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的大學故事四:第二次的大學夢被老殷拉黑了

我的大學故事四:第二次的大學夢被老殷拉黑了

原標題:我的大學故事四:第二次的大學夢被老殷拉黑了



(大哥給我保存的剪報)

老殷就是把我招到報社的軍代表殷勤。他前幾年故去了,八十有六。說起殷勤我總是百感交集。沒有他,我可能就下鄉當農民去了,要麼,就在一個小工廠幹活。也因為有了他,我第二個大學夢破碎了。


第二次的大學夢,發生在1975年。之前,我還相信報社勝似大學的說法,書看多了,時間呆長了,開始覺得報社的天地還是有點小,應該找一個地方好好深造一下。那個時候,高校也逐步恢復正常了,廢除了考試製度之後,上學名額基本是由部門分配基層推薦,學員來自於基層諸如農村公社工厂部隊等,也就是所謂的「推薦上學的工農兵學員」。1974年,報社有兩個和我同期入社的年輕人被推薦上大學了,理論部的楊亮瑜,進了中大的哲學系。青少報的張庭春,進了中大的中文系。1975年,又有中大入學指標了,這回是歷史系,我很感興趣,積極申請了,希望能夠被推薦。可是,第一輪的審查我就被刷下來了。我很納悶,因為這次報名的人不多,我覺得自己也夠條件。我偷偷去問了一下報社的團支部書記劉曉榕,她說本來夠條件的,可是,老殷覺得你還是不夠成熟,拉下來了。


那一年,政文部的張成華去了中大的歷史系。


其實,關鍵時刻遭受打擊不是第一回了。那一年我還有一個機會,要隨團去韶山採訪,這是我作為記者第一次的出省採訪。我的出訪計劃做好了,據說車票都準備好了,臨時又被攔下來。我覺得好奇怪,一問,說這是老殷的安排。老殷說了,小黃外出採訪喝醉過,出洋相了,這樣的同志怎麼能夠去採訪毛主席的故鄉呢。我覺得委屈極了。有一次我和陳鐸去番禺鄉下採訪,午飯時候喝了一點當地的米酒,可能喝高了渾身不舒服躺在辦公室的長條椅上聽座談會。回到報社估計陳鐸嘴多說話說漏了,被老殷聽到了,或者,有人給老殷上了眼藥了。於是,我落下了工作喝小酒出洋相的標籤被取消採訪毛主席故鄉的資格了。

遭受打擊的反應是什麼?那是一個沒有選擇的時代,你只能默默忍受,如果要掙扎的話,那就努力學習外語,再就是勤奮讀書寫作。可是,到了那個時候,思想不同感情不同,寫出來的東西很難發表。章以武仇智傑看到我的作品都很擔心,家裡的大哥二哥也看過,同樣擔心。我說,發不發無所謂,就是要把心中的鬱悶抒發出來。


我從校對組回到編輯部,先後呆過幾個地方,最後,落腳到三版,負責科普欄目。我知道這是一個很邊緣化的地方,當然不開心。這個時候從日報來了一位新領導,他叫姚北泉,他的一席話打動了我。我在罈子上給《媒介》雜誌寫的「現在可以說了」有這麼樣的回憶:


老記者姚北泉看到我在辦很邊緣的科技欄目不開心,對我說,其實,做文字記者的話,最好是做專欄的記者,可以有深度,發展的下一步就是當專欄編輯,專欄編輯的再下一步就是雜誌了,編輯所謂的同仁雜誌,可以說是文人最好的選擇了,當然,做這種雜誌光花錢不行,如果還能掙點錢,自己養活自己,這簡直就是理想境界了。


我開始認真對待三版的專欄文章了,除了編資料,也開始外出採訪,漸漸地那些科普文章跳出原來的豆腐塊,成為大文章,同時,也開始顯示我的寫作能力了。最初,三版的版主曾繁光給我一個筆名,叫做「朱燎」,我一看就笑了,那不就是「資料」的意思嗎。我嫌「朱燎」不好聽,就改成「未燎」家裡人問為啥叫「未燎」,我說就是革命尚未成功的意思。我就是用這個筆名寫小說,寫科幻,寫遊記,出版專集的。1977年總理過世一周年,我寫了一首詩,老殷看到了,做了很大的改動發在四版,署名就是「欽少」,意思是「青少報」。


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一直努力想回四版的文藝組工作,但沒有機會。等我詩歌發在四版,我已經無心回去了。那個時候冥冥之中覺得,我的心在遠方。


你恨老殷嗎?不久前有報社朋友聚會,有人這樣問我。我說不恨,真的。他在我心目中始終是一個嚴父的形象。雖然,我剛進報社他就批評我「既不紅也不專」的灰色狀態,因為我是唯一一個每天早上不掃辦公室不打開水且堅持不交入黨申請的人。他隨時警醒我們的學習和工作包括日常生活。辦公桌上放置檯燈,不行。辦公室的燈泡帶上裝飾性的燈罩,也不行。絕對不允許半點浪費和花里胡哨的小資情調。他就是這麼個人,絕對的正直,絕對的原則,絕對的軍人。他的所作所為可能讓人難以接受,但說到底動機非常單純,就是為了年青人的健康成長,一種在他的毫無私心的邏輯思維下的成長。


說起報社,我會不由自主想起老殷,正如他也會不時提起我,在許多聚會場合,他說當年灰調子的小黃也是報社的人才嘛。四十年前自從走出報社所在的西瓜園,我再沒有見到過老殷。我想,這是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黃升民簡介


黃升民,廣告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中國廣告博物館館長。任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北京哲學社科基地首席專家、深圳市鵬城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傳媒經濟研究所指導委員會專家、《媒介》雜誌總編輯等。1989年2月畢業於日本一橋大學研究生院,獲社會學碩士學位。1990年底回國,在北京廣播學院任教至今。曾任國務院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傳媒經濟研究所指導委員會專家、中國廣告教育研究會副會長、2002-2014年擔任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

文/黃升民


編輯/穆秀麗


審核/黃愛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傳廣告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TAG:中傳廣告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