自然的力量

更多有養分的文章你可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曜龍藏 的精彩文章:

亂彈,從跳一跳想到的排名策略

TAG:九曜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