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代想拋棄你時,不會和你說再見

時代想拋棄你時,不會和你說再見

歲月無情

 大時代

鄭少秋 

00:00/04:52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裡面說大潤發創始人離職時說: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說的是大潤發在零售行業是一個號稱19年不關一家店的傳奇商場,在商場這個領域裡,沒有任何人能打敗它,包括沃爾瑪/家樂福,但是很可惜他敗給了這個時代,被阿里巴巴收購,高層集體走人。除了大潤發,還講了很多跨界競爭和歲月迭代導致一大批人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淘汰的例子。

裡面有句很煽情的話,「含辛茹苦數十年,一眼望去換青天。」讓人一看就很是唏噓。

大概就是近兩年吧,這樣的文字越來越多。會經常被迫感受到一種「莫可名狀」的焦慮。這些焦慮可以在任何時段被觸發,也能在任何時段被放大,但是我根本無力將其消除。

我很清楚的知道,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受,總歸有一個「根源」。

但是,這個根源到底是什麼,又怎麼去解決掉,卻始終沒有找到合理、合適、令我自己信服的答案。

最近兩天,似乎突然明白了,之所以焦慮,大概是因為我目前的生活和宣傳中的時代距離有點太遠,我的人生太故步自封、可圈可點了。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而我又太按套路出牌了。變成了是一個裝在套子里的人。

01

當時,我對這個新鮮事物很是嗤之以鼻,我一直不明白,這個東西它出現的意義和價值在哪裡。

要說娛樂,我是個不玩遊戲的人;要說接收動態和信息,我有人人網和Facebook;要說社交和溝通,我也已經有了郵箱、手機、微博和QQ,他們完全可以覆蓋我全部的社交和工作;要說可以節省話費,當時移動還有一個飛信,可以解決不少問題。

而且,微信里直接對著手機語音對話,我覺得這簡直就像個神經病一樣。#有問題需要探討,既然可以語音,為什麼不幹脆打個電話呢?!#

我一直沒有下載過微信,也一直沒有使用過。我從心底里認為,這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軟體,而我,確實不需要它。

後來,被越來越多的人問「你的微信號是什麼?我加你個微信。」或者,「你微信多少,我們拉一個微信群吧」。面對這些,我都會禮貌地告知,我並不想使用微信,然後拒絕。

直到有一天,因為工作需要,我要聯繫某個人,這個人沒有電話、沒有QQ、沒有郵箱,只有一個微信號。我才不得不申請了個賬號。本來以為申請了和他說完事情就結束了,被想到剛剛登陸上個人的微信立即被很多朋友加了好友,然後被拉入各種各樣的親友群、同學群。

看到裡面各種各樣的人在群里熱火朝天的聊天,我才恍惚發現,原來,每個人都開始使用微信了。

我後知後覺地感受到了一種來自他人的力量。微信就這麼被動的嵌入了我的生活,只因為它前期積攢的用戶足夠多,而且我又需要和這些用戶聯繫,所以就只能通過他們都熟悉的工具。所以,即使我本人再不認可這個東西,也就這麼被「他人」綁架了。

事實上,當我真正開始使用微信的時候,我也漸漸體會到了它的便利和實用。只不過,這個時候已經算是落後於時代,也錯過了微信自媒體的第一波機會,比如,微信公眾平台。

說到這裡,似乎就是一個宣傳的版本,按道理來說,我應該痛心疾首,無比焦慮。因為我的固執,我沒有跟得上時代的腳步,錯過了很多機會,我應該立刻反省、然後改變,打造出一個積極上進再也不故步自封的形象。

然而事實是,直到現在,我依然覺得,我不玩遊戲,不太發朋友圈,微信在我的生活中很不必要,我常用的聯繫和社交方式依然不是它,被迫使用,依舊是被綁架的。

這,依舊是我最真實的想法。

02

今年春節,帶娃回了老家。

關於春節,應該每個家庭都有很多非傳統但是卻根深蒂固於自己家族的「節目」。比如貼對聯、拜年及走親戚等等。比較碰巧的是,我和老公兩個家庭的「固定節目」都是年初二要去姑姑家聚一天,花時間聊聊天吃個飯。這樣的慣例在我們兩家都堅持了20多年,似乎已經變成一個雷打不動的事情。以至於,我和他都潛意識地默認這是永遠都不會變化的。不然咧?年初二除了去姑姑家還能去哪裡?!

想想結婚頭兩年,我倆還經常因為這些「固定節目」的時間衝突橫眉冷對、異常糾結。幼稚地爭執「到底是去你姑姑家還是我姑姑家?!」那個時候,每個人都堅定地固守著自己的慣例,像是守著自己的陣地一樣執著守著這些貌似永遠都不會變的東西。

然而,今年初二,我們倆同時被放了鴿子。

原因其實很簡單,去年一年,兩個姑姑家裡都發生了一些變化。因而,這個持續了N年的事情看起來可以長期持續的事情,在我們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戛然而止。

03

老公總說他自己是個念舊的人。

每次回老家路過濟南,他都要和我像模像樣地絮叨一番。「老楊家的爆米花你還記得吧?那個72路是不是可以從你單位直接到達銀座啊?對了,5路公交是不是那種雙層的巴士?你還記得我在銀座給你買過幾個獼猴桃吧,那時候不叫獼猴桃,叫奇異果,可真是貴啊.....」每次回憶起來都津津有味、繪聲繪色。每次看著他興高采烈地回憶,都彷彿感覺在濟南生活了8年的人並不是我,而是他。

然而,我卻一直很少配合他的這樣的回憶。倒不是因為對濟南沒感情,而是覺得他所回憶的「美好」其實只是過去記憶中的一些錯覺。

人的記憶都是有偏差的。他習慣於記住美好的事情,而我恰恰是個只擅長記住不好經驗的人。

面對同樣一個事情,我和他的關注點就完全不一樣。

他渴望重複,認為發生過的事情,產生的經驗是確定且可靠的,可以依靠經驗去應對問題。而我因為記住的全是犯的錯誤,所以一直想著的就是這次應該怎麼變化,堅決不能再犯同類的錯誤。不同的思維方式,應對方式完全不同。

那麼,問題來了,你覺得我們兩個哪個過得更好?

事實是,因為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彼此牽絆,生活質量沒有差別。

04

世界上的事情,本不是一個「好」與「壞」就能完全區分的。當前的話語體系決定了大多數的人都只能在宏大的宣傳裡面做一個接受信息的螺絲釘。但是,如果接受了大量的信息,除了焦慮沒有對你產生一點點價值,那麼,還是希望你能遠離這些紛繁的信息,自主選擇輸入一些能穩固你的世界的東西。

2018的年度計劃裡面,涵蓋了閱讀和學習。第一個季度馬上要結束了,雖然公號更得不勤,但我的計劃執行的還算不錯。

除了日常的工作和親子陪伴外,電影集中看了3部,書讀了4本,目前還有一本在讀,遇到了兩本特別好的,以後會單獨推薦下。線上課程完成了兩個,還有每天堅持45分鐘練英語口語。

時代並沒有變,我也沒有變,然而在我有選擇地去自主輸入的過程中,我逐步脫離了之前感覺到的那些焦慮,或者說是,通過更加豐富的常識去理解了之前沒有理解的東西,因而感覺生活更加寬闊和平坦了。

我發現,我們每個人的終點其實是一樣的,都是從A走向B,差別不過是每個人選擇什麼樣的道路走完這一生而已。

我的選擇是,我靠著自己的能量,一邊觀察、一邊試探、一邊享受,一邊思索,一邊犯錯、一邊改正。

匯成一句話就是,該什麼走,就怎麼走。

看上圖

,有沒有覺得,遇到了世界上最美的笑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obei的月亮灣 的精彩文章:

TAG:Hobei的月亮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