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AI 被應用到了豬臉識別上,農業管理越來越講究精細化

AI 被應用到了豬臉識別上,農業管理越來越講究精細化

據《廣州日報》的消息,上周一支掌握豬臉識別技術的團隊已經入駐廣州種業小鎮,其研究成果將應用於養殖管理、食品安全等領域。

截止周四,全國已有 1692 個養豬場的168821 頭豬參與了豬臉識別體驗。據該項目的專家介紹,「人工智慧可以打通基因、營養、疾病、環控、管理五大核心要素之間的數據連接,精準定位關係,實現精準的養豬生產」。

豬臉識別技術(圖/廣州日報)

AI 和大數據技術現在對於農場、牧場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全世界的試驗者們都在討論著如何才能將人工智慧和面部識別嵌入我們的生活中。

比如 Evergreen FS 長青,美國的一家提供農業計算技術的合作社,通過應用 AI 分析代替肉眼來發現農田裡正在發生的緊急情況,如農作物真菌的生長和缺水。儘早發現這些疾病可以在減少損失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碩士 James Paterson 與 Benji Meltzer 合作建造了強大的無人機,農民可以通過鳥瞰來監視農田,並用計算機解讀從衛星和無人機獲得的圖像。這項技術可以呈現出長期的生長趨勢,以幫助獲得更詳細的信息,優化作物產量並降低成本。

全球食品巨頭嘉吉也在今年 2 月開始對奶牛進行面部識別技術試驗,通過使用臉部識別來追蹤牲畜的行為,飲食習慣和整體健康狀況,並且直接向農民發送即時警報。

嘉吉的奶牛面部識別(圖/cargill)

農業一直是關係到各個國家安全的基礎產業,新技術或許會讓一些技術推崇者對未來更加樂觀。

商業諮詢公司沙利文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考慮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城鎮人口的持續增加,豬肉的市場需求將繼續上漲。到2021 年,中國的豬肉消費總量預計將達到5,887 萬噸。

面對國內龐大的需求和並不集中的養豬場分布,通過使用美國農業那種自動化、高密度的規模化養殖方式是一條正在進行的道路。而未來對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探索,將會加快中國的生豬產業的行業結構優化和市場整合。

繼網易 2009 年發展「生態養豬」,丁磊把「未央豬肉」帶到去年烏鎮的互聯網大會後。阿里巴巴發展了自己的人工智慧終端「ET 大腦」,進行針對養豬管理的研發和訓練。京東在去年也舉行了一場「豬臉識別」AI 比賽。互聯網大咖和企業的紛紛加入,使中國的生豬養殖業彷彿迎來了自己的「風口」。

阿里智能養豬宣傳標語(圖/搜狐)

但豬臉識別及其所代表的農業 AI 技術在大規模應用中也面臨著問題,在知乎上有一條提問,「如何看待京東金融 JDD 大賽今年舉辦的豬臉識別比賽?」

京東金融的官方賬號在回復中表達了一些困擾,如豬的生長周期短,外貌變化快,識別難度高且因為很難長時間正對鏡頭,數據採集難度高。還有一個問題是,目前缺少不同品種的豬在生長中體型變化的數據進行參考。

不過對於一些科技企業來說好消息是,在數據採集中侵犯隱私的困擾將不會在養殖業發生。

也有一些觀點對這項技術未來的發展表達了隱憂,如美國科技媒體 Gizmodo 的一篇文章講到,人工智慧監控不僅增強了人類執法的能力,而且正在重新塑造公司處理牲畜的方式,進而改變了我們的食用行為。

題圖為 Gravity Falls 來自:Giphy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HomePod 正式發貨,它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Sonos 怎麼看?
2017 年愛奇藝獨播了一半的網劇,但效果如何還不確定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