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懂包容與尊重,美國永遠控制不了槍支泛濫的問題!

不懂包容與尊重,美國永遠控制不了槍支泛濫的問題!

這個周六,控槍遊行在美國幾百個城市如期舉行,憤怒的人們抗議政客們對於槍支泛濫的不作為。集會演講當中的一個長達數分鐘的沉默,成為全場最震耳欲聾的吶喊。

她演講總共六分半鐘,除了開頭結尾的幾句話之外就是這個長時間的沉默。六分半,是上個月佛羅里達高中殺手行兇的時間,是十七個花季生命倏然隕落的時間,是演講者艾瑪·岡薩雷斯帶領全場數萬人一起經歷那種恐懼和悲痛的時間。太多的慘劇必須改變,太多的無動於衷必須改變,誰再繼續不作為、反對控槍,就用選票的力量收回誰的決策權。

作為這次遊行的最初發動者,學生代表們以#NeverAgain#的名義集體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站在當中的那個女生就是艾瑪。他們走在了時代變革的前面,他們是未來的主人。

遊行除了獲得已有的全國性反對槍支暴力的組織「Every town for Gun Safety(每個城鎮的槍支安全)」大力協助,還得到各界的財力物力支持,比如好萊塢明星George Clooney、Oprah Winfrey、Steven Spielberg等都各自捐資五十萬美元,企業家Marc Benioff、Eli Broad等各捐助達一百萬,著名橄欖球隊「愛國者」則派出專機接送那些佛羅里達的學生前往首府特區參加遊行,民意大勢可見一斑。

美國的槍支數量比人口總數還要多,涉及槍支的殺人事件和公共場所屠殺事件舉世無雙,要說這些跟槍支沒有關係、全是人的問題,任何一個智力正常、良心未泯的人都不會相信。

僅僅在2018年的頭幾個月,持槍犯罪已經遍布全美。在下面的比較圖上,美國以最高的持槍率和槍殺人數自成一派,跟其他國家形成鮮明的對比。

然而關於槍支管理的辯論經年累月沒有下文,一直不能形成像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其他西方發達國家那樣行之有效的槍支管理共識,反而南轅北轍,在每次惡性屠殺案件之後都陷入「以槍制槍」的邏輯,似乎讓更多人擁有更多的槍、用恐怖制衡的方法才能解決問題。

這種匪夷所思的邏輯,是因為美國槍支協會(NRA)主導了關於槍支問題的敘事,很多政客都要討好NRA,甚至不敢跟其捐款劃清界限。而NRA有如此大的政治影響力,則是因為會員眾多,有五百萬之眾,並號稱代表全國的所有持槍者說話。為了捍衛槍支文化、並在這個幌子下捍衛槍支企業的利潤,他們常用的尚方寶劍就是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公民的持槍權不容侵犯。相應地,在民間他們渲染對於槍支的迷戀心理、渲染社區環境的不安氣氛,在立法上他們用金錢綁住政客們的手,拒絕提高購買槍支的門檻、拒絕建立全國性的跟蹤資料庫、拒絕剝奪有暴力傾向者和精神不健全者的持槍權,等等。

這都是基於NRA自說自話的邏輯,並不符合真正的事實,問題在於他們主導話語權。美國的擁槍者有將近八千萬之多,NRA的會員只佔其中的7%,然而多達40%的人都樂於接受NRA的邏輯,其中多數都是保守黨支持者。這隻能是一種文化性的傾向:思維保守的人更易於以一種敵意的角度去理解世界,同時又有一種部落思維模式,使得他們對「自己人」的話容易深信不疑。NRA把控槍故意混淆成禁槍,因此,全社會對於管控高效能自動武器的呼籲,到了他們嘴裡就成了「政府要收繳我們手裡的槍支」,從而遭到NRA支持者的抵制。

其實就連作為護身符的第二修正案,也不是NRA口中的那個意思;我們應該知道所有的權力和自由都是有邊界的,美國憲法從來沒有像NRA宣稱的那樣,給予任何人某種不受約束的「天賦槍權」。事實上NRA贏得主導權靠的不是邏輯和真理,而恰恰是狡辯和謊言。在民間,他們通過提供槍支和傳播恐懼,起到了事實上的助紂為虐作用,使得暴力動機更多地成為具體的暴力行為、使得暴力行為的潛在傷害成倍成倍地放大。

有人甚至說NRA是個恐怖組織,是美國國內民間最大的恐怖來源,倒也是話糙理不糙。

今天的遊行集會上,一位學生代表Sarah Chadwick在演講中亮出了一個標價一美元零五分的標籤,那就是該州共和党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從NRA接受的政治獻金平均到全州三百萬學生身上之後,每個學生的價值。一個多月之前十七位戛然而止的生命,他們總共只值17.85元。在上個月學生們與這位參議員的電視直播對話中,學生代表Cameron Kasky質問盧比奧:「你能否向在座的各位擔保不再接受NRA的政治獻金?」盧比奧含糊其辭,不敢表態,只一個勁堅持說:「我支持第二修正案,我向支持我的理念的選民負責。」

如上面提到過的,NRA已經從早期的興趣協會,轉變成今天以軍工企業為利益攸關者的促銷組織,像其他的商業銷售計劃一樣需要營造一種文化。奢侈品銷售商希望營造一種雞湯文化,保健品銷售商希望營造一種孝道文化,微商訓練營希望營造一種獨立文化,而槍支銷售商希望營造的是什麼樣的文化呢?就是要把美國特色的「槍支文化」世世代代傳揚下去。

在美國立國之初,槍支文化的初級階段,人們的生存環境險惡,需要持槍自衛,還要在一片混亂里開墾土地、建造城鎮、維持治安。槍支文化的根基就是建立於這種充滿敵意的環境、以恐懼為基本的心理因素。幾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見證者訴諸恐懼本能的仇恨言論,佛羅里達情人節屠殺案的兇手,其社交網路和言論就充斥著仇恨言論。從文化符號的角度分析,槍支的首要功能並不是「保護」,而是「攻擊」,是「絕對權力」的代言人。

槍支是與男性文化形象的攻擊性質、暴力性質、霸權性質息息相關的,在檢討槍支文化的時候,必須看到它的男權文化基因和恐懼本能驅動。因此,女權主義者們往往對槍支文化感到深惡痛絕。經歷這樣遊行之後,樂觀地看,一些控制自動武器的政策可能會出台,比如限制高效率步槍、提高買槍的門檻、禁止暴力前科的人持槍等等。然而,對於槍支文化的冷眼審視和抵制,卻需要漫長得多的時間,等等全社會的平等平權、包容尊重意識更加普及。

本文系加拿大必讀評委會稿件,作者阿倫

【魁北克、安省歡迎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加拿大必讀 的精彩文章:

加拿大華人區10分鐘3車闖紅燈,引發爭議!真相卻讓人意想不到
加拿大華人夫妻花80萬蓋新屋,沒想到蓋好後估價達220萬!

TAG:加拿大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