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名記:美國變成了俾斯麥時代的普魯士!美國名記:差遠了
俾斯麥時代的普魯士VS現在的美國,誰牛?
答案似乎沒有什麼爭議,當然是現在的美國。德國著名記者約瑟夫約弗發表文章表示,美國就是當年俾斯麥時代的普魯士,利用其他國家之間的矛盾控制全球。
美國人聽了會是什麼反應呢?
俾斯麥
不同意。
倒不是覺得德國記者把美國說低了,而認為對方高估了現在的美國。按照美國著名記者羅伯特.D.卡普蘭的說法:「約弗的這個看法是言過其實的,美國總統不具備俾斯麥那種精細的外交手腕和自制力。」
俾斯麥的名字中國人並不陌生,當過中學生都聽過老師講《世界歷史》,其中「鐵血宰相」俾斯麥是重點介紹的人物,德國的崛起離不開他。很多人對俾斯麥的印象常常只有「鐵血」兩個字,其實他另外一個重要手腕被嚴重忽略了——「節制」。
俾斯麥領導普魯士擊敗奧地利,打敗法國,甚至俘虜了法國皇帝,但只是拿走了自認為應得的利益,沒有得寸進尺,反而化敵為友,主動要求與對方結盟。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這樣評價俾斯麥:「俾斯麥徹底摒棄意識形態的拘束,靈活構建同盟關係,同時又堅決避免與任何一個國家牽連過深。」
俾斯麥時代,普魯士軍隊連續打了幾個打勝仗,按正常邏輯,應該一鼓作氣,繼續擴張,稱霸歐洲。但俾斯麥沒有這樣做,他不是好戰分子,而認為德國應該穩健發展,太快會「扯到蛋」。可惜,新皇帝威廉二世上台後,不理解俾斯麥的苦心,還把這位老臣給擼了,一心想要「陽光下的地盤」,不惜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比俾斯麥和威廉二世,才會更加深刻地理解「韜光養晦」的政治智慧。
德皇威廉二世
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前,美國決策層有一個設想——牽頭建立一個聯盟,就像當年俾斯麥牽頭組建歐洲聯盟一樣。當然了,在聯盟體系內,美國擁有最大的發言權,可以決定權力的分配比例。不少國家帶著「傍大款」的心理加入美國主導的聯盟,但也有一些大國拒絕,比如法國和德國。
對此,美國人埋怨自己總統不會當世界老大,方法粗心粗放,方式簡單粗暴,「不具備俾斯麥那種精細的外交手腕和自制力」。
美國總統們冤死了,不是他們不會做人做事,而是化不開的矛盾決定了聯盟無法完美無缺。那些始終對美國馬首是瞻的國家,多數國力不強,只想跟著老大吃肉喝湯,缺乏獨立國格。一個國家但凡有些實力軍力並具有自尊自強國格,不會對美國亦步亦趨。美國要做絕對的老大,只有一個辦法——用武力統一全世界。歷史上,很多大帝國都想這麼干,但沒有一個成功,比如拿破崙和希特勒。
現在,美國吸取教訓,不再追求武力統一全球,而是通過「合作」的方式治理世界。比如,太平洋美國海軍陸戰隊抽調部分人馬,與菲律賓等國家的部隊混編,通過這種方式,對那些不與美國合作的大國進行「間接遏制」。
美軍太平洋總部想當「南方版北約」
美國學俾斯麥,學到幾成功力?
※該國最高領袖如此羞辱美國總統,除了中情局等情報機構很少人知道
※這國早就有「戰略忽悠局」,還搞出全球第一支數字化部隊,非美國
TAG:這才是美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