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的發展超乎想像,甚至能夠預測生命的長度!

人工智慧的發展超乎想像,甚至能夠預測生命的長度!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命周期就開始慢慢減少。

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有一段美好的旅程,但是,往往事與願違,我們無法準確的預測自己的死亡時間。如霍金,如果他能預測到自己的死亡時間,會不會利用僅有的時間做更多的科學探索呢?

但是,最近熊熊聽說,這樣的預測竟然可以實現。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的成熟,人類將有可能預測到自己的死亡時間,而且準確率高達90%。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預測死期」的AI系統,能預測病患的死亡時間,準確率高達90%。

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預測病人去世的時間,聽起來有點荒唐和不可思議,但是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認為:如果AI能實現這樣的功能,對醫生和病人及家屬都是非常有利的。這樣可以讓病人做好充足的準備,不至於由於突發情況而錯過臨終對話,留有遺憾。

「預測死期」的AI系統是根據將近200萬名成人和兒童患者的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加上相關的醫學診斷信息,包括:診斷說明、在醫院的天數、施行的各種治療、醫療處方等,得到一個大數據統計數據。再通過數據收集與系統自主學習機制,來預測病患具體的死亡時間。

研究團隊表示,這套AI系統收集了從發現病症到12個月內死亡的病人數據,他們利用這些數據訓練AI,讓它可以模仿人類大腦神經元的組織方式,因此可以判斷患者3~12個月內死亡的機率。

過去的慣性,因為考慮病患家屬對治療的期待,多數醫師在預測病人的臨終時間時,往往比較樂觀,但卻可能造成預測失准,導致醫師與病患家屬間的衝突。不少家屬跟病患,因為來不及把握相處時間,而心有遺憾。有了AI的協助,就能減少類似遺憾的發生,促進醫病關係的和諧。

這套AI系統,除了提高臨終時間的預測準確度,還能計算出患者接受安寧治療的最佳時機,有助於醫師判斷最適合的治療方案;而對病患來說,更可以減緩臨終前受病痛折磨的程度,家屬內心的煎熬想必也會緩和許多。

"我們希望確保病人在最後進入重症監護室之前有機會告訴他們的家人他們希望如何離開。" 斯坦福大學的科學研究員Kenneth Jung說。

目前,已經有機構在審查該套系統,看看是否能實際應用在個案上了。

其實,不僅如此,科技給我們帶來的驚喜遠不止這些。據悉,今年科技界權威媒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了2018十大突破性技術預測。

1、給所有人的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將隨處可見。前幾年,人工智慧一直是百度、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的領域,離我們很遠。但是,隨著今年雲AI這項技術的開放,正式宣告人工智慧將應用於人們生活的每個方面,不僅局限於科技領域,未來在醫療、製造以及能源等行業里也能全面地推行人工智慧技術,將極大提高各產業的生產力。

2、對抗性神經網路

當你的電腦學會想像與創造,還有什麼是他做不到的?

對抗性神經網路簡稱「GAN」技術,是一種可以賦予電腦想像力的程序。他的運作原理是通過兩個網路的對弈完成的。

這一發明的意義在於:機器能夠將你腦海中幻想出來的物體和場景「畫」出來。例如讓已經滅絕的動植物重新躍然紙上、為安防領域提供更真實的犯罪嫌疑人畫像、幫助人們貼合自身的情況試穿網路售賣的衣物等等。

3、人造胚胎

未來生孩子,可能只需要一顆幹細胞。還記得2017年的「人工子宮」培育的小羊嗎?加上「人造胚胎」這項發明,可能未來生孩子這件事,真的與父母無關了。

英國劍橋大學的胚胎學家們利用單個幹細胞培育出了逼真的小鼠胚胎。沒有用到卵子或精子,只是利用從另一個胚胎中提取的幹細胞。

4、基因占卜

出生做個「基因」算命,就能知道孩子以後會是什麼樣。

「基因占卜」這一技術就是基於大規模基因研究數據的基礎上,對常見的疾病、人們行為特徵、以及智力水平進行預測。這一技術的確極大的造福醫學的發展。例如,那些容易患心臟病的人群在了解自己的DNA後,能夠提前預防。

5、感測城市

給城市裝上眼睛耳朵,和一個巨型大腦。如今,全球很多智慧城市計劃都已擱淺,而多倫多的一個叫 Quayside 的項目,卻希望從頭開始重新設計一個社區,用最新的數字技術將其重建,打破現有的失敗局面。

它以一個巨大的感測器網路為基礎。這個網路將收集各種信息:空氣質量、雜訊水平以及人們的行為等數據。自動駕駛車與機器人快遞員將成為這個城市的一部分。

智慧城市會讓都市地區變得更加可控,將城市的能源、交通和水務環節統一管理。

6、巴別魚耳塞

2017年谷歌發布了一副名叫Pixel Buds的耳塞,可以通過手機即時翻譯。雖然Pixel Buds還存在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但是它還是讓人們看到了巴別魚式科幻場景實現的曙光。用機器代替人力做同聲傳譯這種較高難度的工作,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這樣的設備就能人手一個。

7、完美的隱私網路

過去,如果我們在網路上完成某件事的驗證時,可能會泄露個人信息。但是,目前計算機科學家正在完善一款加密工具,可以在不透露非必要信息的前提下完成驗證。真正的互聯網隱私終於可以實現了。

8、材料的量子飛躍

量子計算機我們都聽過,現在這項新技術給量子計算機帶來了一個新的用途——精確分子設計。藉助這一技術,科學家們能了解分子的各個方面信息並以此開發出更有效的藥物,以及能更高效生成或傳輸能源的材料。

9、實用型3D金屬印表機

現在,3D列印不僅可以列印塑料製品,還能列印金屬?是的,隨著這個「超快速金屬印表機」技術的日趨完善,製作成本越來越低,使用也越來越簡單,「金屬列印」有望得到大規模的實際應用。

10、零碳排放天然氣發電

這是一種針對天然氣發電廠的新工程學方法,將二氧化碳以廉價高效的方式回收再利用,技能節約能源,又避免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由此可見,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時,也告訴我們,在未來,如有你不懂科技,將很難生存,畢竟未來都是高科技產品。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將這篇文章分享出去。

智能機器人熊熊:

專註兒童教育陪伴機器人,開創以智能機器人為平台的能力教育,讓小朋友提前了解機器人智能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能機器人熊熊 的精彩文章:

孩子被遊戲俘虜,該怎麼辦?
19歲少年的超級發明,奧巴馬都親自見了他

TAG:智能機器人熊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