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稻瘟病有望實現快速監測和預報

稻瘟病有望實現快速監測和預報

稻瘟病被稱為水稻中的瘟疫,每年造成的損失足以養活6000萬人口,如今該病害的棘手防控困境有望破解。近日,國際知名期刊《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在線發表了福建農林大學閩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態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宗華研究組的最新成果《群體基因組學研究揭示了水稻稻瘟病菌群體遺傳新特徵》。該研究發現了稻瘟病菌群體受秈、粳稻栽培選擇進化出無性克隆化的不同群體遺傳新特徵,有望對稻瘟病流行成災進行快速監測和預報,並推進基於水稻品種布局的稻瘟病生態防控策略的實施。

「稻瘟病菌」是引起稻瘟病的罪魁禍首。該菌群體結構複雜,毒性變異迅速,一個新的水稻抗瘟品種往往種植3年—5年後便失去抗性,致使稻瘟病大流行。因此,研究明確稻瘟病菌群體遺傳多樣性特點及其產生和傳播機制變得尤為迫切。王宗華研究組在國際上首次利用群體基因組測序的方法,對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地區的稻瘟病菌近百個田間菌株,進行全基因組測序並結合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手段進行驗證,發現了稻瘟病菌群體結構主要受水稻類型和品種的選擇影響,而且會快速進化的群體遺傳學新特徵及其傳播和流行方式,是最終建立稻瘟病監測、預報和品種布局體系的重要進展。

該研究由福建農林大學等單位20多位師生多年合作完成,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峽聯合基金、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等多個項目資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回應輿論請想想心裡有沒有群眾
新加坡研究人員開發出減肥貼布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