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山這座保存完整的百年老建築,要進行改造啦!(附珍貴老照片)

唐山這座保存完整的百年老建築,要進行改造啦!(附珍貴老照片)

原標題:唐山這座保存完整的百年老建築,要進行改造啦!(附珍貴老照片)


近日,唐山市委、唐山市政府決定2018年將「培仁女中」改造為「百年培仁——唐山教育記憶館」(暫定)。目前,改造項目正在積極籌備之中。


培仁女中是唐山近代工業蓬勃發展時期的產物,修復併合理利用是唐山市工業旅遊發展的重要一環。同時,經歷過唐山大地震而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築,培仁女中校址也具有特殊的意義。


27日,路北區委區政府相關人員到達培仁女中舊址,就如何改造進行方案探討。同時,路北區委宣傳部面向社會徵集有價值的老照片、老物件、歷史檔案資料等物品,同時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提供相關文物線索。


關於「培仁女中」改建為「唐山近代教育記憶館」

徵集藏品的


公 告


為全面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再現唐山近代教育發展歷史,市委、市政府決定2018年將「培仁女中」改造為「唐山近代教育記憶館」。


「培仁女中」作為冀東地區第一所完全女子中學,是唐山近代工業蓬勃發展時期的產物,也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路北區將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復古學校原貌,設立展館,展示唐山近代教育的興起與發展。


目前,改造項目正在積極籌備之中,路北區委宣傳部從即日起面向社會徵集有價值的老照片、老物件、歷史檔案資料等物品,同時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提供相關文物線索。


聯繫電話:0315—3724134


唐山市路北區委宣傳部


2018年3月16日


培仁女中是唐山近代工業蓬勃發展時期的產物,修復併合理利用是唐山市工業旅遊發展的重要一環。同時,經歷過唐山大地震而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築,培仁女中校址也具有特殊的意義。


01


藏身培仁里小區年代感十足


學校主樓位於大城山南麓的培仁里小區內,是一幢二層紅屋頂教學樓。建築共分為兩層,部分屋子仍在使用,樓內包括地磚、地板、窗棱等都是建校時的原物,白牆紅瓦,年代感十足。



這幢二層教學樓建築,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築,整個樓宇為框架結構,牆壁系青磚砌成,南北共有大木窗36面,樸素典雅又美觀大方,建國後,在牆上做水磨石,現樓主體為牆壁抹灰,外刷白色塗料,建築物基礎部分及橫樑立柱為紅色調。大門位於樓南側正中,門下現有三級台階,台階是長1.5米,高16厘米條形花崗岩石。大門為四扇兩門對開玻璃木門。


整個建築物雖經歷唐山大地震,但卻毫髮未損。據介紹,教會學校樓房建在大城山南側,基礎堅硬,草木繁盛,環境優美,冬暖夏涼,再加上二層地面均為木質地板,重量相對較輕,各種因素結合,讓這座老建築得以保留。


02


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改造


據了解,培仁女中為唐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路北區將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實施,招標聘請具有文物設計和施工資質的專業修復機構。屆時,將對舊校舍進行復原修繕,對女中外圍後建的彩鋼房等建築進行清理,將校舍內外牆、地板還原原始樣貌,並使之展現一種真實、滄桑的外觀形象,最大限度地做好文物保護工作。


屆時,有著特色的「逸菊」月亮門校門、教室內的壁爐樣貌、歐式外觀等都將一一還原,展示在大眾面前。


03


三個展廳 還原百年教室原貌


據介紹,培仁女中現址建築有1100平方米,路北區將對學校主要進行兩方面改造,使改建後的培仁女中具備雙重文化功能,一是300平米的「唐山市近代教育史館」,二是24小時對外開放圖書館和「城市書房」


27日,路北區委區政府相關人員到達培仁女中舊址,初步擬定將在原址上設立三個展廳,分別展示百年培仁唐山近代教育唐山現代教育等相關內容,同時修建教室原貌等區域。


據了解,根據唐山市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要求,今年路北區計劃利用培仁女中內800平米左右空間,建立一座24小時的對外開放圖書館和「城市書房」,以滿足廣大群眾對公共文化的需求。


書房將具有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互助交流區、讀者服務休閑飲品區等相關配套設。「城市書房」將引入共享服務的理念,鼓勵社會捐贈、書友共享等形式,豐富圖書館藏、方便群眾借閱。同時,書房將以唐山市近代教育史館展陳徵集為契機,收藏和徵集唐山市館藏典籍,建立地區文獻信息中心,突出地方人文特色


04


小樓承載著唐山教育史


這幢歷經百年而仍屹立不倒的二層歐式建築,曾承載了「仁愛孤兒院」、「平民女子小學」、「私立培仁女子初級中學」、唐山市第四中學」、「唐山女中」、「女一中」 、「唐山市第十一中學」、「路北區教師進修學校」等教會辦學、私立學校、國辦學校等多種興辦教育的辦學模式,它的發展也是唐山的一部教育發展史↓↓↓




據考證,培仁女中前身為「仁愛孤兒院」。


1911年


法國天主教會仁愛會的修女白松林來到中國時,為從外地帶來的孤兒和兒童,以舉辦「慈善事業」為名得到開灤支持成立了「仁愛孤兒院」,地址在廣東大街。


1921年9月1日


「仁愛孤兒院」改稱「貧民學校,又一說法為:當時稱「私立培仁女子小學」,也稱「平民女子小學」,屬小學性質。學校招收教養院紡羊毛的女孩和天主教徒的女兒入學,經費由天主教堂撥款和開灤礦務局捐助。


1927年8月


學校增設初級中學班,12月8日,定名為「私立培仁女子初級中學」

1931年6月


學校初中部成立。


1934年


學校開始招收高中學生,同年培仁女中搬入培仁里8號,即培仁女中舊址。


1935年9月


學校搬入培仁里新校舍,校改名為「私立培仁女子中學」


該校舍從建校到1941年是冀東地區第一所完全女子學校,也是冀東地區僅有的一所完全女子中學。


1942年


昌黎女子師範成立後,唐山省立中學、市立中學陸續成立女生部,生源減少,使培仁逐漸失去冀東唯一女中的地位和優越性。抗日戰爭勝利後,培仁中學教育、教學功能得以恢復,並進一步得到發展。


1952年

唐山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培仁女中,由私立中學改為國辦中學,結束了20年私立學校的體制,定名為「唐山市第四中學」;


1953年


學校改名為「唐山市第一女子中學校」,簡稱「唐山女中」或「女一中」



1968年


學校第一次招收男生,校名定位「唐山韶山中學」


1971年


學校改為開始使用「唐山市第十一中學」校名至1988年。


1988年


1988年暑假後,「唐山市第十一中學」學校搬遷至新校舍。同年,此建築移交給路北區,由教師進修學校與路北區培仁里小學共用,

2005年


培仁里小學因生源不足等原因撤併停辦。


2012年初


唐山市政府將這幢樓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並豎碑,對其加以保護。

記者:師源 文/圖 編輯:小燕姑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趙都市報冀東版 的精彩文章:

唐山一女士在超市買到過期餅乾卻被指責「故意訛詐」,結果……
愛心年貨拜大年 畢占魁:身陷困境仍堅持 「不給別人添麻煩」

TAG:燕趙都市報冀東版 |