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協調均衡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面臨哪些重大戰略任務和問題?應當堅持怎樣的目標要求,以什麼路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3月24日,2017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戰略研究」開題報告會在南通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高質量、協調性、均衡性等話題展開研討。
協同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
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地理三大階梯,不同區域之間的資源、環境、交通、產業基礎等發展條件差異較大,地區間發展差距明顯。如何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充分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協同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是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面臨的重大戰略問題。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金碚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現象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補足這些「短板」需要新的發展模式,而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探索在中國具有典型意義。
「當前階段,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核心問題是省市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課題負責人、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首席專家成長春談到。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表示,從協調性、均衡性的角度研究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正是為了解決長江經濟帶發展現實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南京師範大學商學院教授蔣伏心認為,在發展指導思想和理念上,協調性均衡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一個基本要求。從經濟角度看長江經濟帶發展,如何實現發展的高質量同樣重要。低質量的協調和均衡沒有意義,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質量第一、效率優先。
堅持核心要求和理念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國家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時強調的核心要求和理念。長江經濟帶要實現協調、均衡、高質量的新發展,必須堅持這樣的要求和理念,打造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有序、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
重慶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波認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圍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總要求,實現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三去一降一補」,化解產業過剩、重複建設等問題。將產業鏈攀升、核心技術研發、關鍵零部件製造、高質量世界級產業集群建設等作為突破方向和發展重點。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對現有發展布局、結構、體制進行調整,以調整促發展,這是實現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途徑。
成長春提出,針對長江經濟帶日益凸顯的資源環境壓力,要研究如何通過國土空間的優化布局,建立高效運行的生態環境系統、城市群系統、產業系統、交通系統,促進長江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綠色健康、協調有序發展;通過長江經濟帶經濟體系的優化升級、綠色轉型,形成東中西部協調均衡發展格局,培育新發展階段下長江經濟帶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打破長江經濟帶沿線行政區劃桎梏,促進上中下游地區之間切實協作,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消除行政區劃接壤地區的經濟窪地;建立有效的區域協同發展機制,構建上中下游各具特色、錯位發展的產業體系和城市群體系;解決沿江農業地區、生態地區貧困問題,促進全流域的城鄉一體公平發展。
秦尊文表示,長江經濟帶是在國際產業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戰略,必須要實現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對接,這一過程中長江經濟帶各省市要通力協作,實現共贏。以江蘇和湖北為例,兩省具有各自的區位、產業優勢,可通過產業分工實現錯位發展,在合作中取長補短,使各個地方都能獲益。
深化長江經濟帶學術研究
對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問題進行研究,重要目標是服務決策,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路徑。
「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高度複雜的問題,相關研究要在全面性、系統性和鮮明性、創新性之間實現協調。」金碚提出,長江經濟帶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前沿,要將長江經濟帶發展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環境下審視,基於中國發展的總體態勢,明晰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獨特國家使命。在智庫研究中,可從國家層面考慮發展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關注國際前沿,創新思維方式,促進高質量發展。同時,前沿性的研究必須以獨到的方法來描述問題。
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副司長周小棋提出,開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戰略研究,要深入分析長江經濟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借鑒國外流域發展經驗,提出建議;按照共抓大保護的要求,在「共」字上做文章,推進全域合作、協同發展,實現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創新協同發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強政策措施研究,完善法律法規,推進流域管理,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法律和體制保障。
原標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協調均衡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何迪雅 排版編輯:宗悅
※中東經濟發展呈現回暖趨勢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凝聚時代精神力量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