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李建民:新時期上合組織面臨哪些新機遇、新考驗?

李建民:新時期上合組織面臨哪些新機遇、新考驗?

上海合作組織即將迎來17歲生日。17年來,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組織積極倡導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有力維護了成員國安全和發展利益,為促進地區穩定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當今的上合組織已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潛力最大的地區性國際組織。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上合組織需要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實現開放共贏和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新機遇

首先,經濟發展動力增強。在世界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的背景下,上合組織所在區域已成為全球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首先是中國和印度經濟作為全球和地區經濟增長穩定器和推進器的作用日益凸顯。據測算,自2013年以來中國經濟已連續5年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印度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保持在15%左右。從長遠看,中印經濟的快速增長必將帶動整個上合組織區域經濟的發展。2017年以來,俄羅斯和中亞成員國已走出2014年以來經濟下滑的陰影,巴基斯坦經濟也進入復甦增長軌道。其次是上合組織擴員盤活了東亞、中亞、西亞和南亞的地緣聯繫,市場和政策空間擴大,各成員國亟待在新的格局下加強發展戰略和一體化倡議多層次、多形式的對接,如果整合得好,未來該地區有望成為亞歐大陸的「穩定錨」和重要的經濟增長帶。

其次,區域合作潛力擴大。擴員後的上合組織內部經濟結構和需求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特點,各成員國面臨更大的合作空間,彼此資源互補性能夠得到更好優化利用,目前上合組織的經濟產出與其面積和人口規模還不對稱,擴大經濟技術合作規模的潛力很大。上合組織內部貿易的佔比也低於歐盟的60%和東盟的25%,區域內貿易投資潛能也有待釋放。總體看,便利化水平不足、貿易成本高是制約上合組織區域內貿易投資發展的主要障礙和直接原因。2017年,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已經生效。根據世貿組織測算,如能提高便利化水平,發展中國家貿易出口平均每年將增加3.5%,經濟產出增加0.9%。《貿易便利化協定》的全面實施可將全球貿易成本平均減少14.3%。加速貿易投資便利化與自由化進程,將能使內部貿易潛能轉化為現實的出口能力和經濟增長拉動力,這對縮小上合組織各國發展差距,謀求經濟共贏意義重大,符合各成員國的利益。上合組織絕大多數成員國是世貿組織成員,在當前反經濟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更需要堅持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如能把握機遇,落實貿易便利化的各項措施,將會帶動區域貿易投資快速增長,前景可觀。

第三,「一帶一路」倡議為上合組織發展注入新動力。上合組織所在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區域。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與「上海精神」高度契合,得到了上合組織絕大多數成員國的認同、響應和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的「五通三同」原則,為上合組織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提升成員國優勢互補和務實合作水平注入了新內涵。「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國際產能合作、貿易投資便利化等優先方向,為上合組織的功能優化提供了抓手,成為上合組織深化區域經濟合作的切入點和增長點。「一帶一路」建設催生的亞投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融資平台,也可為上合組織務實合作提供資金支持。而上合組織在安全、經濟和人文三大傳統領域相對完備的決策、諮詢、研究和交流機制亦可為「一帶一路」提供機制和平台。可以認為,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倡議是互為機遇,相互支撐。四年多來,「一帶一路」的理念和政策已嵌入上合組織,「一帶一路」倡議在上合組織所在區域取得了積極進展。2018年或有望簽署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議,中國同上合組織多數成員國的發展戰略對接合作,已進入從理念到行動、從規划到實施的新階段,一系列大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二、新考驗

新時期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也面臨一系列新考驗。

第一,如何強化自身經濟功能。安全、經濟和人文合作,是上合組織發展的三大支柱和驅動力。但現實中,安全領域的合作更富有成效,經濟合作則顯滯後。一些代表區域經濟合作長期發展方向的貿易和投資合作的制度性安排推動緩慢,實質成果不多。經濟合作模式也以雙邊為主,多邊合作遲遲未能啟動。新時期,上合組織如何通過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實現成員國之間更大程度的經濟一體化,將是對上合組織內部凝聚力的考驗。

第二,如何在「協商一致」原則下保證決策效率。上合組織內部各成員國的產業結構和市場經濟發育程度、對國際貿易經濟合作規則的認知和接受度均存在一定落差。擴員後成員國數量的增加將使上合組織內部利益進一步分散化和多元化,勢必加大利益協調和達成決策的難度。如何在「協商一致」原則下保證決策效率,是對上合組織整合能力的考驗。

第三,如何處理好區域內大國關係。擴員後中俄印三國首次在一個地區性國際組織中相遇,上合組織的國家結構由原來的「2+4」模式變成「3+5」模式。中俄印三國在上合組織的目標定位和利益訴求並不完全一致,如何避免上合組織成為大國競爭博弈的平台,協調好大國之間、大國與中小國家之間的關係,減少政治因素和外部因素對成員國經濟合作的干擾,是對上合組織機制建設和協調能力的考驗。

三、應對路徑

第一,以經濟合作為重心安全與發展相互促進。從長遠看,上合組織需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經濟功能,其重點從聚焦打擊三股勢力、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變得更具綜合性,進一步挖掘成員國間經濟合作潛力,促進經濟合作進入「快車道」。各成員國發揮自身在市場、資源、產業等方面的互補優勢,推動合作從雙邊到多邊、從項目到全方位戰略對接轉變,實現經濟的包容性增長。

第二,加強在區域制度安排領域的合作。落實海關通關、檢驗檢疫、物流運輸、標準認證、支付結算等全方位便利化措施,逐步形成地區經濟合作的有效機制。提高成員國市場相互開放度,釋放區域內貿易潛能,培育和打造區域大市場,建立地方合作機制,創新貿易方式,發展電子商務,積極開展中小企業合作,推動多邊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第三,中俄印戰略三角應為上合組織經濟合作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在上合組織的多邊框架下,中俄印加強合作尤為重要。三國要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和溝通,擱置分歧,深化互信,建立相互諒解、平等協商的新型關係。堅持上合組織「協商一致」的基本原則,即要防止出現一國利用強權控制議程,也要防止藉此頻繁使用否決權導致決策效率下降。在開展合作時可採取先易後難的做法,在利益一致的領域逐步採取聯合行動。總之,三國要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各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帶來更多互利共贏的發展機遇,為地區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利益契合點和合作增長點。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原標題:新時期上合組織經濟合作的機遇、挑戰及應對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黃琲 排版編輯:宗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馬寅卯:道德形而上學的必要性與使命
SpaceX獵鷹重型火箭將搭載特斯拉升空 曾多次推遲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