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美文物之「螺鈿」:給我光,驚艷你的視覺

最美文物之「螺鈿」:給我光,驚艷你的視覺

螺鈿一詞,許多人並未聽過,不過根據考古發現,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開始製作此類藝術品了。

「螺鈿」一詞,「螺」是指海貝殼;「鈿」,是指鑲嵌之意。

所以螺鈿就是一種把螺、貝等軟體動物的體殼切割打磨為薄片,拼組為花草、人物、鳥獸、山石等紋樣,鑲嵌於漆、木器表面的裝飾技法。

最美文物之「螺鈿」:給我光,驚艷你的視覺

最美文物之「螺鈿」:給我光,驚艷你的視覺

最美文物之「螺鈿」:給我光,驚艷你的視覺

此類文物初看色白而平平無奇,一旦見光,便會流光溢彩,令人神馳目眩。

器物一經螺鈿裝飾,其表面便會絢麗奇幻、光華可賞,來自天然產物的斑斕色彩,螺鈿外觀天生麗質,具有十分強烈的視覺效果。

最美文物之「螺鈿」:給我光,驚艷你的視覺

因此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傳統裝飾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漆器、傢具、樂器、屏風、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關的工藝品上。

通常採用的品種有螺殼、海貝、夜光螺、三角蚌、鮑魚、硨磲殼等。

所用貝類貝齡越長,則其效果越佳,因其具有結構精密、軔性較強、色彩繽紛而且多變的特色。

而這其中尤以夜光螺為最,因為它在夜間能發出五光十色的光澤。

最美文物之「螺鈿」:給我光,驚艷你的視覺

清,黑漆鑲螺鈿龍紋盤

螺鈿雖源於商代,但直到盛唐,工藝才發展成熟,但是由於歷史久遠,這一時間段的器物能完整保存下來的,實為鳳毛麟角。

最美文物之「螺鈿」:給我光,驚艷你的視覺

唐代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現藏日本正倉院

最美文物之「螺鈿」:給我光,驚艷你的視覺

唐代螺鈿鑲嵌樂器 現藏日本正倉院

到了宋元,螺鈿工藝大為流行,鈿片周圍嵌加以金銀絲,不僅使螺鈿嵌結的極為牢固,而且色彩也更加富麗多樣。

漆器到了明代,開始繁榮發展,宮廷造辦處內專門製作御用螺鈿器,數量眾多,品種豐富,小到瓶、盒、杯、盤及文房用具,大到傢具等無不用五彩繽紛的螺鈿鑲嵌而成的山水人物、花鳥魚蟲等圖案來裝飾。

最美文物之「螺鈿」:給我光,驚艷你的視覺

清,紅漆鑲螺鈿團花紋攢盒

清代,螺鈿迎來了發展頂峰,乾隆盛世,高宗審美繁瑣,除卻點螺鑲金銀片的裝飾之外,還有翠玉、象牙、彩石、珊瑚等,極為奢華,故而又稱「百寶嵌」。

明代的《髹漆錄》里寫有薄螺鈿的製作工藝:「百般文圖,點、抹、鉤、條,總以精細密制加如畫為妙。」

最美文物之「螺鈿」:給我光,驚艷你的視覺

大意為:為了拼貼為各式圖案,螺鈿片需加工到薄如蟬翼,為了拼接至天衣無縫,邊緣還要加工為:「點、抹、鉤、條」等各式形態,以使螺片銜接流暢自然,色彩搭配完美。

為了使木器不開裂,還需要反覆刷厚厚的生漆,將螺鈿片和木材間的縫隙都填滿,再將漆器一遍又一遍打磨,這樣,一件色彩斑斕器物才能趨於完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洗劍讀史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中描述的避火罩,源於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避火衣
鄭成功收復台灣才三個月,就因奶媽生下兒子的骨肉而活活氣死

TAG:洗劍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